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时节如何养生中医专家解析蕴藏于端午习俗中的“健康秘籍”

东方网通讯员瞿乃婴6月14日消息:端午节正处于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也是百毒、虫类猖狂繁殖之时,人在这一时期较易生病。因此,人们通常会以饮雄黄酒、悬挂艾叶菖蒲、戴香囊等各种传统习俗祛病消灾。若能善加利用这些习俗,端午就能成为养生的最佳时节。6月13日,“浓情端午”上海健康大讲堂专场活动特别邀请了上海市普陀区中医医院内科主任章谙鸣主任医师和上海市中医医院朱为康主任医师,分享蕴藏在我国端午习俗中的“健康秘籍”,帮助市民朋友由内而外做好健康管理。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和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主办,崇明区卫生健康促进指导中心、崇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共崇明区东平镇委员会和崇明区东平镇人民政府承办。喝养生茶,防病保健解腻消食浙江一代,素有饮端午茶的习俗。端午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上山,按照自家传统采百草煮端午茶。章谙鸣介绍,端午茶是以藿香、野菊、桑叶、菖蒲、鱼腥草等配制而成的养生饮品,有清热解暑、辟秽驱邪的功效,是浙江老百姓夏日的必备饮品。端午茶虽是养生药茶,但它更像饮食天地中的引路人,余韵怡然地与美食恬淡相合。章谙鸣介绍,端午茶可当作日常饮料,也可防病治病。在古代,浙江多为山区,交通条件差,遇病请郎中颇有不便,先民就会通过引用端午茶来防病。因此,百益无害的端午茶成了“万能茶”,是民间传统的保健饮品。除了端午茶,人们还会在端午夏至时节自制酸梅汤。“小时候,大人们总会在端午前后去药房抓几味中药材,再将一整块黄澄澄的冰糖敲下一块,一起放进大铜锅里慢慢熬煮。将煮出来的汤汁灌进大大的铜质大茶壶里放入井水中,喝的时候真是一股沁人心脾的酸爽甜美。自己煮出来的酸梅汤在微酸甜爽中略带一丝乌梅的烟熏味,可不是如今超市销售的饮料口感。”章谙鸣介绍,“从酸梅汤的配方来看,乌梅去油解腻、收敛生津,山楂健脾化滞,陈皮温中健脾、化痰消结,金桂温经解郁,冰糖益气润肺。这些食药材一起熬煮,可用来解腻消食,尤其适合暑湿季节。”

喝养生茶,防病保健解腻消食

浙江一代,素有饮端午茶的习俗。端午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上山,按照自家传统采百草煮端午茶。章谙鸣介绍,端午茶是以藿香、野菊、桑叶、菖蒲、鱼腥草等配制而成的养生饮品,有清热解暑、辟秽驱邪的功效,是浙江老百姓夏日的必备饮品。端午茶虽是养生药茶,但它更像饮食天地中的引路人,余韵怡然地与美食恬淡相合。

章谙鸣介绍,端午茶可当作日常饮料,也可防病治病。在古代,浙江多为山区,交通条件差,遇病请郎中颇有不便,先民就会通过引用端午茶来防病。因此,百益无害的端午茶成了“万能茶”,是民间传统的保健饮品。

除了端午茶,人们还会在端午夏至时节自制酸梅汤。“小时候,大人们总会在端午前后去药房抓几味中药材,再将一整块黄澄澄的冰糖敲下一块,一起放进大铜锅里慢慢熬煮。将煮出来的汤汁灌进大大的铜质大茶壶里放入井水中,喝的时候真是一股沁人心脾的酸爽甜美。自己煮出来的酸梅汤在微酸甜爽中略带一丝乌梅的烟熏味,可不是如今超市销售的饮料口感。”章谙鸣介绍,“从酸梅汤的配方来看,乌梅去油解腻、收敛生津,山楂健脾化滞,陈皮温中健脾、化痰消结,金桂温经解郁,冰糖益气润肺。这些食药材一起熬煮,可用来解腻消食,尤其适合暑湿季节。”

