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云龙:任重道远,仰高钻深
九月,同济研支团云龙分团的六位成员分别在团结中学和长新初级中学开始了各自的“开学第一课”,完成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蜕变。
方尉宇担任初一97班和初二94班的英语教师,同时因学校科任老师身体不便,主动申请帮助该老师负责初二94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他认为,在学校师资力量有限的情况下,作为支教团成员,应及时承担起自己力所能及的责任,想尽办法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方尉宇还负责协调学校的贫困资助工作。自开学初至今,联系社会人士一对一帮扶资助学生共计26人:刚刚初中毕业10人、九年级10人、八年级6人,每月最低资助300元每人;同时,方老师正在详细收集并研究初一新生家庭经济情况和学习情况,为新的资助走进校园做准备。
同济大学研支团成员刘瀚文在英语课堂上。同济大学研支团 供图
刘瀚文,担任八年级178班的英语教师,并兼任八年级的音乐教师。开学第一课上,刘老师首先对班级每一名同学的英语学习状况和感想都做了一定了解,然后结合自己的英语学习经验对同学们关于英语学习的困惑进行解答。针对部分同学英语学习热情不高的状况,刘老师带领同学们学习了几个有趣的单词和短语,并向同学们介绍了背诵单词和课文的技巧,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而针对乡村学校音乐教育缺失的现状,刘老师则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结合著名音乐电影《音乐之声》和热门音乐动画《冰雪奇缘》、《欢乐好声音》中的音乐片段向大家讲解基础的乐理知识,同时采用活泼丰富的音乐游戏和歌曲学唱等形式,让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钟陆芳,担任九年级173班英语老师。刚开始得知要承担毕业班英语教学工作时,钟老师心里是有很大压力的,但她知道这是学校对她的信任,自己唯有全力以赴、迎难而上,方能不负所托。所以上课之前,钟老师一边认真备课、分析教材,一边向班主任了解班级同学情况,分析班级成绩,同时向其他英语老师请教相关教学经验。开学第一课上,为了后期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钟老师没有急于讲课,而是进一步了解同学们的基本情况、英语基础等等,要求自己用最短的时间记住每一位同学,然后就课堂纪律、课程要求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还分享了自己学习英语的心得。针对班上很多同学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现状,钟老师鼓励同学们大胆提问,及时表扬赞许,帮助同学们树立自信。站在讲台之上,听到同学们称自己为“钟老师”,她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又重了一分,她默默承诺:会尽己所能,用这一年的时间,陪伴孩子们度过这段难忘的时光,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云南元谋:从“心”开始,让梦想起航
新学期伊始,同济研支团元谋分团的四位成员迎来自己的开学第一课,站在讲台上的那一刻,他们感慨万千。
我所教的科目是英语,事先也向别的老师请教过新生的英语学习情况。由于小升初只计算语数两门的分数,这批刚入学的孩子们的英语学习呈两极化:有的小学三年级已经开始学习英语,会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有的却从来没有接触过英语,ABCD对他们来说是个陌生的东西,所以上课前我一直很担忧,如此两极化,我该如何正确地进行英语教学。那天第一次站在六班孩子们面前的时候,我很慌张。他们瞪着一双双好奇明亮的眼睛望着我的样子,俨然天使。
老师,应该是课堂的掌控者。一节课40分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应该让每一分钟都变得很有价值。初为人师,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多听听其他老师的英语课,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看他们如何掌握课堂节奏,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办公室里和其他老师交流,看看他们如何批改作业,如何备课;课前课后和孩子们说说话,知道他们最近在做什么,对什么样的东西感兴趣……
六班孩子的笑脸,我才刚刚看了几天,却似乎已经有了深深的眷恋;一年元谋,六班老师,一切刚刚开始,努力让自己做得更好。————刘莎
同济大学研支团成员陈晨为高三学生上数学课。同济大学研支团 供图
“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够教高三文科重点班的数学,毕竟高三是人生很重要的一个阶段,有苦有泪,只有走过这段荆棘之路的人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当然我很荣幸能够陪元谋一中340班的孩子们一起走过这段旅程。初见同学们是紧张是忐忑,害怕自己教的不好,思路不清晰,同学们无法掌握我讲的知识点,同时也害怕我这个“半路出家”的数学老师无法使他们信服。然而这里的孩子带着城市孩子所没有的单纯和真诚,对老师十分尊重,上课会用热烈的眼神盯着黑板,我们彼此在磨合中都变得更好。”研支团成员杨晨表达了为高三学生上课后的感受。
接到通知去上高三物理的时候,甘明内心很忐忑,担心自己不能胜任。经过两个晚上的备课,满怀信心中带着一丝紧张踏上了讲台。三尺讲台确实有它神奇的地方,当以老师的身份将所有学生尽收眼底的时候,所有的紧张与忐忑不翼而飞,心中所想的只是要把自己所会的东西教给学生。
“高三现在正在第一轮复习,这边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通常在我们眼中很基础的题目他们却无从下手。这个时候作为一名老师对我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克服自己的敏捷思维,将每一步的来龙去脉清楚明白地讲解出来。虽然累,但讲解之后,学生目光之中透露出来‘原来是这样啊’的神采总是令人满足,令人充满成就感。”
第一堂课,虽然只有四十分钟,但却是从学生到老师的蜕变,将成为未来一年教学工作的起点!
四川李庄:春风化雨,发潜阐幽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曹崇阁担任高三三班的辅导班主任和初一年级的地理老师,开学第一课上,曹老师精心为同学们准备了用于课堂展示的PPT,运用生动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同学们对于地理学的热情。曹老师在此前是一名理科生,对于地理学的知识并不是十分了解,但这更激发了曹老师的斗志。开学前她认真备课,详细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知识结构和体系,因为她深知只有先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梳理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完成这一年的教学任务。
“发挥专长,别样光芒”。根据李庄中学的安排,马东发担任高一年级的候补数学老师以及高三四班和七班的辅导员,虽然暂时没有正式走进课堂开展教学活动,但马老师积极利用晚自习时间,针对高一、高三年级普遍出现的数学基础薄弱问题,开展了自己的“开学第一课”。马老师不仅耐心解答同学们的各种疑问,还仔细帮同学们分析出错原因,同时根据平日观察,对同学们进行了相关的心理辅导。刚到学校便常常工作到深夜的马老师,不仅得到了学生的信任、老师的认同,也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这特殊的“开学第一课”的珍贵意义。
同济大学研支团成员金文为高三无感学生上开学第一课。同济大学研支团 供图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治学严谨精心育人”。金文担任高三五班的班级辅导员和初一年级的生物老师,对于曾经是理科生但目前主修国际政治方向的金老师来讲,指导文科班可以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学习文科的重要性以及文科的学习方法。在开学第一课中,金老师先对同学们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老师帮助的科目进行了调查统计,并做了相关记录,然后对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和希望,她表示非常荣幸能够和同学们共同经历这重要又精彩的一年。
“不举步,越不过栅栏,不迈腿,登不上高山”。许君清负责高一年级的地理课程与高三一班的辅导员工作,开学第一课,许君清对同学们敞开心扉,讲述了自己参加支教的心路经历和过程,同时向同学们表达了自己对于高三一年的认识和人生的态度,并希望同学们不要常立志,而是立长志,把握好人生的关键节点。
据悉,今年是同济大学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的第十六个年头,16年来,研支团173位同济人用热情和青春谱写了一支动人的志愿奉献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