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端午节的习俗

潮汕过端午节可引用一首诗来概括“家家插艾望消灾,欲食粽球兴满怀。更喜龙舟竞渡处,锣频鼓急桨花开。”端午节有不少习俗,如忌拜祖先、赛龙舟、吃粽子、吃栀粽、插艾浴(喝)药汤,吃真珠花菜煮猪血汤等。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潮汕端午节的习俗,希望有所帮助!

1、赛龙舟

潮汕有韩江、榕江、练江三条主要河流,支流河溪交错,水流平缓,是赛龙舟的黄金水域。端午节期间潮汕人赛的龙舟一般有三种,一种是大型龙舟,长20—30米,宽1.4—1.6米,设20—30对桨,周身彩绘鱼龙图案。另外两种是彩头船(饶平、南澳一带)和龙船仔。

有些地方(如澄海),人们在赛龙舟后,要饮“龙舟水”,吃“龙舟饭”,祷求平安健康。

2、插艾花浴(吃)药汤

潮汕“端午节”的另一主要习俗是插艾花浴(吃)药汤。这一天,各家各户门上要插艾(或有些地方是炙艾),“艾虎形以辟邪秽”,驱瘟辟邪。另外,这一天称作“圣日”,吃药最有效。

潮人早餐有吃“五果汤”的习俗。“五果汤”即莲子、玉米、白果、黄豆、怀山等煮成。异族家的婆婆端午节这一天一定要用艾水洗澡,去风湿等。

3、吃端午粽

潮汕人家,世代相沿,端午包粽,是祭吊屈原遗风之一。民间有句“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的气象谚语,可见粽球已成为潮汕名小吃的历史悠长。

在潮汕地区,粽子内部除了猪肉和绿豆外,还会添加咸蛋黄和甜豆沙,有些人还会加入莲子等,在食用前淋上一层经稀释过的糖浆,撒上一些芝麻,让整个咸香的粽子带上一丝甜意,实为特别。

4、吃“麦熟”

据《潮州府志》载:“大城所设正千户二员,副千户三员,百户十员,镇抚一百,旗军一千二百二十三员。”这些人来自大江南北,也带来了包括饮食习俗在内的各种风俗。像每年清明节过后,当地便盛行吃一种叫“麦熟”的食物。饼是从清明节开始,做到端午节过。

“麦熟”的出现跟古时所城大量来自北方的驻兵有关。明朝的时候,当时就有部队驻扎在所城。麦熟的时候,大丰收,(当时军兵将)收成的麦碾成粉(制作面皮),就叫做“麦熟”。

5、吃栀粿

在潮汕地区,栀粿一年里仅有在端午节时才有销售。潮汕人家端午食栀粿,希望清热祛疫助消化。

制作栀粿需将采摘下的栀子洗净捣碎,浸泡滤渣成为黄色汁液,后与糯米浆搓匀,放入专用粿帕,装入蒸笼蒸熟。蒸熟后的.栀粿呈棕黄色。放凉后食用,食用时不用刀切,而用纱线牵拉切成小片,蘸着白砂糖吃。

6、吃食真珠花菜

潮汕人有时还干脆将端午节称为“漏屎(拉稀)节”。在这时节,除了要服食圣甘枳和朴籽粿,还吃食真珠花菜(白花艾),用黄栀和蒲姜石灰制成的“栀粿”,或者用凉粉草做成的草粿等食物。

这个时节,有一种“野菜”,潮汕人叫“叶下红”,每年只有这端午节才最稚嫩,长辈说此菜有清肠胃热的功效。

7、吃“圣甘枳”

“清明食叶,端午食药”是一句流传广泛的潮汕饮食俗语。汕头当地的民俗是,清明时节要吃食朴子树叶,端午节则要吃食驱虫良药“圣甘枳(使君子)”。

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端午节是驱毒“圣日”,吃了药能立即见效,且效果显着,非这一天吃效果不大。记得小时候在端午节这天家长会用“圣甘枳(使君子)”炒鸡蛋给小孩吃,轻松驱蛔虫。

8、悬插“五瑞”

潮汕人家,端午相沿要在门楣、门环以至屋檐下,悬挂一束束用“红头绳”系扎着的艾草、菖蒲、榴花、蒜头、龙船花共合为五种称“五瑞”。旧俗传为“合五”以招屈原之魂,其实,古代潮人先贤是针对“恶月”瘟疫猖獗而采取的防疫保健措施,意在驱瘟辟邪。