暑多挟湿,祛湿勿忘健脾端午前后,南方各地区会先后迎来梅雨季节,此时夏天的气息已非常浓郁了。湿邪跟暑邪一“勾搭”就易形成“暑湿”在身体中作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暑多挟湿”。为了祛湿,人们常常会煮薏米红豆水,有时却发现效果并不显著。章谙鸣介绍,除了雨淋、居处潮湿等自然环境中的外湿,内湿的来源也很多,饮食无度多会导致脾胃不能运化,进而产生湿气。湿浊郁积日久可化热,湿气就会变成痰样的黏浊物质,此时湿热就变成了痰湿。身体发胖、发痘痘、大腹便便,以及无理由腹泻、便秘、大便粘得冲不干净,多是痰湿体质的表现。这时,吃薏米红豆之类单纯祛湿的食物已经没用了。“薏米的确有祛湿功效。不过,祛湿汤多以寒凉之物清热的思路来祛湿,偶尔喝几次可能有效,但喝久了会伤脾阳,长此以往只会让身体越来越湿。”章谙鸣介绍,“痰湿体质者在祛湿的同时一定要健脾,补脾阳。山药、土茯苓、五指毛桃、莲子、芡实、白术、干姜都有健脾功效。”此外,陈皮可称为夏季饮食一宝,它入脾、肺经,有行气健脾、调中开胃、理气燥湿的作用。“气虚体燥或有实热着,不适宜服用纯陈皮水,可适量添一些白术、茯苓等一起泡水,这样不仅能够理气,同时健脾的效果也非常不错。” 活动中,章谙鸣介绍了两个祛痰湿的小茶方,“一是陈皮茯苓茶,将茯苓5克、陈皮2克洗净,放入保温杯中,冲入热水,等5分钟即可饮用;二是陈皮扁豆山药茶,山药30克、炒过的白扁豆30克、陈皮3克,三者水煎取汁,可加糖调味。”谈到健脾祛湿,《黄帝内经》有“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九字箴言。苦为火味,故能燥也。日常生活中,苦瓜、莴苣、苦菜、苦笋、野蒜、枸杞苗等都属于苦味食物。章谙鸣介绍,由冬瓜200克、苦瓜150克、猪脊骨200克、蜜枣8克烹制而成的冬瓜苦瓜脊骨汤,具有清热消暑、通便利水、生津除烦之功效,适宜口渴心烦、汗多尿少、食欲缺乏、胸闷胀满、面部有痤疮者饮用。章谙鸣提醒:“苦瓜越老越养心,煲汤要选老苦瓜。不过,苦瓜性偏凉,食用要适量。喝了这个汤,人会感觉很舒服、很清爽。”辟邪防疫,“十神汤”健康“香”伴我国民间自古就有“毒五月”之说,意为农历五月,人体气血欠畅、疾病多发、不易调养。“香”能散疫气,古人常佩置艾草香囊在身,不易染病。上海市中医医院朱为康主任医师介绍,香囊中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等功效。针对端午前后,暑热湿毒、蚊虫滋生等节气特点,朱为康给出了端午香囊的“独家配方”,即苍术9克、广藿香9克、佩兰9克、香樟木6克、薄荷9克、后菖蒲9克、荆芥9克、白芷6克、冰片9克、灵香草3克、山奈15克、玫瑰花6克,不仅提神醒脑,还可驱虫祛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6月11日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通报中指出,今年2~4月上旬,全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局部零星散发,4月下旬开始逐步上升,5月下旬上升趋势减缓。针对近期出现的新冠首阳和二阳病例,朱为康建议服用改良版“十神汤”,即葛根45克、升麻9克、陈皮9克、炙甘草9克、川芎9克、紫苏叶9克、白芷12克、炙麻黄9克、赤芍9克、香附9克、生姜5片、牛蒡子9克。“‘十神汤’是古方,最早记录在唐代《备急千金要方》中。由于感染新冠后会出现咽痛症状,部分患者还有排便不畅的情况,便在原‘十神汤’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味牛蒡子,它在利咽的同时又能通便。” 朱为康介绍,“改良版‘十神汤’可用于新冠感染后的每一个阶段,无论有无发热均可。服用时,一日一剂,一剂药煎煮两次,餐后服用。若家里有葱,可以加入两根连着须的葱白,与中药一起浸泡、煎煮,效果会更好。”朱为康提醒,儿童在喝改良版“十神汤”前应先咨询儿科医生。若实在情况紧急,可将整张处方的剂量减半,并及时就医。

端午前后,南方各地区会先后迎来梅雨季节,此时夏天的气息已非常浓郁了。湿邪跟暑邪一“勾搭”就易形成“暑湿”在身体中作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暑多挟湿”。为了祛湿,人们常常会煮薏米红豆水,有时却发现效果并不显著。

章谙鸣介绍,除了雨淋、居处潮湿等自然环境中的外湿,内湿的来源也很多,饮食无度多会导致脾胃不能运化,进而产生湿气。湿浊郁积日久可化热,湿气就会变成痰样的黏浊物质,此时湿热就变成了痰湿。身体发胖、发痘痘、大腹便便,以及无理由腹泻、便秘、大便粘得冲不干净,多是痰湿体质的表现。这时,吃薏米红豆之类单纯祛湿的食物已经没用了。

