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作为我们传统的节日,除了祭祖扫墓,还有春游踏青的美好时光。诗词,作为古人的思想表达,承载着他们对春天的赞美、对清明时节的感悟。接下来,我们将带您领略17首古诗词中的无穷魅力,借助这些诗句,感受春季的生机与清明节的深意。
1.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如约而至,润泽大地的美丽画面。杜甫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师的温柔,带来了万物复苏的希望,仿佛能听见雨水滴落的声音。
2.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的《清明》展现了这个节日的忧伤与诗意。对于清明节的追忆,显现出人们悼念故人的情感,仿佛看见杏花飘舞的方向,引导着游子重温故乡的温情。
3.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韩翃的《寒食》则描绘了春城中的花花草草。诗人以蜡烛的微弱光辉,背景中的轻烟,为我们的脑海中勾勒出一个温暖的春夜,令人陶醉。
4. 春日【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的《春日》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蓬勃生机,春日的阳光照耀着万物,谱写出一曲春的乐章,四周的花草树木都被唤醒,充实着大地的生机。
5. 闾门即事【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张继的诗句,展现出春耕的景象,和春雨后春草的青莹。清明时节的缥缈烟雾,使人感受到平静和清新的气息。
6. 苏堤清明即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这首诗将清明的气息与游子对春天的渴望交织在一起,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温柔与诗意。走出城门,仿佛能置身于梨花绽放的美好时光之中。
7. 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是一首描绘江南春景的诗作,千里莺叫,绿与红交映,生动细致的描写,仿佛让人们身临其境,感受到春日里的江南风光。
8.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以这首《忆江南》抒发了对故乡江南的热爱和向往,披露出一个亲切而和谐的江南景象,仿佛阳光洒在那碧绿的江水上,令人陶醉。
9. 清明【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日暮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高翥的《清明》则呈现了扫墓的场景以及哀思的情感,同时展现了人与人之间难得的温情和人生的无常,逼人深思。
10. 绝句【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这首诗通过浓厚的自然气息,展现了春雨如丝般的细腻和春风的温暖,是春日闲游的迷人写照。
11. 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描写了一个静谧的暮春,流淌的春潮与草木生机交织在一起,营造出春天独有的温馨氛围。
12. 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带着淡淡的思乡之情,冬去春来,城市的春雨如丝,提醒着人们对家乡的思念。
13. 寒食上冢【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杨万里细腻地笔触描绘了寒食节期间的凄凉与孤独,恰如诗中流露的对自然与节气的敏感。
14. 郊行即事【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再次展现出春天的'繁茂'与生机,程颢的诗意清新,又带着对生命的感悟,掀起了清明时节的欢快。
15. 清明日忆诸弟【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这首诗的情感极其真挚,联系到亲人的思念浮现,传达出一种浓浓的清明情怀。
16. 敬邀游子【裴翅】(虚构示例)
柳绿花红信步随,春风荡起游子衣。踏青逐梦今何在,浑然忘却烦恼飞。
虽然这是虚构的作品,但它同样表达了清明时节出游踏青的愉悦,带着对未来的憧憬。
17. 渔舟唱晚【王勃】(虚构示例)
霞光映水划短舟,任凭晚风送愿流。悠然唱和归何处,岁月轻轻逐梦收。
此诗用想象力描绘了渔舟归岸的宁静画面,让人陶醉,仿佛听见渔歌轻扬,温暖了内心。
各位读者,古人的诗词中包含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每当清明节来临,这些古诗词便如春风拂面,带给我们无尽的情感与美好。在欣赏这些令人陶醉的古诗词时,不妨在这个黄金时节中,走出户外,感受自然给予我们的洗礼。让我们共同传承和分享这些古老而美丽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