拓展阅读:端午节习俗总览

端午节避五毒习俗

如上所述,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种种节俗,如采药,以雄黄酒洒墙壁门窗,饮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卫生活动。端午实在可算是传统的医药卫生节,是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今天这些卫生习俗仍然是应发展,并应弘扬传承的。

①采药。这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后魏《齐民要术·杂记》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记载,亦是制药用。后来有不少地区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江苏于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制作中药蟾酥;杭州人还给小孩子吃蛤蟆,说是可以消火清凉、夏无疮疖。还有在五日于蛤蟆口中塞墨锭,悬挂起来晾干,即成蛤蟆锭,涂于脓疮上可使消散。这种捉蛤蟆制药之俗,源于汉代“蟾蜍辟兵”之传说。又如湖北监利于端午“采百草”,亦采药草之俗。采药是因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才于此日形成此俗。

②沐兰汤,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③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荆楚岁时记》:“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地下有淡红色根茎,叶子形状像剑,肉穗花序。根茎可做香料,也可入药)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明谢肇淛《五杂咀》:“饮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黄入酒饮之。”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蛇之患。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此俗流传较广。至今,如广西宾阳,逢端午时便有一包包的药料出售,包括雄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另外有的地区还用雄黄酒末在小孩额上画“王”字,使小孩带有虎的印记,以用虎辟邪。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洒也颇有益。

④采茶、制凉茶。北方一些地区,喜于端午采嫩树叶、野菜叶蒸晾,制成茶叶。广东潮州一带,人们去郊外山野采草药,熬凉茶喝。这对健康也有好处。

端午节戴香包

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躲端午习俗

躲端午,时端午节习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此俗宋代似已形成,陆游《丰岁》诗有“羊腔酒担争迎妇,遣鼓龙船共赛神”之句。《嘉靖隆庆志》亦记云:“已嫁之女召还过节”。又,《滦州志》:“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

端午节跳钟馗

跳钟馗、闹钟馗:自晋代以来跳钟馗、闹钟馗,赐福镇宅就是端午节和春节的重要内容。2.悬挂钟馗画。最早的钟馗画,据说出自画圣吴道子之手。据北宋沈括《梦溪补笔谈》记载:唐明皇患疾近一月,忽梦二鬼。小鬼窃得皇上玉笛及杨贵妃之紫香囊奔逃,大鬼乃捉小鬼刳其目,然后擘而啖之。大鬼道:“臣为钟馗,即武举不捷之士也,誓与陛下除天下之妖孽。”唐明皇醒后,即病愈,便召画工吴道子,嘱其按梦中情景画钟馗捉鬼图,道子挥笔即成,明皇见后,竟与所梦一模一样,惊叹不已。后来,钟馗画渐渐走入民间,绘制钟馗画大都作于五月端午节这一天,或者端午节的前后几天。到了清代,江南苏、浙一带的居民大都在农历五月于大门或堂中挂钟馗图一月,以期驱邪除害、祛凶引福。

端午节斗草习俗

汉以前不见斗草之戏。(《历代社会通俗事物考·尚秉和》)起源无考,普遍认为与中医药学的产生有关。远古先民艰苦求存,生活单调,暇余以斗虫、斗草、斗兽等为戏自娱,及至传说的“神农尝百草”形成中医药学后,每年端午节群出郊外采药,插艾门上,以解溽暑毒疫,衍成定俗;收获之余,往往举行比赛,以对仗形式互报花名、草名,多者为赢,兼具植物知识、文学知识之妙趣;儿童则以叶柄相勾,捏住相拽,断者为输,再换一叶相斗。白居易《观儿戏》诗云:“弄尘或斗草,尽日乐嬉嬉。”

《物原》云:“始于汉武”。据梁朝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云:"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草之戏。"《年华记丽》:“端午结庐蓄药,斗百草,缠五丝。”

