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七夕七夕的由来与习俗七夕节乞巧节牛郎织女

七夕节被认为是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

七夕被中国国务院列入

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夕节的由来是什么?

七夕节有哪些故事和传说呢?

七夕由来

七夕节的来历与民间流传的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有关,它最早的渊源可能在春秋战国时期,如《诗经·大东》:“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还有明代罗颀《物源》曰:“楚怀王初置七夕。”不过那时候的七夕,是祭祀牵牛星、织女星,并无后面的故事。直到汉代,其细节才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联系起来,并且正式成为属于妇女的节日。如东汉应劭撰的《风俗通》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侨。”又如《西京杂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

牛郎织女传说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牛郎织女的传说见于《诗经·小雅·大东》:“跂彼织女”、“睆彼牵牛”的记载。《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已称牛郎织女为夫妻。应劭《风俗通》逸文:“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也。”

关于织女,古书里还有几处提到她。《后汉书·天文志》:“织女,天子真女。”《史记》:“三星,在天纪东端,天女也。”《焦林大斗记》:“天河之东,有星微微,在氐之下,谓之织女。”织女星是天琴星座里最亮的恒星。牛郎星是天鹰座里最亮的恒星。它和两旁那两个亮度小一点的星,有时候被人们合起来称为“扁担星”。神话里说旁边那两个星是牛郎和所生的孩子。天鹅在银河里漂游,河畔有一位姑娘在织布,对岸有一个牧人带着两个小孩子在放牛。这是多么美丽的一幅图画。

从前中国许多人相信牛郎和织女真的在七夕渡河相会一次。那一夜,妇女们都穿针乞巧民,又以瓜果祀织女星。这个故事也常被用作戏剧的资料,京剧、话剧和各地的地方戏里多半有“牛郎织女”这出戏。

七夕节做什么?

【穿针乞巧】

穿针乞巧是中国传统习俗之一

是最早的乞巧方式

七夕之夜

女子手拿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

(或五孔针、七孔针)

趁着月光将丝线穿入针孔中

将丝线快速全部穿入者

称为得巧

【吃巧果】

巧果又叫乞巧果子

在七夕乞巧食品中最为出名

【放风筝】

约上三五好友

去郊外放个风筝

别有一番滋味

【划船】

夜幕中

繁星点点

和心爱的人泛舟湖上

还有比这更浪漫的吗?

【许愿】

祝愿明天更好!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我们的节日·七夕节】传统习俗知多少七夕节风俗 七夕节诗词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写失意宫女的孤独与凄凉。第一、三句写景,秋夜、深宫、蜡烛、石阶,从色彩到气氛,都突出一个“冷”字,第二、四句写人,“扑流萤”,看星星。诗人虽然没有明写宫女的心思,但从她的举动,我们不jvzquC41yy}/onnrkct/ew46w|zv498
1.关于七夕节的由来和习俗活动七夕节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七夕节的由来和习俗,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七夕节的由来和习俗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jvzquC41yy}/z~jzkng/exr1lkkskƒmkujo0zrfskzorkwltgppjg8h375?77A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