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的“别样七夕”不止是情人节

原标题:外国人的“别样七夕” 不止是情人节

中国网8月14日讯 今天迎来了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由于其在民间流传最广的传说来自于牛郎织女,所以也被称为“中国情人节”。

七夕节起源于汉代,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目前有关七夕节的最早文献资料便是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其实,中国传统的七夕节最初是属于女性的节日,在这一天所强调的是“乞巧”,既女子祈愿自己心灵手巧。

七夕节虽然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但是它的流传非常广泛。因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也过七夕节,但由于各自国家的文化和习俗不同,这些国家过七夕节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日本:孩子们的祈愿日

日本的七夕节是奈良时期由中国传入的节日,最早在日本是朝廷贵族的祭祀活动,从江户时代起,逐渐成为一种民间庆祝活动。日本七夕节原本的时间与中国一致,明治维新后经过改历,大部分地区改为了阳历的7月7日举行,但东日本、北海道及仙台等地则是推迟一个月,把阳历8月7日作为七夕节,跟农历七夕节时间大致相同。现已经成为日本夏季重要的节日之一。

在庆祝习俗上,日本的七夕节与中国的有很大不同。

在中国,最传统的过节方式是妇女们在当天晚间进行各种“乞巧”活动,现如今更多的情侣则把这天当做是“中国情人节”来度过。

而在日本,七夕节则被认为是诉说心愿的节日。从江户时代开始,每逢七夕,人们便会把自己的心愿写在“五彩纸”上,并挂在竹子上来祈求自己的心愿可以达成。所以日本的七夕节更偏向于小孩子用来祈求愿望的节日。

韩国:祈求家人平安的祭祀

据韩国文学家崔南善在《朝鲜常识》中记载,韩国的七夕也是源自中国,时间也和中国相同,都是农历七月初七,但现如今七夕节在韩国并没有像在日本一样受到重视。

韩国七夕节的活动具有与中国传统风俗相同的部分,妇女们会进行“乞巧”祈愿,希望自己可以心灵手巧。

另外,七夕节在韩国的另一个重要活动便是祭祀。与中国七夕节庆祝活动不同,在这一天,韩国人会准备一些糕点,往酱缸或井边放上新鲜取来的井水,祈求家人平安、田间丰收等。

越南:华人们的“牛公牛婆日”

同日本和韩国一样,越南也受到中国文化影响,有过七夕节的传统。在越南庆祝七夕节的大部分为华人,他们会在七夕节当天进行祭拜活动,当地华人庆祝七夕所使用的食物更偏向于中国南方城市,如准备菱角、金钱饼、棋子饼等一些食物作为贡品进行祭拜。

同时,七夕节在越南还有一个别称为“牛公牛婆日”,一些年轻人也会把自己对于爱情或婚姻的期许写在纸条上祈愿,希望自己可以拥有幸福。

但与中国把七夕节视为“中国情人节”不同的是,越南人忌讳在七月举行婚礼,因为担心新人会和牛郎织女一般难以相见。

THE END
0.七夕节,阴历七月初七祭拜织女星:七夕节起源于古代的星宿崇拜,人们会在这一天夜晚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并向织女星祈求巧艺和美满姻缘。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乞巧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女子们会通过各式各样的手工活动,如穿针引线、纺织、剪纸等,来祈求自己的巧手和美满姻缘。 jvzquC41yy}/onnrkct/ew477wmnljs
1.端午节源于哪个朝代端午节起源于什么时候端午节源于哪个朝代 端午节起源于什么时候 全文共 379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最初是南方吴越先民——百越族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端午”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晋的《风土记》中,“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 jvzq<84u0dg{kB>;0eun1|4427=98=g8dg:57?j795l1d?:g57g169918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