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李贺古诗简介七夕作品原文七夕注释译文→买购

《七夕》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此诗首联作者通过对比,对自己的相思苦情作了深层的刻划;颔联借用环境的陪衬和触景生情的手法,表现出时间的推移和作者难以为怀的悲怆心情;颈联着想天外,运用浪漫主义的妙笔进行渲染;尾联貌似平淡,其实蕴含无限缠绵的情思。全诗构思新奇,抒情深细,语言工整,妙语天成。

七夕⑴

别浦今朝暗⑵,罗帷午夜愁⑶。

鹊辞穿线月⑷,花入曝衣楼⑸。

天上分金镜⑹,人间望玉钩⑺。

钱塘苏小小⑻,更值一年秋⑼。

七夕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萤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又值一年秋⑼。

⑴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夜晚。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会。旧俗妇女于是夜在庭院中进行乞巧活动。

⑵浦:水边。别浦:指天河、银河。王琦云:“以其为牛女二星隔绝之地,故谓之曰别浦。”

⑶罗帷:丝制帷幔。战国楚宋玉《风赋》:“跻于罗帷,经于洞房。”

⑷“鹊辞”句:七夕乌鹊填河成桥,以渡织女。事见应劭《风俗通义》。又七夕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陈瓜果于庭除,以乞巧。事见宗懔《荆楚岁时记》。

⑸花:黎简校作“萤”。曝(pù)衣楼:皇宫中帝后于七月七日曝衣之处。唐沈佺期《七夕曝衣篇》诗:“宫中扰扰曝衣楼,天上娥娥红粉席。”

⑹金镜:圆月。七夕,月未圆,故云“分金镜”,又借用陈代徐德言与妻子乐昌公主分镜的故事(《本事诗》),暗喻自己与所眷恋的女子不能团圆。

⑺玉钩:状新月、缺月,望月而冀其复圆,寓人间别而重逢意。

⑻苏小小:南齐时钱塘名妓。《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三·〈苏小小歌〉序》:“《乐府广题》曰:‘苏小小,钱塘名倡也。盖南齐时人。’”这里指自己曾经欢遇的女郎。

⑼更:《全唐诗》校“一作又”。一秋:即一年。

天河隐隐逢七夕,独处罗帐半夜愁。

乌鹊离去穿线月,萤火飞入晒衣楼。

牛女双星合又分,人世情侣望玉钩。

不见钱塘苏小小,独处寂寞又一秋。

朱自清《李贺年谱》提到此诗,但未详作年。从内容看,这首五律当是诗人因七夕而怀念所眷恋的女子的抒情之作。据诗人另作《恼公》所述,他们定情之日,正是前一年的七夕。

李贺(790~816),字长吉。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西)。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虽家道没落,但李贺勤奋苦学,博览群书。凭借着出众的才华,顺利通过河南府试,获得“乡贡进士”的资格。但李贺的竞争者诽谤他,说他父名晋肃,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韩愈曾为之作《讳辩》,对无耻的奥步进行了有力的驳斥,“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于国家之典”,指出李贺举进士无可厚非,并尖锐地讽刺“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但无奈“阖扇未开逢猰犬。那知坚都相草草”(《仁和里杂叙皇甫湜》),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终不得登第。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三年奉礼郎,因病英年早逝。他的诗作想象丰富,立意新奇,构思精巧,用词瑰丽,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也有伤感情绪的流露,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诗史上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有些作品情调阴郁低沉,语言过于雕琢。他被后人称为“诗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有《昌谷集》。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一写天上七夕,牛郎织女相会;一写人间孤男,夜半怅然怀愁。银河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后重又分手的地方,因此称“别浦”。今夜别浦云水迷茫,星汉闪烁,牛女在鹊桥上还能依相偎珍惜这美好的一瞬,互诉别后一年来的相思深情。虽然匆匆一面,仍不免执手相看泪眼而黯然离去,但他们毕竟是喜得重逢,欢情如旧,悲中有乐。默想自身,一年前此夕定情以后就天各一方,重会无日。此刻已到了夜半,正是牛女情浓时;而诗人则只能怅卧罗帷之中,瞪大了眼,在相思中煎熬,心头的愁云越压越重,何况今后能否再见一面也在未知之天,真是“思牵今夜肠应直”(李贺《秋来》)。相比之下,自己的苦况远远超过了牛女。首联透过对比,宾主分明地对自己的相思苦情作了深一层的刻划,可谓出手不凡。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一夜容易,但在离人的心里却又是那般漫长。新月终于悄悄地挂在天边,喜鹊搭桥的时限也已到来。鹊群无可奈何地辞别了银月照映下的人间穿线乞巧的少女,鼓翅飞离而去。牛女重又陷入痛苦相思岁月之中。天色渐明,拂晓的轻寒,秋花映入诗人的曝衣楼。七夕曝衣,是当时的习俗。“花入曝衣楼”这一凄清的情景,定会勾起诗人对一年前七夕定情的缅怀,曝衣楼或许就是他们定情的场所。本来,诗人长夜不寐,一缕情思时时萦绕着那远去的恋人;如今七夕刚过,只有秋花辉映于曝衣楼上,当年伊人的倩影却已渺如黄鹤,杳不可见。这一颔联借用环境的陪衬和触景生情的手法,表现出时间的推移和诗人难以为怀的悲怆心情。