“薏米的确有祛湿功效。不过,祛湿汤多以寒凉之物清热的思路来祛湿,偶尔喝几次可能有效,但喝久了会伤脾阳,长此以往只会让身体越来越湿。”章谙鸣介绍,“痰湿体质者在祛湿的同时一定要健脾,补脾阳。山药、土茯苓、五指毛桃、莲子、芡实、白术、干姜都有健脾功效。”

此外,陈皮可称为夏季饮食一宝,它入脾、肺经,有行气健脾、调中开胃、理气燥湿的作用。“气虚体燥或有实热着,不适宜服用纯陈皮水,可适量添一些白术、茯苓等一起泡水,这样不仅能够理气,同时健脾的效果也非常不错。” 活动中,章谙鸣介绍了两个祛痰湿的小茶方,“一是陈皮茯苓茶,将茯苓5克、陈皮2克洗净,放入保温杯中,冲入热水,等5分钟即可饮用;二是陈皮扁豆山药茶,山药30克、炒过的白扁豆30克、陈皮3克,三者水煎取汁,可加糖调味。”

谈到健脾祛湿,《黄帝内经》有“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九字箴言。苦为火味,故能燥也。日常生活中,苦瓜、莴苣、苦菜、苦笋、野蒜、枸杞苗等都属于苦味食物。章谙鸣介绍,由冬瓜200克、苦瓜150克、猪脊骨200克、蜜枣8克烹制而成的冬瓜苦瓜脊骨汤,具有清热消暑、通便利水、生津除烦之功效,适宜口渴心烦、汗多尿少、食欲缺乏、胸闷胀满、面部有痤疮者饮用。章谙鸣提醒:“苦瓜越老越养心,煲汤要选老苦瓜。不过,苦瓜性偏凉,食用要适量。喝了这个汤,人会感觉很舒服、很清爽。”

辟邪防疫,“十神汤”健康“香”伴

我国民间自古就有“毒五月”之说,意为农历五月,人体气血欠畅、疾病多发、不易调养。“香”能散疫气,古人常佩置艾草香囊在身,不易染病。上海市中医医院朱为康主任医师介绍,香囊中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等功效。

针对端午前后,暑热湿毒、蚊虫滋生等节气特点,朱为康给出了端午香囊的“独家配方”,即苍术9克、广藿香9克、佩兰9克、香樟木6克、薄荷9克、后菖蒲9克、荆芥9克、白芷6克、冰片9克、灵香草3克、山奈15克、玫瑰花6克,不仅提神醒脑,还可驱虫祛邪。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6月11日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通报中指出,今年2~4月上旬,全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局部零星散发,4月下旬开始逐步上升,5月下旬上升趋势减缓。针对近期出现的新冠首阳和二阳病例,朱为康建议服用改良版“十神汤”,即葛根45克、升麻9克、陈皮9克、炙甘草9克、川芎9克、紫苏叶9克、白芷12克、炙麻黄9克、赤芍9克、香附9克、生姜5片、牛蒡子9克。

“‘十神汤’是古方,最早记录在唐代《备急千金要方》中。由于感染新冠后会出现咽痛症状,部分患者还有排便不畅的情况,便在原‘十神汤’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味牛蒡子,它在利咽的同时又能通便。” 朱为康介绍,“改良版‘十神汤’可用于新冠感染后的每一个阶段,无论有无发热均可。服用时,一日一剂,一剂药煎煮两次,餐后服用。若家里有葱,可以加入两根连着须的葱白,与中药一起浸泡、煎煮,效果会更好。”

