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七夕”,古人孤独为哪般天涯路远孤月怜!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故世人曰:“梁祝化蝶逝人间,牛织隔河鹊桥见。孟女长城寻夫泪,白许巧遇断桥缘。”此情凄美,皆可歌可泣也。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七夕专属!为你呈现古诗词里的中式浪漫,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走进古诗词的世界,探寻那份跨越千年的浪漫情怀。

在古代,勤劳智慧的织女是传统女性的偶像,在农历七月初七,少女们便向织女星乞求智巧。后来因为牛郎织女一年一度鹊桥相会的传说,七夕被赋予了爱情和浪漫的色彩。除了牛郎织女的传说,这个节日还有很多美好的寓意。七夕,不只有爱情,还有人们对勤劳与智慧的美好祈愿。爱,是世间最美好的字眼,温润如玉,暖若春风。爱,是永恒的诗意与浪漫,鹣鲽情深,佳期如梦。 星河长明,喜鹊当空,秋风白露七夕至。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让我们在古典诗词中,遇见生生不息的浪漫!遇见朝朝暮暮的深情!

今天,一起透过古诗,领略古人是如何过七夕的吧。

七夕

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鉴赏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相传天上织女牛郎每年一度的相会即在此时,因此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成了一种习俗。相传织女在天上是专司织造云霞的仙女,所以被视作心灵手巧、聪慧美丽的象征。凡间的妇女在这天晚上要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织女赐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因此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告别小姑时说:“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从此句可看出七夕应算是过去姑娘们极为重视的日子了。

七夕可谓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这个节日里妇女活动的一项内容是乞巧——“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唐权德舆《七夕》)、“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唐代祖咏《七夕》)都是描述妇女乞巧斗巧情形的佳句。但杨璞此诗却以不以为然的口气,对此质疑道:“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显然,作者这话并不是指对人间小儿女而言的,诗中所谓的“巧”,应是杜甫诗中所说的“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赠李白》)的“机巧”,首先是针对官场,其次是针对小市民社会而言的。因为在那些场合充斥着明争暗斗、尔虞我诈,用《红楼梦》的话说:坐山观虎斗、借剑杀人、嘴甜心苦、两面三刀、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油瓶不扶,是全挂子的武艺。所以这首诗是借题发挥,针砭时弊。今人说,灌水要有新思路,抬杠要有新招数。此诗别出心裁,剑走偏锋,从艺术上看也有新意。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农历七月初七,是传统民间节日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 。现存古书中第一次出现“七月七日”,是东汉学者崔寔(shí)所撰的《四民月令》 。七夕最初源于古代的星纪崇拜,后又衍生出“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是少女祭祀星神、祈求心灵手巧的浪漫之夜。七夕节俗的丰富和圆满在六朝时期,汉魏以后主要成为表达女性愿望、比试与展示女性巧艺的节日。人们在七夕节吃巧果、巧芽面等食品,并进行穿针乞巧、喜蛛应巧、守夜许愿、曝书、晒衣等一系列乞巧活动。七夕节在早期是庭院式乞巧节日,唐宋时期,演变为社会节日,明清时期七夕节回归庭院。

《吴歈》

清·蔡云

几多女伴拜前庭,艳说银河驾鹊翎。

巧果堆盘卿负腹,年年乞巧靳双星。

女孩子们在七夕这天打扮得庄重、漂亮,约上邻里、朋友,在溶溶月光下摆好桌子,置茶、水果、巧果等,配上鲜花几朵、红纸几束,花前置小香炉。大家焚香礼拜后围坐桌前,一面吃巧果,一面仰望织女星默念心事,乞求手巧貌巧,乞求家人身体健康,乞求嫁如意郎君等,玩到半夜才尽兴散去。

七夕

唐如山

心生见喜挂眉头,能得佳人日月留。

织女牛郎鹊桥会,只求岁岁若今尤。

七月初七,幸福如期。七夕是一年中最浪漫的日子,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七夕》

唐·崔国辅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扇风生玉漏,置水写银河。阁下陈书籍,闺中曝绮罗。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

古时在七夕这天还有男子曝书,女子晒衣的习俗,古人选择七月七日晒书曝书,是因为七夕刚刚经历阴雨连绵的夏季,正值天高云淡、气候干燥的初秋时节,阳光充足却不甚毒烈,能起到干燥去霉的作用。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秦观

