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历七月初七的到了,社会上也弥漫着“七夕节”的氛围,沉浸在这个被资本打造的“中国情人节”之中。但可能很多人忘记,古人在七夕这一天,妇女在向天乞巧之际,不要忘记这一天还是传说中牛的生日。
▲2021-1《辛丑年》邮票
牛,作为传统中国重要的生产资料,与中华民族相伴千年,其温良敦厚的性格,已经烙印进整个中华民族性格之中,所以在传统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为什么古人会将其生日,定为农历七月初七?
▲2010-20《民间传说-牛郎织女》邮票
原因很简单,因为在七月初七的故事——“牛郎织女”的整个传说中,陪伴牛郎的那头老黄牛,仿佛是整个故事的导演,推动了整个故事的进行。
▲中国澳门2012年《神话与传说十-牛郎织女》邮票
虽说各地流传的版本不同,但是故事的整体均是:年少的牛郎分家中,唯一分到的就是一头老黄牛,其在偶然的情况下不仅告诉牛郎在何时何地盗取何件仙衣,才能结下良缘。还在自己弥留之际,告诉主人一家子的遭遇,并嘱咐主人牛郎将自己的牛皮剥下,日后遇事可以批其飞天。
▲中国澳门2012年《神话与传说十-牛郎织女》小型张
于是古人就把七月初七定为牛的“生日”,在古时中国妇女要集会在一起,月下祭拜织女乞巧。而小孩则需要扎一个花环,悬挂在牛角之上,为牛庆生。
▲2012-23《宋词》邮票(6-3)《鹊桥仙》
“牛郎织女”这个传说蕴含远古母系氏族社会的信息,就是母系家族负责养育孩子,而丈夫大多数是隔一段时间才能与妻儿相聚的习俗。而“为牛庆生”的习俗形成,也标志着“牛郎织女”这个典故,在流传到父系的农耕社会后,添加进父系社会中的农耕元素。经过春种,夏耕之后,一年的收成有望,要稍微慰问一下这其中的“主力”——牛,也顺便祈求秋日的丰收。
▲中国邮政发行的“爱情鸟”系列邮票
所以,在今天“七夕节”已经被资本打造成所谓的“中国情人节”之际,在他们高举“传统文化”的大旗,以便掩盖其攫取商业利益。但是我们仍要保留一丝对于传统文化习俗的了解与敬畏,中国传统情人节是上元佳节,而七夕则是一个充满女性祈求色彩的节日。
▲T63《畜牧业——牛》邮票
但是我们仍要保留一丝对于传统文化习俗的了解与敬畏,中国传统情人节是上元佳节,而七夕则是一个充满女性祈求色彩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