南北朝时称“踏百草”,唐代称“斗草”或“斗百草”。《刘宾客嘉话》云:“唐中宗朝,安乐公主五日斗百草。”宋代扩展至平日随时可斗。历代文人作品中对此多有描述。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群婴斗草图》,其玩法大抵如下:比赛双方先各自采摘具有一定韧性的草,(楼兰案:多为车前草,车前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路边、沟 旁、田埂等处。无茎,具多数细长之须根;叶自根际丛出,薄纸质,具五条主叶脉,全缘或波状,或有疏钝齿,长达15—30厘米;具绿白色疏生花,花冠四裂,雄蕊四枚;果实成熟后会如盖子般掀开,释出四至六颗棕黑色种子,其长长的花轴,用来斗草的好材料。)然后相互交叉成“十”字状并各自用劲拉扯,以不断者为胜。

这种以人的拉力和草的受拉力的强弱来决定输赢的斗草,被称为“武斗”。王建《宫词》,吟咏斗草游戏的情状:“水中芹叶土中花,拾得还将避众家,总待别人般数尽,袖中拈出郁金芽”斗草除有“武斗”外,还有“文斗”。所谓“文斗”,就是对花草名,《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宝玉生日那天,众姐妹们忙忙碌碌安席饮酒做诗。各屋的丫头也随主子取乐,薛蟠的妾香菱和几个丫头各采了些花草,斗草取乐。这个说,我有观音柳;那个说我有罗汉松。

射箭之戏与打马球

端午有射箭之戏,《金史·礼志》:“金因辽俗,重五日插柳去地约数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驰马前导,后驰马以无羽横簇箭射之。既断柳,又以手接而弛去者为上。断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每射必发鼓以助其气。”至明代,是把鸟雀贮于葫芦中射之。

打马球,也是端午之戏之一。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唐代长安,有宽大的球场,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马球。章怀太子墓中《马球图》,画出了唐代马球的兴盛:画上,二十多匹骏马飞驰,马尾扎结起来,打球者头戴幞巾,足登长靴,手持球杖逐球相击。此外,北京还有游天坛风俗。《帝京景物略》卷二:“五月五日之午前,群入天坛,日避毒也。过午后,走马坛之墙下。无江城系丝段角黍俗,而亦为角黍。无竞渡俗,亦竞游耍。”上海还有钟馗赛会,由一男子饰成钟馗,手挥宝剑,前举一纸糊蝙蝠,作“喝福来迟”状;跟随全副仪仗,穿行街市,以作驱祟。另外端午期间还有马戏、抢鸭活动。

端午节竞渡习俗

端午节少不了的一项活动就是划龙舟,很多人都会趁热闹,顶着烈日看这一年一度的赛龙舟盛况,其实赛龙舟的习俗早在先秦就已经有记载。而且赛况并不亚于现代的龙舟的比赛。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湘君》即描写湘人驭驾龙舟,将玉佩沉入江中(与抛踪子入江相仿)悼念某位历史人物之诗。这即与“魂舟”暗合,与楚国《人物御龙帛画》之像暗合,可互为印证。《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是日,竞渡,竞采杂药。”

此后,历代诗赋、笔记、志书等记载竞渡就数不胜数了。龙舟,与普通船只不太相同,大小不一,桡手人数不一。如广州黄埔、郊区一带龙船,长33米,路上有100人,桡手约80人。南宁龙舟长20多米,每船约五六十人。湖南汨罗市龙舟则长16—22米,挠手24—48人。福建福州龙舟长18米,挠手32人。龙船一般是狭长、细窄,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龙头的颜色有红、黑、灰等色,均与龙灯之头相似,姿态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绘(也有用纸扎、纱扎的)。龙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鳞甲。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隐隐可与古代鸟舟相对应)。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有的直接在河边祭龙头,杀鸡滴血于龙头之上,如四川、贵州等个别地区。

而湖南汨罗市,竞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庙,将龙头供在词中神翁祭拜,披红布于龙头上,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又纪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祭屈原之俗,在《隋书·地理志》中有记载:“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唐刘禹锡《竞渡曲》自注:“竞渡始于武陵,及今举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沼屈之义。”可见两湖地区,祭屈原与赛龙舟是紧密相关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后,当地人民也曾魂舟送其灵魂归葬,故有此俗。又如浙江地区,是以龙舟竞渡纪念曹娥。《后汉书·列女传》中载,曹娥是投江死去的,民间则传说她下江寻找父尸。

浙江地区多祭祀之,《点石斋画报·虔祀曹娥》即描绘会稽地区人民祭祀曹娥之景象。《清嘉录》中记吴地(江苏一带)竞渡,是源于纪念伍子胥,苏州因此有端午祭伍子胥之旧习,并于水上举行竞渡以示纪念。另外还有广西的纪念马援、福州的纪念阎王王审知等仪式。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无非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这些含有迷信色彩的仪式已很少见,但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

