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浣花七夕,千里情牵苏轼陆游鹊桥仙余光中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中国节日寄托先人期盼与愿景,

极富文化和浪漫主义色彩。

盛夏之中,

七夕节如约而至。

成都日报锦观“博物集”栏目、

成都日报副刊“浣花”版推出七夕特别策划。

芬芳四溢,光波流转;

千古佳句,千里情牵。

“诗仙”李白第一次进入的大城市,

并非长安,而是成都。

他很快爱上了这座城市,

作有《登锦城散花楼》。

李白的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而他写的“七夕”诗词《拟古其一》

却一改豪迈之风,

以朴实无华写尽无限深情:

“青天何历历,明星如白石。

黄姑与织女,相去不盈尺。”

“诗圣”杜甫的诗内敛含蓄,

深刻反映社会现实,

但在描写“七夕”时,

其《牵牛织女》变得浪漫且华丽,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

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秦观与黄庭坚也有《鹊桥仙》“同题作文”。

秦观的诗文婉约,

在历代众多以“七夕”为题的诗词中,

秦观所著的《鹊桥仙》是传唱最多

情感最丰沛的创作之一: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诗人陆游,

在《癸丑七夕》诗中写自己和家人的七夕:

“风露中庭十丈宽,天河仰视白漫漫。

难寻仙客乘槎路,且伴吾儿乞巧盘。”

陆游和儿子一同过七夕,

此时虽远离庙堂,

仍心忧时局与百姓。

在七夕这个充满浪漫色彩的节日里,

陆游依然忧国忧民,

其高尚人格和爱国情怀,可达天地。

“乘槎归去,成都何在,万里江沱汉漾。

与君各赋一篇诗,留织女、鸳鸯机上。

还将旧曲,重赓新韵,须信吾侪天放。

人生何处不儿戏,看乞巧、朱楼彩舫。”

七夕这天,

苏轼以《鹊桥仙·七夕和苏坚韵》为题,

给成都写了一首“情诗”。

苏轼开门见山,

由牛郎织女说起,

直表怀乡思归胸臆。

笔随意转,一气蝉联,

他想象与好友遨游天界银河,

二人相逢一醉,放任天性,

人生烦恼只当儿戏,

共赏七夕乞巧良辰美景。

这首词的词牌名“鹊桥仙”,

最早为欧阳修始作,

歌咏的就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话故事。

四川眉山距离成都80多公里,

北宋时,眉山属成都府路眉州,

因此苏轼词中用“成都”指代故乡。

这不仅是因为地理上相邻,行政管辖上所属,

更因苏轼心中的一种情感归属。

宋时成都,“扬一益二”超级繁华,

苏轼提起成都总是充满了对家乡的自豪感:

“成都,西南大都会也。”

成都也成为了苏轼思乡的代名词。

清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之七夕之夜 故宫博物院藏

在上千年的创作和传唱中,

七夕对于中国文学的意义,

早已超越了爱情,

更增添了游子思乡、思妇怀远、

羁旅之愁、相思之苦……

明代四川状元杨慎,

一生曲折离奇,留下诗篇无数。

七夕之时,

杨慎思绪万千,写下《七夕亿远》:

“离人惜离景,星聚又星分。

双津乌鹊候,三山鸾鹤群。

锦江澄夕浪,玉台生晓云。

山途何渺渺,愁思极纷纷。”

诗中,杨慎以锦江代指故乡成都,

漂泊在外的游子每逢佳节,怀念故乡,

此身与故乡路途迢迢,

心中却愁思纷纷。

唐 长沙窑青釉褐彩“君生我未生”诗词壶 长沙博物馆藏

一湾海峡,一段乡愁,

诗人余光中的那首《乡愁》曾感动无数人。

余光中与成都诗人流沙河是一生挚友,

余光中曾致信流沙河,

说起四川的蟋蟀和故园之思,

并在《蟋蟀吟》中写下

“就是童年逃逸的那一只吗?一去四十年,又回头来叫我?”

