广西人文:七月十四风俗——施幽,施的什么幽,为什么施幽节日祭日

提示:“施血阝”即“施幽”,“施忧”,“铺幽”,全文为方便书写,用“施幽”来说明。

又一年七月十四,广西的“七月十四鸭子”的话题又热起来了。

因为在广西大部份地区,七月十四在这边实际上就相当于中元节,鬼节。只不过在广西很多地方,偏偏不在七月十五这天过这节,而是在七月十二,十三,十四过,犹以七月十四为多。

至于为何会形成这样的习俗,说法就很多了,之前也聊过很多,今天就不聊这方面了,就说七月十四,在广西地方民间中,是四大传统祭祀节日之一。即:春节,清明,七月十四,冬至。

每个祭日,都有各自的特点,都有各自不同的祭祀礼仪与方法。

如七月十四杀鸭,在广西过其他节日,偏爱用鸡,唯独中元节用鸭,是祭祀案桌上最为重要的祭品,没有之一,所以有一种说法:中元节,每一个鸭子都后悔来到广西!

七月十四,还有一个祭祀仪式也是独特的存在,那就是施幽。

什么叫施幽;

就是每到七月十四的晚上,吃完饭的人们就会拿着香烛,到街边,郊外等地,进行燃烧祭祀,沿街一溜,烛光摇曳,烟气成瘴,这种场景相信很多广西人都见过。简单说就是民间传说中,是招待阴间的游魂野鬼的一种说法,防止他们阻碍故去的先人回家。

也正是这种露天的,集中的燃香烧烛焚祭品的祭祀行为,往往整得街边一片狼藉,卫生相当不好看,所以也被人诟病,批评不断。

但是,这是一种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习俗,粗犷的说,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细致的说,也是一种生活传承,反正老一辈人这么做的,现在到自己了就学着怎么做,起码在这一两代人中,七月十四施幽的习俗是消散不掉的。

那问题来了,现在很多的,也只知道七月十四要施幽,跟着老一辈人做就是,但为什么施幽,又施的什么幽呢?

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了,只是遵按传统而已了。

施幽的时候,现在往往按地方选择进行祭祀,一路边,二水边,三山边(野地)。实际上这就是传统的“施三幽”,即施路幽,施水幽,施山幽。

施路幽,即是在路边进行祭祀,起案摆宴,祭祀往来道路上的幽灵;

施水幽,即是在水边(江,河,塘等)祭祀水中往来的幽灵;

施山幽,即是在山边,野地,郊外荒地祭祀此间的飘游的无主孤魂。

这些“幽灵”,主要是那些在传统文化中被定义为“游魂野鬼”的那部分人,这是一个贬义词,他们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投胎,无法正常入地府,而飘游在阳,阴间之间的地带,日久了他们就有所怨气,在会这些地带制造一些事端,使得一些正常轮回的灵魂受到一些干扰。