纤云弄巧, 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分别已久的牛郎和织女,终于在七夕这天重逢。“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我们能再次相逢在这美好的日子里,那一定是世间最珍贵的礼物。“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真心相爱的两人,只要两情相悦,彼此心灵相通,即便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更有乐趣。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北宋高邮(今江苏高邮市)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北宋文学家、婉约派词人。秦观诗词高古,文丽思深,长于议论,感人至深。

七夕二首·其二

唐·德容

织女牵牛送夕阳, 临看不觉鹊桥长。

最伤今夜离愁曲, 遥对天涯愈断肠。

古时的七夕佳节,女子们都聚集欢会,乞巧求福。而德容却没有这个心情。她留心的不是牛女的团聚,而是团聚之后的断肠离别。这自然与她的家破国亡,流落异乡的特殊遭遇有关。 ​

沉醉东风·七夕

元·卢挚

银烛冷秋光画屏, 碧天晴夜静闲亭。蛛丝度绣针, 龙麝焚金鼎。庆人间七夕佳令。卧看牵牛织女星, 月转过梧桐树影。

白银烛台放射出的光线照亮了画屏,在晴朗的夜晚静静地坐在亭子里。女子们用蛛丝穿过绣针在乞巧,金鼎中焚烧龙麝香,人们都在庆祝人间七夕这个佳节,躺下来看牵牛织女星得鹊桥相会,月亮飘过梧桐树投下了倒影。

在小令中,作者化用唐杜牧《秋夕》,绘制成一幅静夜(望天河)图,并赋予新的内容、新的意境。七夕之夜,月明风清,人们焚起香来庆贺节日。渴望着心灵手巧的女子也拿出了针钱在梧桐树影下乞巧,看牛郎织女相会。因此此曲具有一定的民俗学价值。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 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 怅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为农历七月初七之夜。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相会。后附入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寿等活动。

七夕曝衣篇

唐·沈佺期

君不见昔日宜春太液边, 披香画阁与天连。灯火灼烁九微映, 香气氛氲百和然。此夜星繁河正白, 人传织女牵牛客。宫中扰扰曝衣楼, 天上娥娥红粉席。曝衣何许曛半黄, 宫中彩女提玉箱。珠履奔腾上兰砌, 金梯宛转出梅梁。绛河里, 碧烟上。双花伏兔画屏风, 四子盘龙擎斗帐。舒罗散縠云雾开, 缀玉垂珠星汉回。朝霞散彩羞衣架, 晚月分光劣镜台。上有仙人长命绺, 中看玉女迎欢绣。玳瑁帘中别作春, 珊瑚窗里翻成昼。椒房金屋宠新流, 意气骄奢不自由。汉文宜惜露台费, 晋武须焚前殿裘。

七夕节,这个充满诗意与浪漫的传统节日,源自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承载着人们对纯真爱情的无限向往。

迢迢牵牛星两汉·佚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诗感情浓郁,真切动人。全诗以物喻人,构思精巧。诗主要写织女,写牵牛只一句,且从织女角度写,十分巧妙。从织女织布“不成章”,到“泪如雨”,再到“不得语”,充分表现了分离的悲苦。诗对织女的描写很细腻,抓住了细节,如“纤纤擢素手”“泣涕零如雨”。同时,“札札弄机杼”又是动态的描写。这样,人物就在这样的描写中跃然而出。这首诗一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音词,即“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这些叠音词使这首诗音节和谐,质朴清丽,情趣盎然,自然而贴切地表达了物性与情思。特别是后两句,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若现于纸上,意蕴深沉,风格浑成,是极难得的佳句。

《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古人写牛郎织女分离的痛苦,多是抒发自己内心的离别之苦,这首诗就是描写失意宫女孤独的生活和凄凉的心境。一个秋天的晚上,银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一个孤单的宫女用小扇子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夜已深了,寒意袭人,可宫女还没去休息,而是久久眺望着天上的牵牛织女星。是牵牛织女触动了她的心事:感动真挚的爱情,什么时候我也能拥有呢?