流沙河感慨之余,

写了《就是那一只蟋蟀》作答,

一时传为佳话。

现代 陈半丁鸳鸯图轴 杜甫草堂博物馆藏

那些缱绻千年的爱意,

让这个中国传统的情人节,

有了生生不息的浪漫。

期盼,忙碌,喜悦,

思念,感伤,落寞……

丰富细腻的情怀,

更为七夕注入了永恒的生命活力。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卫昕 记者 段祯 视频 段祯 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刘永豪 图片 各博物馆提供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小虎队”解读中国传统最浪漫的节日——七夕节【七夕诗词歌赋】自古以来很多诗人创作了一首首耳熟能详的千古佳句,让我们一起感受下中华璀璨的诗词古韵中,七夕的浪漫唯美吧! 【七夕习俗】七夕节有着各种各样的民间习俗,小朋友们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走进乞巧的文化吧! 一、穿针乞巧相传七夕之夜女子手执五色丝线和孔针趁月光对月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快速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 二、投针验巧jvzquC41yy}/onnrkct/ew465ry28=g
1.董卿推荐的国学常识100题,看你能答对几题!孟子孔子公孙龙嬴政D、七夕节 解释:语出欧阳修词:《生查子•元夕》,元夕即元宵节。 10.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B) 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 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解释:古代长度单位。《说文》:仞,伸臂一寻八尺也。 jvzquC41f{428<3eqo5bt}neng5GXRGDHO917=8;C5^/j}rn
2.【网络中国节・七夕】跨越千年的浪漫,藏在这些时光里随着时代演变,七夕从最初的 “星象祭祀”,逐渐成为兼具 “爱情象征” 与 “生活仪式” 的节日:古代女子会在七夕 “乞巧”,通过穿针引线、投针验巧,祈求手巧与幸福;文人墨客则以 “七夕” 为题,写下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的千古佳句。 jvzq<84d{o4hcwkvx4dqv4eou5dqwygpv526?74:6;2
3.中国古诗词疆(jiāng)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 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shǔ)霞。九门风月好,回首是天涯。 15、醉落魄·咏鹰(清代-陈维崧)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tǎn)貂(diāo)裘(qiú),略记寻呼处。 jvzquC41yy}/{~|gpoo/exr1ujodk8rkpipv1<=35;?90qyon
4.“织女思北沚,牵牛叹南阳。”他们的爱情故事千古流传文旅新闻8月20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南阳报业传媒集团、市总工会、市妇联联合举办的“我们的节日·七夕”单身青年联谊会,受到广大单身青年追捧;今日七夕节,晚上7时,在城区仲景大道与新华路交叉口楚汉园内的盈盈桥畔,访古寻踪·南阳文化遗产保护公益团队和南阳民俗文化研究会将共同举办“七夕节起源地 坐看牵牛织女星”公益活动,讲解 jvzquC41yy}/2:s{0et0j}rn1pkxu8724551:8741unpy68:85?50qyon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婵娟诗词赏析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B) A、中秋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七夕节 10.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B) 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 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jvzq<84yyy4vpsx0eqs0|8>58;;10qyon
6.关于情人节祝福诗词大全情人节祝福诗词1 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2.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月试看看。 3.牵牛出河西,织女出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4.相见真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5.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jvzquC41okv/t~nygp4dqv4ygp~vg8xjkeo06:8:954ivvq
7.青听崇州丨七夕节不只有“爱情”织女星牵牛星古往今来,中国的传统节日,总是被文人墨客赋予独特的意象,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经典诗句。七夕节便是其中最浪漫的一个。这首词的结尾两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更是爱情颂歌当中的千古绝唱。 七夕节的习俗不仅在我国广为流传,日本、朝鲜、越南等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也有庆祝七夕节的传统。 jvzquC41ewr/uxmw0eun1j49;;>34=73a3823:<69:
8.七夕诗句经典古诗大全11篇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节”,因为与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所以这个传统节日颇具浪漫色彩,由此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有关七夕的古诗不胜枚举,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当属五代后唐时期杨璞的诗作《七夕》:“未来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杜牧的七言绝句《秋夕》亦堪称为此类诗文jvzquC41yy}/hjgkcq4dqv3ep1nbq€jp14?69=3jvor
9.关于清明节的佳句范文清明节祭扫亡灵,寄托哀思,表达对故去亲人、英雄的怀念;端午节赛龙舟,系香袋,为屈原投粽江中;中秋节吃月饼,赏明月,或团圆或思亲;重阳节插茱萸,赏,传承敬老美德;春节除夕守夜,贴春联,人人长一岁……一个节日就是一朵璀璨的文化之花,多少文人墨客真情流露,吟诗作词,留下了他们的千古佳句,来寄托他们对这些节日的赞颂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99424ivvq
10.下一篇:奥巴马的演讲中秋古诗词范文然而现今,无论是成人还是学生,都对舶来的外国节日趋之若骛,他们知道西方的“情人节”,却很少能说出秦少游笔下美丽的“七夕节”;他们对于“什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知之甚少,却能准确的说出西方“圣诞节”的时间。可以说这些现象的背后,显示出的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漠视。因此,我们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将古诗词的学习与传统节日融合起来 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94524ivvq
11.于文华唯美演绎《鹊桥仙》七夕,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节始于中国汉朝。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秦观的《鹊桥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这是一曲纯情的爱jvzquC41yy}/eww0ep5fp}4if1813@5:465u49692:85a>75;3;:2>3ujvsm
12.书写悠远的节日礼赞源于文物的启发,《古韵新声》七夕节目巧妙构思了歌曲《鹊桥仙》《愿予今兮》、女子群舞《绣影叠香》、男子群舞《魁星点斗》和舞蹈杂技《牛郎织女》等13个文艺节目,将千古佳句转为低吟浅唱,妙笔丹青化作曼妙舞姿。在介绍女儿乞巧的节俗时,专家先解读了古籍《开元天宝遗事》,赏析了明人仿仇英《汉宫乞巧图》。随后,身着古装的姑娘们, jvzquC41ogoxgw3ioy4dp8724431:8621euovnsva5;:6=7:20nuo
13.中秋节诗词佳句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秋节诗词佳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实施背景: 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各地各民族在中秋节里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48: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