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主要风俗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

导读:端午节大家都不陌生,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历史长河中,有人会去歌颂它,去了解它,总结它的资料,那么关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你知道多少呢?端午节的主要风俗有哪些呢?下面就由万年历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下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吧。

赛龙舟

端午节的主要风俗

赛龙舟

赛龙舟是最常见的一个端午习俗,气氛热烈,声势浩大,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大型活动。

打马球

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是北方端午节的主要娱乐活动之一,唐玄宗等人都非常喜欢此项活动。

斗草

这种以人的拉力和草的受拉力的强弱来决定输赢的斗草,被称为“武斗”。斗草除有“武斗”外,还有“文斗”。“文斗”就是对花草名,《红楼梦》中也曾出现过这一情节。

系五彩绳、佩香囊

五色线主要是用“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的线组成的,这五种颜色被称为吉祥色,在端午节这一天戴上,可以保平安。后来,系五彩绳这一习俗,也逐渐演变成挂香囊,香囊里放有五彩绳,再后来香囊里放五彩绳逐渐演变成驱邪的符纸和驱蚊的香料,逐渐有了祝福、祈福的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

吃粽子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粽子是一种由糯米和各种馅料包裹在竹叶(或芦苇叶、草叶或棕叶)中制成的食物。粽子的形状多样,有三角形或方形等。粽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初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供品。粽子传入北方后,开始使用黍米(北方常见作物)制作,被称为“角黍”。由于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不同,粽子在南北地区发展出了不同的口味。从口味上看,粽子可以分为咸粽和甜粽两大类。吃粽子成为中国数千年来流传下来的端午节传统,已成为对华人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同时也传到了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国家。

每年五月初,中国人浸泡糯米、清洗竹叶并包制粽子,粽子的颜色和品种繁多。从馅料的角度来看,北方地区通常包含枣子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红豆沙、鲜肉、火腿、蛤蒡和咸蛋黄等多种馅料。

吃五黄食物

五黄食物指的是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和雄黄酒(由于雄黄酒有毒性,通常使用普通的黄酒代替)。吃五黄食物是汉族的一种民间习俗,流行于江南等地。农历五月,江南人称之为五黄月,因为市场上有五种带有“黄”音的食物。

在端午节的时候,人们将这五种黄色食物混在一起食用。根据中医理论,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而中午则是一天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通过利用端午节气的力量,据信可以抑制厄运,提升个人的精力。

端午节

避五毒

在古代,人们认为端午节是一个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流传下来,因此形成了各种求平安、避免五毒的习俗。五毒指的是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这五种动物被认为是古时北方流传的五大毒物。根据现有的文献记载,汉朝和唐朝时期北方的端午节风俗主要是为了避恶。古时候南方和北方的风俗习惯不同,北方古人认为端午节是“毒日、恶日”,因为北方夏季天气炎热,容易流行瘟疫,再加上蛇虫滋生容易咬伤人,因此北方的习俗逐渐形成了“避五毒”、“躲端午”等习俗。

赛龙舟

划龙舟是一项集体竞赛活动,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它起源于古代对龙图腾的祭祀仪式,现已成为一项在中国南部沿海地区广泛流行的传统体育运动。龙舟运动传播到其他国家后,深受全球各地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端午节有龙舟和凤舟,凤舟源于远古时期的乌舟,有些地方还有龙凤船。划龙舟是民间信仰中崇拜龙的一种形式,目的是借助龙神的力量,祈求福祉和驱邪。

佩戴香囊

佩戴香囊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香囊通常填充具有芳香开窍、驱虫、避瘟和防病功效的中草药。端午节期间,人们佩戴着彩色香囊,通常由丝线编织而成,或者用布块包裹棉花,并添加川芎、白芷、排草、芩草、丁香、艾草、细辛、甘松、白芷、甘草和雄黄粉等中药粉末,再用彩色绸缎进行绣制,下面还悬挂着红色、绿色、青色、蓝色和紫色等各种线穗,佩戴在胸前,散发出香气。

据说在端午节佩戴香囊可以驱邪避瘟。香囊形状和风格因地域而异,有的地方的香囊制作得非常精美,成为一种传统的工艺品。

挂艾草与菖蒲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民间认为艾草还有辟邪、招百福的作用,端午期间挂艾草于门上,相沿成习,遂成端午风俗。

南北各地均有端午挂艾草习俗。南方视为天地纯阳正气吉日进行驱邪祛病,北方一些地方视为恶月恶日进行避恶避毒。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端午节的主要风俗,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THE END
0.端午节的七大习俗与六大禁忌|传统节日|先民|夏至|屈原|忌讳|禁忌|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重要传统节日,其习俗与忌讳犹如一部厚重的文化典籍,承载着先民智慧与美好祈愿。以下是对这些文化瑰宝的生动诠释: 【习俗篇】 ● 吃粽子:碧叶裹就的不仅是糯米香,更是对屈原高洁品格的永恒追忆。亲友间互赠的棱角分明,恰似文化血脉的温柔传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划龙舟:鼓声震天中,百舸争流劈波斩浪jvzquC41o07757hqo1jz1jwvkerf1S[8VJLH:9:784
1.传统节日・端午丨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有多种说法。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纪念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传说。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人们为了防止鱼虾咬食他的身体,纷纷将粽子投入江中,这便是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的由来。 但有例外,东吴一带的端午节历来不纪念屈原,而是纪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吴越地区以龙舟竞渡及在此日jvzquC41yy}/onnrkct/ew47fouyg|y
2.关于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关于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战国末期至今,过端午节这个习惯中国人已延续了2000多年,由于民族众多,地域宽广,每个地方都保留了不同的端午节的习俗。那么常见的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呢?端午节的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等,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又有什么关系呢?现在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端午节的习俗之赛龙舟: 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jvzquC41i0vdqwqkpg4dqv3ep1~06A716:879<;0jvsm
3.关于端午节的风俗有哪些端午节的意义有很多,而且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风俗有哪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端午节的风俗有哪些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jvzquC41yy}/z~jzkng/exr1lkkskƒmkujo0f~fpywpjg8h3:6787@3jvor
4.关于端午节,你知道多少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喝雄黄酒,以庆祝节日。挂菖蒲、艾叶的习俗有驱除邪气、祛病防疫的作用。现代人更多地将端午节视为团聚亲朋的日子,通过记录视频来留存与家人共度时光。jvzquC41yy}/uqjpewz/exr1ctzjeuj1fcom{6qkhg5etjlqp/hpc}2hguzjxjq/ewyuqvx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