“天上分金境,人间望玉钩。”天已经大亮了,诗人还痴痴地凝望着碧空的半弯缺月,潸然欲涕。月亮本就像一面明镜,眼下却只剩下半轮,真成了破镜。牛郎织女可能都各自拿了一半,苦苦地隔河相望了。然而人间的破镜却难能重圆。望着望着,他多么想借助天上的玉钩把两颗破碎的心钩连到一起,有情人总该重归于好。颈联又着想天外,运用浪漫主义的妙笔,给这一幕爱情悲剧渲染上几丝美丽的光彩,虽然这毕竟属于幻想。

“钱塘苏小小,又值一年秋。”幻想终于破灭了,诗人又回到了残酷的现实中。他日思夜想的恋人,可能是像南齐钱塘苏小小那样的名妓。年前一别,刻骨铭心,不觉又到了秋风瑟瑟的季节。别时容易见时难,诗人的遭际竟然比牛女还要不幸。面对茫茫的前景,一阵阵难以言说的隐痛又袭上诗人心头。这一貌似平谈的结尾,蕴蓄着无限缠绵的情思,表现出怅恨不尽的意味。

全诗以构思的新奇、抒情的深细以及语言的工整稳贴见胜,与李贺歌诗常见的惊才绝艳、秾丽诡奇多少有些不同。他遣词造句均是生活中的常语,抒情含而不露,味而愈出。特别是章法构思之妙实足令人折服,全诗从夜半写到天明,又以牛女的相会映衬自身的孤处,天上人间,融处生哀,充分显示出作者过人的功力。黎简《李长吉集评》说:“昌谷于章法每不大理会,然亦有井然者,须细心寻绎始见。”此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唐诗镜》:三、四新琢,“花入曝衣楼”,此际无花,故为此语。

《李长吉集》:黄淳耀:末二句忽说至此,信手拈来。率。黎简:结自妙,随手拈来似无谓而好者,情到故也。

《昌谷集注》:上六句说淑景芳辰,离情别绪。末二句不胜悲凉。彼美当秋,心惊迟暮,佳人不偶,恐老冉冉将至矣。贺盖借“苏”以自慨也。

《李长吉诗集批注》:此句还渡河正位;以下做“七夕”人情。飞卿“微云未接过来迟”之语,似从此起得之,而此起更无迹可求(首句下)。此二语独不可学,学则“七子”派;作者却好(“天上”二句下)。“钱塘苏小小,又值一年秋”,仙笔也。一年一会者尚可感,终身飘零者奈何?只开手还过七夕本事,以下全写闺情,立格亦高。义山“金风玉露”之七律,真是笨伯。徐文长评末二句:忽说至此,信手拈来。末二句乃千思万想而得者,何谓“信手拈来”?一篇之妙,全在此结。然以为“信手拈得”亦道得出天机之妙。