人们祭祀他们的目的,就是希望他们接受到人间的“好处”,不要打扰到自家已经故去的先人。这才是施幽的真正原因。

当然了,故去的先人在哪,准备从哪里走,阳间的人是不知道的,但又不能说一个晚上又去路边,水边,山边分别施幽,所以,又到形成一种做法。

如去买施幽祭品的时候,有经验的商家会给你准备三对红烛,一对祭路幽,一对祭水幽,一对祭山幽,这也是为何施幽祭品中会搭配卖三对红烛的原因了。

当然了,这种传统祭祀习俗,流传到现在,很多都已经失真,现代人也不重视了,有心的人学下长辈的做法,要个“形式”就可以了;有的干脆都不接近这种活动,认为都是些封建迷信的东西。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古城的传统节日:七月十四过鬼节我们小时候不懂拜的是什么,问大人们他们总是说拜的是“鬼” 七月十四这一天的晚上,在村边、大路旁都会看到一排排的蜡烛发着光,不同的村在不同的路段祭拜。点好蜡烛,烧了纸品,等一会儿就把碗里的饭、菜全部倒掉给“他们”吃,最后是放鞭炮,端饭菜的托盘拿回来后,都不会直接拿进家里的,反扣着放在外面,jvzquC41yy}/lrfpuj{/exr1r1h33:>37hggfn
1.农历七月十四是什么节日农历七月十四是什么节日 七月十四(节日) 1来源 盂兰节(鬼节)原意是敬贺和感恩的意思,最起源是公元前五世纪的印度。佛经《枷蓝经》中有这段记载:佛祖座下神通力最强的弟子,目犍连,他的母亲生前作恶太多,死后堕入阿鼻无间地狱,受无间苦。目犍连虽然神通力最强,却始终要看着母亲受苦,无能为力,便求助佛祖。佛祖jvzq<84yyy4vpsx0eqs0|863::7427mvon
2.农村农历七月十四日是什么节阳历七月十四是什么节日你所说的在农村农历七月十四/十五日,应该是指农村所传说中的鬼节日,也叫中元节或孟兰盆节。 在我们这里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甚至提前几天),就要开始上坟烧冥币纸钱,金银元宝,各种颜色的纸张(代表是布匹)等物,表示对亡去人们的尊敬祭奠。 在我们豫北这里每年有三个祭奠日(也称鬼节龄)一,清明节。 二,农历七月十jvzquC41pg}t0}jujk77:7hqo1npv8:64;=/j}rn
3.七月十四鬼节有什么禁忌七月十四鬼节有什么禁忌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1、晚上不要出门,这是好兄弟们的活动时间。 2、不要去海边,免得不慎失足成了水鬼的替身。 3、少出游,免得好兄弟跟踪。 4、不要开刀动手术,以免好兄弟捣乱。 5、不要结婚,免得遭好兄弟眼红。 jvzq<84|y0tbfjt0eqs0vxuke1k8c?=3g7hg:l4325=:;8
4.中元节是什么节日一般认为,中元节也即为“盂兰盆节”;其实这种认识存在很大的误解。正确来讲,七月十四祭祖节、中元节与盂兰盆节,是分属于民间俗信、道教与佛教的说法,三者呈并列关系,而非一个节日的三个不同名称。自道教兴起后,“三元说”的“中元”二字,在唐中后期正式被固定为节名,并将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这个节日是三俗jvzquC41yy}/z~jzkng/exr1lkkskƒmkujo0zrfskvgkknwk1e;93<6:0jznn
5.农历七月十四“盂兰节”客家人要吃“刀麻切”南方plus8月24日(农历七月十四日),是中国传统的“鬼节”,又称盂兰节,中元节,一般人会在这天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祭拜祖先。但是,樟木头客家人却称这一天是“小节”,而且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盛的美食以示庆祝。 而“刀麻切”是樟木头客家人在“盂兰节”当天的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看似简单,但要做出好的味道,还得花jvzquC41uvgukl3phcvq0|twvjio0lto1euovnsv1462:9=1475d3=82379/j}rn
6.中元节是中国的主要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农历七月十四/十五。该名中元节是中国的主要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农历七月十四/十五。该名最初为道教所称,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民间俗称鬼节,又称亡人节、七月半。中元节带有祭祖和感恩的双重功能,孝文化是其精神内核,也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中特殊的存在,是中国人对逝去父母以及亲人表达孝敬、思念的重要节日。 中元节作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祀节日jvzquC41o0qvcrpcpogoj~f0eqs0yngu1yusnm4345>27>5947>:5:99:898
7.农历7月14号是什么节日?(其实,很多人认为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到七月三十日都是鬼门大开的日子。民俗相信,在这一段时间会有许多的孤魂徘徊在阳间。七月三十日,鬼门关,一个月的中元就这样结束。) 寒衣节(十月初一),上坟祭祖,最主要是制冥衣,买纸扎成,包起来晚上在门前烧。钦天监要在这一天颁布新的皇历。 一般人都认为,七月十四是jvzquC41yy}/|~uw0et0|qnujk552B>78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