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七夕时光留影为爱定格家风宣传

□果遂:时光留影 为爱定格

“拍得真好,感觉我年轻了10多岁,谢谢你们。”七夕到来,8月8日,果遂镇志愿者走进该镇8对金婚夫妇家中,用相机记录他们历经风雨可依然坚守的爱情,定格“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美好。

“我和老伴1966年结婚,当时家庭条件不好,就结婚的时候拍了一张登记照。”蓝茂良大爷对今天和老伴的合影很满意。

果遂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将为8对老人打印相片装进相框,送到金婚夫妇手中。一张照片,看似简单的摄影留念,但是对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的传承。果遂镇将继续创新形式,走进群众身边,弘扬文明新风。(通讯员:艾呈熹记者:蓝文欣)

□遂意:树文明家风

临近七夕,8月7日,忻城县遂意乡遂意村志愿者组织孩子们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参加“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活动,为孩子们讲解七夕的由来、习俗和相关诗词,并将七夕传统文化延伸至家风家教,通过讲述身边小伙伴的事例,把家风家教抽象的概念变得容易理解,让孩子们了解家风家教的主要内容,树立文明向上的良好家风意识。

同时,遂意村移风易俗劝导队到林耀屯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弘扬新事新办,简约适度、现代文明的婚俗新风,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高价彩礼,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恋观和家庭观。“七夕来临之际,宣传新事新办最是应景,我们应该当好抵制高额彩礼的宣传者、引领者、监督者,为根除陈规陋习保驾护航。”遂意村移风易俗劝导队志愿者黄振彬说。(陈安鸿 综合遂意乡人民政府信息)

□安东:传承好家风

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8月7日,安东乡桃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我们的节日·七夕”暨“七夕话文明,弘扬好家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倡导优良家风家训。

活动中,桃源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覃义为大家介绍七夕节的由来、风俗和文化内涵,分享“最美家庭”故事。互动环节,村民莫爱花、莫兰英分别谈对家风家训的认识、感受,分享自己的家风故事。

大家表示将发扬中华文化传统美德,以实际行动当好家风建设的“示范者”、传统家风的“传承者”、核心价值的“培育者”。(通讯员:黄东来 覃忠梅 记者:蓝文欣)

□欧洞:“七彩假期”,开心!

8月7日,忻城县欧洞乡里苗村暑假公益班举行结业仪式,欧洞乡2024年“文明暖心·点亮桂中——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过暑假”活动圆满画上句号。

这个暑假,欧洞乡共招募到东北师范大学“彩云支南”支教团志愿者13名、广西区内返乡大学生志愿者9名。大学生们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根据少年儿童身心特点、兴趣爱好,设计暑假作业辅导课堂、趣味爱好课堂、科普实验、手工制作、艺术启蒙、书法培训、体育锻炼等,开办欧洞村暑假公益班3个、里苗村暑期公益班1个,共招收90名小学生参与暑假公益班,解决暑假孩子“无人看管、无事可做”的问题。

“我家孩子比较内向,但跟小老师们接触后,变得活泼开朗了,每天放学回来都跟我说今天又学到了哪些新知识。”学生家长韦霞说,“今天是最后一天了,孩子说要加老师微信,他很舍不得这些小老师们。”(通讯员:罗海芳 罗 单 陈俏宇 记者:蓝文欣)

THE END
0.【我们的节日·七夕节】传统习俗知多少七夕节风俗 七夕节诗词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写失意宫女的孤独与凄凉。第一、三句写景,秋夜、深宫、蜡烛、石阶,从色彩到气氛,都突出一个“冷”字,第二、四句写人,“扑流萤”,看星星。诗人虽然没有明写宫女的心思,但从她的举动,我们不jvzquC41yy}/onnrkct/ew46w|zv498
1.关于七夕节的由来和习俗活动七夕节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七夕节的由来和习俗,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七夕节的由来和习俗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jvzquC41yy}/z~jzkng/exr1lkkskƒmkujo0zrfskzorkwltgppjg8h375?77A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