THE END
0.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拼音版及朗读李贺古诗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长吉体”诗歌的开创者,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jvzquC41o0mvuqnygp4dp8xjkykoxh>7c::f69;d:54buy}
1.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拼音版及朗读李商隐古诗古文岛《七夕》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二句写诗人在七月七日晚上仰望天空,遥想牛郎织女在天上相会的美好情景;后二句发出沉痛的感叹,渴望能像牛郎织女那样每年与亡妻相会一次。全诗想象丰富,从天上想到地下,从牛郎织女想到自己的爱情生活,语言精美,感情深厚,充分表现了诗人悼念亡妻的悲痛心情。 jvzquC41o0mvuqnygp4dp8xjkykoxh
2.七夕七夕翻译七夕赏析唐 李商隐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赞美 爱情 追悼 亡妻 展开阅读全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分开鸾扇走进了帐篷,搭长桥的喜鹊们已经完工。 怎样能将世上的死别,去换得每年才一次的相逢? 注释 七夕:农历七月七日,传说牛郎和织女这天在天河的鹊桥上相会。鸾扇:jvzquC41o0yiklnvkctek7hp1rufv{~135=69>4
3.七夕古诗词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七夕古诗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夕古诗词1 《鹊桥仙》 jvzq<84yyy4vpsx0eqs0|~tygp5rknlkgjfuqnlw1814<64337949:7a9>14<<40jznn
4.关于七夕的古代诗句36、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唐·崔涂《七夕》 37、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唐·崔国辅《七夕》 38、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七夕的古代诗句2 1、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古风(其二十六)》唐·李白 jvzquC41zkgpz~j0twoxgw3eqo5tjrhk13?39@=0jvsm
5.李清照宋词《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赏析南朝·宋·鲍照《翫月城西门廨中》诗:“蛾眉蔽珠栊,玉钩隔琐窓。”唐·李白《挂席江上待月有怀》诗:“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宋·张元干《花心动·七夕》词:“断云却送轻雷去,疎林外,玉钩微吐。”明·无名氏《还带记·二郎诮裴》:“疎影荡银河,漾清光,映碧波,玉钩斜挂,冰轮堕。”jvzquC41yy}/{~|gpoo/exr1ujodk8vwcpyppphk17=25;:0jvsm
6.诗词典故大全·人物【封五树松】乡见植物部·木本“大夫松”。北周庾信《陪驾幸终南山和字文内史》。“水奠三州石,山封五树松—— 【秦王构石】参见九流部·神仙“驱石”、唐李娇《桥》:“秦王空构石,仙岛远难依。” 【项王双瞳】参见人体部·头面“重瞳”、O指项羽。唐李白《登广武古战场怀古》:“项工气盖世,紫电明双瞳。jvzquC41o0}bpp65364dqv4fqe5xgkfrr1zprrh1438389790jznn
7.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拼音版及朗读白居易古诗从首句对环境的描写,使读者即便不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也会感悟到《七夕》令人感伤的基调。 “银汉秋期万古同”中“秋期”二字暗扣题面,“万古同”三字承上句意,表现了自然界银河天象的永恒状态。意思是说,“秋期”的银河总是“微月澹长空”,从而进 展开阅读全文 ∨创作背景 这首诗所作年代不详,大概是jvzquC41o0mvuqnygp4dp8xjkykoxh5;4f=93mi2df4buy}
8.七夕·河边织女星原文翻译赏析孟郊古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代·李白《望庐山瀑布二首》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9b63696a8bcc.aspx 望庐山瀑布二首 李白〔唐代〕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jvzquC41o0mvuqnygp4dp8lwujoxgwdgh5815>>3d0gtr
9.有关七夕的诗句合集9、记摘小园瓜李,七夕年时花底。——朱彝尊《如梦令·七夕》 10、姮娥一只眉先扫,织女三分镜未光。——徐夤《新月》 11、织女西垂隐烛台,双童连缕合欢杯。——张说《安乐郡主花烛行》 12、今夜月色天下同,牵牛织女精灵通。——唐之淳《七夕》 13、长生殿冷时无事,乞巧楼多岁有秋。——王禹偁《七夕应制》 jvzquC41zkgpz~j0twoxgw3eqo5tjrhk14>48<<0jvsm
10.《七夕》李贺唐朝诗词《七夕》是唐朝诗人李贺的经典作品。原文: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本页面提供完整的诗词原文、作者介绍、创作背景、注释译文、赏析解读等详细内容,帮助您深入理解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jvzq<84yyy49::5450ipo8lwujo0595;80nuou
11.七夕的诗句(精选310句)37、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唐。杨璞。《七夕》 38、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39、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晏几道 《鹧鸪天·七夕》 40、叶茂枝繁花飘香,晶莹剔透滴露裳。七星伴月云追步,夕夕佳人伴衷肠。—jvzq<84yyy4vpsx0eqs0|~tygp5rknlkgjfuqnlw1814;632:795@:;a7?179590jznn
12.七夕古诗词名句(精选190句)50、树列千秋胜,楼悬七夕针。 51、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 52、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53、香闺报喜行人至,碧汉填河织女回。 54、幸回郎意且斯须,一年中别今始初。 55、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56、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jvzq<84yyy4vpsx0eqs0|86835<9;7mvon
13.有关七夕的诗句有关七夕的诗句 篇2 1、《鹊桥仙·纤云弄巧》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jvzq<84yyy4vpsx0eqs0|~tygp5rknlkgjfuqnlw1814=552:683A67a:64;@=20jznn
14.七夕的诗词“七夕”词除此之外,梦窗集中尚有《六么令·七夕》、《荔枝香近·七夕》、《秋蕊香·七夕》、《诉衷情·七夕》、《惜秋华·七夕》、《醉蓬莱·七夕和方南山》、《凤栖梧·甲辰七夕》等七首词,可以互相参阅。 “盐官”,即浙江海宁县。三国吴时置盐官县,其后历代名之,元升县为州,改为海宁州,即今海宁。据jvzquC41yy}/{~|gpoo/exr1ujodk8rkpipv1<<:;;::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