在正式竞渡开始时,气氛十分热烈。唐代诗人张建封《竞渡歌》:“……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且如瞬。坡上人呼霹雷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THE END
0.端午节令之花石榴诗词七首:岁岁酬端午,火德盛榴花但是石榴花和端午紧密结合,是在宋朝。 在宋朝,大力推行农业和庭院种植,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石榴树石榴花处处有之,成为常见的夏日景观。以皇家为例,宫廷多种植石榴,四季常青,花开明艳,多子多福。不管是北宋还是南宋,端午节,正是石榴花,绚烂开放的时节。石榴比普通的草本花卉高大,天然有绿荫,有着立体的壮观和美。 jvzquC41yy}/lrfpuj{/exr1r1:23;;g44jd6;
1.端午节开什么花,端午节送花的讲究端午节不仅有粽子的香气,也有着一束束花香。在端午节的时候,我们聚在一起,纪念屈原也纪念当今的幸福和和平。在端午节前后,栀子花盛开,一缕缕的香气飘来,带来了生活的祝福。除了栀子花以外,在端午节前后盛开的花还有月季花,芍药,玫瑰,紫藤,茉莉花和百合花等等,鲜花送来了五月份的祝福。 jvzquC41yy}/j~f0eqs0j~f{w1855>70jvsm
2.端午节还可以种什么花花海建设端午节还可以种什么花 端午节期间种植花卉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增添节日氛围。根据端午节的气候特点和传统习俗,我为您推荐以下适合种植的花卉: 1.菖蒲:菖蒲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植物之一。《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菖蒲与艾草一样,具有驱邪避瘟的作用,其剑形叶片象征着jvzquC41yy}/evjkk0ipo8mwcjgjlrfpujk03<<68;>/j}rn
3.端午节赏端午花——蜀葵每年端午节,大家都会想到很多与这个中华传统节日相关的词语:屈原、汨罗江、赛龙舟、粽子、挂艾草、制香囊等。其实,这时更应被提起的是有着端午花美誉的中国乡土植物——蜀葵(见图一)。 图一 蜀葵原产我国四川,在中国已有22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是唯一以“蜀”命名的中国古老植物,也是中国本土命名最早的观赏花卉之一jvzquC41yy}/eqnpc/lmq€jt0eun1wjyuktgq8;4647867mvon
4.端午节送花吗端午节能送的花有哪些在端午佳节,一般需要为家人准备一份礼物。作为家人往往都会考虑送上这样一份礼物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而不少人会在这时选择鲜花礼品。鲜花一般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想法。同时鲜花的价格也不会太高,能让人能轻松购入,性价比显得很高。那么端午节送什么花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jvzq<84ycr46k>>30eun1wjyu175:?;0jvsm
5.端午节开什么花端午节开的花有绣球花、大花萱草、扶桑花、凌霄花、蜀葵、木香花、太阳花、芍药花、四季海棠、矮牵牛、鸢尾花、栀子花、九里香、凤仙花等。端午节是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此时开放的花朵种类多,其中蜀葵是园艺中常见的观赏花卉,并且日常管理简单。扶桑花的花朵大,颜色也很鲜艳,在端午节欣赏扶桑也是传统习俗之一。 jvzquC41ygtec7mwcdgjmn3eqo5i{€i198>997mvon
6.端午节有什么花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前后,此时开花的种类较多,比如,百枝莲、入蜡红、四季海棠、吊钟海棠、锦带花、八仙花、金雀花、芍药、月季、玫瑰、木香、春夏鹃、紫藤、琼花、矮牵牛等。如果是端午节要给人送花,可以送蜀葵、大花蕙兰、蝴蝶兰、鹤望兰、火鹤、茉莉花、菖蒲、百合等。 jvzquC41ygtec7mwcdgjmn3eqo5i{€i1996697mvon