借牛郎织女分离的痛苦,描绘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的心境。

鹊桥仙·七夕宋·范成大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今夜是牛郎织女会面的好时光,这对相会的夫妻懒得再为耕织忙。寂寞的群仙要生妒嫉了:娇美的月亮姊姊蹙紧了娥眉,风阿姨兴风吹雨天地反常。相见匆匆忙忙,短暂的聚首真不如不见,重新搅起离别的忧伤。见面的欢乐总不抵久别的愁苦多,反倒又增添了新愁带回品尝。

范成大这首词也是一首应时之作,但写得很有特色。词的上片写一年一度的双星会,竟也为群仙嫉妒,巧妙地反衬出双星一会之何其难得,匠心可谓独运。下片写难得的聚首,却是“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着意强调了牛郎织女的悲剧命运,他们年复一年,旧愁未去,新愁又至,亘古不改,能不令人悲叹!对照秦观同题词中的那一名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超脱豁达,本词的悲剧意味就尤觉浓重了些,惟其如此,它对人生的感知似乎来得更真切,更实际。

辛未七夕

(唐)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诗人的结论是,一年一度七夕之会,不是因为仙人们盼着相聚,而是因为他们喜欢别离。论据有三:其一,以神仙之能,「河汉清且浅」,什么时候不能跨越?非要等深秋时节,可见期待并不迫切。其二,相会时刻,偏又有一搭无一搭的,眼看「清漏渐移」,两岸微云却迟迟不曾相接,可见态度并不庄重。其三,关于七夕,只有用瓜果吸引蜘蛛结网的「乞巧」风俗,从没听说牛郎织女如何酬谢辛苦搭建鹊桥的鹊儿们,可见心情并不激动。之所以反诘神话,是因为作者深感人间相会的宝贵:期待是那样迫切、态度是那样庄重、心情是那样激动。而神话虽然动人,细究起来,全不能传达出这些体验之万一。

《夺锦标·七夕》元代·张埜凉月横舟,银河浸练,万里秋容如拭。冉冉鸾骖鹤驭,桥倚高寒,鹊飞空碧。问欢情几许?早收拾、新愁重织。恨人间、会少离多,万古千秋今夕。

谁念文园病客?夜色沉沉,独抱一天岑寂。忍记穿针亭榭,金鸭香寒,玉徽尘积。凭新凉半枕,又依稀、行云消息。听窗前、泪雨浪浪,梦里檐前犹滴。

今年七夕,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愿你笑靥如花,愿他温柔如初,愿你们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情人节,愿所有的爱情都能被岁月温柔相待。

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岁岁今朝。天上鹊桥,人间乞巧,七夕节,是情人节,也是女儿节,是浪漫,也是祝福。愿你相信爱,也学会爱自己。一起去爱,去笑,去生活,去绽放。有所期,也有所惜。