朱为康提醒,儿童在喝改良版“十神汤”前应先咨询儿科医生。若实在情况紧急,可将整张处方的剂量减半,并及时就医。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THE END
0.你家乡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快来收藏提前准备吧端午节吃五“红”,整个夏天就可以辟邪避暑了。而红苋菜则是“五红”中最资深、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端午节吃红苋菜,除了有红红火火、逢凶化吉的寓意外,更关键的是取红苋菜生命力顽强之意和对健康有利,因为它可以清热解毒、除湿止痢。 下面再来说说我们湖南端午节的习俗吧。 1、赛龙舟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jvzquC41yy}/lrfpuj{/exr1r1632>6h7;hf;9
1.端午节习俗有哪些端午节的习俗大全端午节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习俗大全 今天正式迎来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那么大家知道端午节习俗有哪些吗?可能有些小伙伴还不清楚端午节的各个习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jvzquC41crv/cun4354og}4okr5hn8=72;920qyon
2.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端午节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jvzquC41yy}/|qtw{k4de8mwcpmmk8rult52;9>20jznn
3.端午节这样庆祝可以养生疾病科普端午节庆祝活动结合传统习俗确实有助于养生,主要通过饮食调节、运动促进和情绪管理等方式实现。养生方式主要有挂艾草菖蒲、食用粽子、佩戴香囊、赛龙舟、饮用雄黄酒等。 一、挂艾草菖蒲 端午节悬挂艾草和菖蒲是传统习俗,这两种植物含有挥发性芳香物质,能驱除蚊虫并净化空气。艾草具有温经散寒的功效,菖蒲可化湿开胃,适合jvzquC41yy}/dxmg0et0|4549>/j}rn
4.端午安康丨传统习俗真的都对健康有益吗?科普宣传端午安康丨传统习俗真的都对健康有益吗? 万水千山 , 粽是情 端午安康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除了吃粽子、赛龙舟和绑五彩线以外,也有采集药草、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等传统习俗。 采百草驱逐毒邪 端午节采集药草,是最古老的节俗之一。《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jvzq<84u{mlr{‚3eqo5jpmjz1jkbn}m1ujux1ri1834ivvq
5.端午节的这些习俗都与健康有关承办杂志健康教育健康教育 承办杂志教学工作进修实习科研动态学术交流住院医师规培 党建专区 院务公开 联系我们 关闭菜单 承办杂志首页 医院概况 科室介绍 专家介绍 就诊指南 社区卫生 新闻中心 护理专区 健康教育 党建专区 院务公开 联系我们承办杂志端午节的这些习俗都与健康有关发布jvzq<84|murz0lto1o5Og€xFgvgjn669324ivvq
6.除了吃粽子,端午还有哪些习俗?听民俗专家“港港”老南通的端午记忆除了吃粽子,南通人的端午习俗你还知道多少?6月4日,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民俗专家王宇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传统习俗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重温端午传统习俗,不是要刻意模仿古人的形式,而是用心去体验传统文化中凝聚的人文情感。 端午问候语用“安康、顺遂”更合适 jvzq<84yyy4{iwy0pgz0exsvgpz04974/2<02>4eqpzfp}d532872;3jvo
7.端午节习俗大全习俗是一个汉语词汇,是习惯风俗的意思。各个地方过节都会有不同的习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习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端午节习俗1 “五月五,过端午;拉露水,插艾蒲;吃粽子,系五索;戴个荷包香馥馥。”这是一曲曾在旧时青岛广为流行的端午节歌谣,唱出了过端午节各项丰富有趣的民俗活动。据《jvzquC41yy}/qq6220ipo8f142832;4655636=3jvor
8.端午养生有讲究从习俗处保健康清心轻食:夏日多湿多热,阳气较足。此时神宜安、心宜静。心底清凉,没有过多杂念,行为就会不急不躁。宜夜卧早起,中午安排一定的睡眠时间,以充沛精力,增强体力。饮食要清淡,不要过食粽子等难消化食物,注意营养均衡。 现在端午节逐渐演变成一个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一个个习俗都印证jvzquC41yy}/jwyx0v|0pn|u12527<6;5383;=>763>9::
9.你知道吗?端午节习俗暗藏中医养生精髓健康·生活端午节传统习俗有吃粽子、悬艾草、吃咸鸭蛋、挂香囊、戴五彩线……你知道吗?几乎每个习俗都可以找到健康的根源。“古人在这个节日寄托了卫生健身、祛病避邪的民俗。”大连市中心医院中医科中医副主任医师张奎军介绍说,古人真的很睿智,他们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宝贵的传统习俗。 jvzq<84jgcruj7ugqrrf0lto0et0p:4423>02?641e759<>/52664B950jznn
10.这些端午传统习俗你根本不知道的健康秘诀“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草,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这些都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国医堂医师汤毅提醒,过端午节应“师其法而不泥其方”,即根据天津人的具体情况过节,不要拘泥旧习俗。 旧习俗。饮雄黄 雄黄含砷汞不利于人体健康 汤毅介绍,雄黄本身是一味中药,大多外用,因雄黄里含有砷、汞等成分,不利于人体jvzq<84o0gpqpt0eqs0kwkq1367:?>0jvsm
11.端午节吃什么端午节吃什么 返回顶部 养生热点 胡萝卜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吃胡萝卜有这些禁忌 得了痛风应该怎么治 这4大方法有效治疗痛风 什么是小叶增生 这样做可以有效预防小叶增生 吃金针菇的好处 经常吃这东西可以提高免疫力 早孕一个月内症状有哪些 早孕不能吃这些东西jvzq<84yyy44;‚xv0eun1}finkyu1A;3:67.3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