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千年传承的“双九”节日,来历与风俗全解析古人茱萸

重阳节起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最初是古人在秋寒交替时“辞青避灾”的仪式,古人认为九月初九“九”为阳数,双阳相重是“极阳之日”,易有灾邪,需通过登高、佩茱萸等方式驱邪避凶。

汉代时,重阳节习俗逐渐定型;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官方节日,从“避灾仪式”转向兼具祈福、娱乐的民俗节日;1989年,我国将其定为“敬老节”,赋予“尊老敬老”的新时代内涵,让传统节日与现代社会价值观深度绑定。

二、重阳节的经典风俗

1. 登高望远:最具代表性的习俗,既源于“登高避灾”的古老说法,又因深秋晴空万里,适合登高赏秋景,如今成为家人结伴、放松身心的户外活动。

2.佩茱萸、赏菊饮菊酒:茱萸气味浓烈,可驱虫避湿,古人将其制成香囊佩戴;菊花在九月盛放,赏菊的同时,饮下用菊花、黍米酿制的菊花酒,被视为“祛病延年”的吉祥之举。

3.吃重阳糕:“糕”与“高”谐音,暗含“步步高升”“百事俱高”的祝福 。传统重阳糕多为多层,表层会撒上桂花、坚果,部分地区还会在糕上插小旗,模拟“登高”之意。

4.尊老敬老:作为现代重阳节的核心主题,晚辈会通过陪长辈吃饭、赠送保暖衣物、带长辈体检等方式,传递对长辈的关怀,让节日更具温度。

THE END
0.今天是重阳节吗?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1、今天是重阳节吗?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 “重阳节”又称为“老人节”。 古人认为“九”是最大的阳数,九月初九正好是日月重合最大的阳数,所以称之为重阳节。 另外由于“九”是最大的一位阳数,因此“九”又被古人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思,比如“九州方圆,九五至尊,九九八十一难”等等,说的都是极致的大和极致的jvzq<84o0jgpuqzquj{p:7hqo1tfy|d238?85B>94:>98k=0ujznn
1.重阳节来历和节日风俗重阳节来历和节日风俗 重阳节与除夕、春节、清明、端午、七月半等均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祭祖是主要节日做节的一大主题。中国古代属于农耕社会,农业文明,是极其重视祖先经验的一种文明形态。 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采中草药、摆敬老宴、吃重阳糕、制药酒养生、饮菊花酒等活动。 jvzquC41yy}/jjtokdgcc7hqo1yigwljwq594A>30unuou
2.我国传统的重阳节登高习俗来历我国传统的重阳节登高习俗来历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的习俗有登高远眺、赏菊花、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因此,重阳节也叫“登高节”、“茱萸节”、“菊花节”。1989年,我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敬老节”,重阳节又成为一个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xx年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iiqwl{cpmkkn4373892?7559:74@90jvs
3.网络中国节·重阳文化专家话“重阳”:重阳节的来历重阳节还有竞射风俗。相传,重阳竞射源自南朝,到唐代正式确定为军礼。此俗除了具有重视武备的传统之意外,也与道家所强调的强身健体有关。 总之,围绕着登高野游而展开一系列的民俗活动,已经成为唐代重阳节俗的重要特色。由于重阳节始终是以道家长寿为主题,所以这个节日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以尊老敬老为主的老年节。jvzq<84yyy4llƒiy0eun1Rygo181;@950cyqz
4.网络中国节·重阳重阳节的来历与习俗汉代时,重阳有了求寿的习俗。 《西京杂记》记载: “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 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在魏晋时, 节日气氛渐浓,倍受文人墨客吟咏。 唐朝时,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 明清两代,重阳节风俗盛行。 要吃花糕,登山,十分热闹! 重阳习俗 jvzq<84yyy4{iwm|z0ipo8Nvgo533>8820g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