THE END
0.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拼音版及朗读李贺古诗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长吉体”诗歌的开创者,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jvzquC41o0mvuqnygp4dp8xjkykoxh>7c::f69;d:54buy}
1.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拼音版及朗读李商隐古诗古文岛《七夕》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二句写诗人在七月七日晚上仰望天空,遥想牛郎织女在天上相会的美好情景;后二句发出沉痛的感叹,渴望能像牛郎织女那样每年与亡妻相会一次。全诗想象丰富,从天上想到地下,从牛郎织女想到自己的爱情生活,语言精美,感情深厚,充分表现了诗人悼念亡妻的悲痛心情。 jvzquC41o0mvuqnygp4dp8xjkykoxh
2.七夕七夕翻译七夕赏析唐 李商隐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赞美 爱情 追悼 亡妻 展开阅读全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分开鸾扇走进了帐篷,搭长桥的喜鹊们已经完工。 怎样能将世上的死别,去换得每年才一次的相逢? 注释 七夕:农历七月七日,传说牛郎和织女这天在天河的鹊桥上相会。鸾扇:jvzquC41o0yiklnvkctek7hp1rufv{~135=69>4
3.七夕古诗词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七夕古诗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夕古诗词1 《鹊桥仙》 jvzq<84yyy4vpsx0eqs0|~tygp5rknlkgjfuqnlw1814<64337949:7a9>14<<40jznn
4.关于七夕的古代诗句36、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唐·崔涂《七夕》 37、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唐·崔国辅《七夕》 38、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七夕的古代诗句2 1、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古风(其二十六)》唐·李白 jvzquC41zkgpz~j0twoxgw3eqo5tjrhk13?39@=0jvsm
5.李清照宋词《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赏析南朝·宋·鲍照《翫月城西门廨中》诗:“蛾眉蔽珠栊,玉钩隔琐窓。”唐·李白《挂席江上待月有怀》诗:“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宋·张元干《花心动·七夕》词:“断云却送轻雷去,疎林外,玉钩微吐。”明·无名氏《还带记·二郎诮裴》:“疎影荡银河,漾清光,映碧波,玉钩斜挂,冰轮堕。”jvzquC41yy}/{~|gpoo/exr1ujodk8vwcpyppphk17=25;:0jvsm
6.诗词典故大全·人物【封五树松】乡见植物部·木本“大夫松”。北周庾信《陪驾幸终南山和字文内史》。“水奠三州石,山封五树松—— 【秦王构石】参见九流部·神仙“驱石”、唐李娇《桥》:“秦王空构石,仙岛远难依。” 【项王双瞳】参见人体部·头面“重瞳”、O指项羽。唐李白《登广武古战场怀古》:“项工气盖世,紫电明双瞳。jvzquC41o0}bpp65364dqv4fqe5xgkfrr1zprrh1438389790jznn
7.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拼音版及朗读白居易古诗从首句对环境的描写,使读者即便不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也会感悟到《七夕》令人感伤的基调。 “银汉秋期万古同”中“秋期”二字暗扣题面,“万古同”三字承上句意,表现了自然界银河天象的永恒状态。意思是说,“秋期”的银河总是“微月澹长空”,从而进 展开阅读全文 ∨创作背景 这首诗所作年代不详,大概是jvzquC41o0mvuqnygp4dp8xjkykoxh5;4f=93mi2df4buy}
8.七夕·河边织女星原文翻译赏析孟郊古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代·李白《望庐山瀑布二首》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9b63696a8bcc.aspx 望庐山瀑布二首 李白〔唐代〕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jvzquC41o0mvuqnygp4dp8lwujoxgwdgh5815>>3d0gtr
9.有关七夕的诗句合集9、记摘小园瓜李,七夕年时花底。——朱彝尊《如梦令·七夕》 10、姮娥一只眉先扫,织女三分镜未光。——徐夤《新月》 11、织女西垂隐烛台,双童连缕合欢杯。——张说《安乐郡主花烛行》 12、今夜月色天下同,牵牛织女精灵通。——唐之淳《七夕》 13、长生殿冷时无事,乞巧楼多岁有秋。——王禹偁《七夕应制》 jvzquC41zkgpz~j0twoxgw3eqo5tjrhk14>48<<0jvsm
10.《七夕》李贺唐朝诗词《七夕》是唐朝诗人李贺的经典作品。原文: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本页面提供完整的诗词原文、作者介绍、创作背景、注释译文、赏析解读等详细内容,帮助您深入理解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jvzq<84yyy49::5450ipo8lwujo0595;80nuou
11.七夕的诗句(精选310句)37、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唐。杨璞。《七夕》 38、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39、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晏几道 《鹧鸪天·七夕》 40、叶茂枝繁花飘香,晶莹剔透滴露裳。七星伴月云追步,夕夕佳人伴衷肠。—jvzq<84yyy4vpsx0eqs0|~tygp5rknlkgjfuqnlw1814;632:795@:;a7?179590jznn
12.七夕古诗词名句(精选190句)50、树列千秋胜,楼悬七夕针。 51、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 52、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53、香闺报喜行人至,碧汉填河织女回。 54、幸回郎意且斯须,一年中别今始初。 55、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56、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jvzq<84yyy4vpsx0eqs0|86835<9;7mvon
13.有关七夕的诗句有关七夕的诗句 篇2 1、《鹊桥仙·纤云弄巧》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jvzq<84yyy4vpsx0eqs0|~tygp5rknlkgjfuqnlw1814=552:683A67a:64;@=20jznn
14.七夕的诗词“七夕”词除此之外,梦窗集中尚有《六么令·七夕》、《荔枝香近·七夕》、《秋蕊香·七夕》、《诉衷情·七夕》、《惜秋华·七夕》、《醉蓬莱·七夕和方南山》、《凤栖梧·甲辰七夕》等七首词,可以互相参阅。 “盐官”,即浙江海宁县。三国吴时置盐官县,其后历代名之,元升县为州,改为海宁州,即今海宁。据jvzquC41yy}/{~|gpoo/exr1ujodk8rkpipv1<<:;;::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