7.绿植养护:各节日送花有讲究端午节送花 吉星高照-亭亭玉立开业花篮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通常用茉莉花来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国人民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会包粽子、赛龙舟,并把茉莉花,银莲花,鹤望兰,唐菖蒲,蓬莱松,菊花等花扔进江中,来追怀爱国诗人屈原。这些花的花语是:唐菖蒲:叶形似剑可以避邪。茉jvzquC41yy}/jjtjwc4og}4jwcv1?77724ivvq
8.科普一下丨“端午花”是什么花?科普一下丨“端午花”是什么花? 今天是端午节,除了包粽子、赛龙舟等广为人知的民俗活动外,赏“端午花”也是别具韵味的过节方式。“端午花”是什么花?与端午节相关的植物还有哪些?请专家科普一下。 (科普时报记者 胡利娟 制作 毛梦囡)jvzquC41yy}/u}ickn/exr1ygh0im}y146376571570exsvgpz`5==:684ivvq
9.文博日历丨古人怎么过端午?老讲究了!古人还有哪些端午仪式感? 宋朝的粽子“玩出了花” 有松栗、姜桂、胡桃等“怪馅粽子” 苏轼甚至还发明了“杨梅粽子” 他在诗中写道: “不独盘中见卢橘,时於粽里得杨梅。” △江西九江德安县出土的南宋粽子,距今700多年,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粽子实物。 张择端笔下的端午节赛龙舟 那叫一个热闹 水上百舸争流、jvzquC41eqtugwy/uvgukl3eev|og€x0eezw0lto1utpy6gqqm5jpmjz0jznnHnvgoejfF635;756B=93666:=7:23
10.放假不愁!深圳多场活动够你耍端午节蕴藏着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深厚情感 今年端午假期 深圳有哪些好玩的非遗活动? 一起来看看吧 各类非遗活动精彩纷呈 端午假期 深圳多地开展 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活动 让市民进一步 了解非遗、喜爱非遗、保护非遗 “插艾叶,悬菖蒲。粽子香,香满屋。龙舟下水擂战鼓……” 在宝安区非遗月文化系列活动现场,不仅有舞龙、舞狮等各色jvzquC41nwuiwjur0u€og€x0eqs0lq}vcro0hrqgu1y{z€4Pgyy049762851;89:498:0qyon
11.端午花蜀葵根、茎、叶、花、种子均可入药,有清热解毒、镇咳利尿之功效,跟菖蒲、艾叶等端午植物一样具有相同的功效。蜀葵花色彩艳丽、花期长、易栽培、分布广,集诸多美好优良的品质于一身,使蜀葵成为普通百姓最喜爱的“百姓花”。蜀葵花开得最艳时,恰逢端午节,加上民间有蜀葵驱邪祛疫的说法,所以蜀葵又有“端午花、端午锦jvzquC41o0jcy7hp1fogcwl1u{yugv4424602?44:166:=9956;/uqyon
12.适合端午节送的花有哪些?端午节送花的讲究!适合端午节送的花有哪些?端午节送花的讲究!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些地方也将这个节日称为“端阳节”、“午日节”等,现在是我们国家的法定节假日之一,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这个节日,在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外,还流行给自己的亲人、朋友、爱人送上自己的节日礼物,以表达祝福之情。端午节除了jvzquC41yy}/ur}hnq}ft7hqo1iicwlujk5djjsiujo`3:=9744ivvq
13.歌颂祖国的现代诗有哪些(精选50首)——国庆节献礼 站在古老的地平线上 妈妈 一九四九年 你说你看到了初升的太阳 出生,带着剧烈的疼痛 清晨八九点钟的阳光 温暖地把前方照亮 五月的花海 夹杂着端午节粽子的清香 长江,长城 深沉的爱亲吻着大地 黄河在孩儿的心中流淌 八月的的桂子,吴刚的美酒 jvzquC41yy}/{~|gpoo/exr1ujodk8}kcpjbk|mk17=5;<>0jvsm
14.端午节送向日葵代表什么意思?端午可以送向日葵吗?有哪些适合的向日葵花束 端午节的向日葵可以和很多花材搭配,如果是送给亲人,可以选择康乃馨+向日葵,如果是送给爱人,则可以选择玫瑰花+向日葵。 花材:3朵向日葵,20朵玫瑰(香槟、白玫瑰混搭),1朵白色百合,2只蓝色绣球花,6朵粉色康乃馨,银叶菊、小雏菊搭配; 包装:精致手提花篮(样式以实物为准); 花语:跳动的音符已响起jvzquC41yy}/ur}hnq}ft7hqo1iicwlujk5djjsiujo`3@>47;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