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习俗与禁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佳节,古人认为数字“九”为老阳,农历九月初九乃是所谓“两九相重”,因此叫做“重阳”,也叫做&ld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佳节,古人认为数字“九”为老阳,农历九月初九乃是所谓“两九相重”,因此叫做“重阳”,也叫做“重九”。

重阳节的禁忌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的形成,传说与汉代学道成仙的费长房及弟子桓景有关,据《后汉书·方术列传》记载:费长房,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人,从壶公入山学仙,能医重病,鞭笞百鬼。

桓景尝学于长房。一日谓景曰:“九月九日汝家有大灾,可作绛囊盛茱萸系臂上,登高山,饮菊花酒,祸可消。”景如其言,举家登山。夕还,见牛羊鸡犬皆暴。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对这个故事也有记载。

费长房与弟子桓景的传奇故事,在社会上造成了巨大影响,东汉以后,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成为民俗,到了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位民间的节日。

《周易》中,九为老阳,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周易》讲究阴阳平衡,中和为贵,正如“否”卦一样,两个老阳相遇,也是不相往来和交通。

孤阳不生,独阴不长,万物不遂,不通不顺。因此,重阳节不但不是个吉庆的日子,反而是个大凶的日子。为了破解这大凶的日子,重阳节多了好多的禁忌,也形成了不少以辟邪避祸为宗旨的风俗,包括登高望远、插茱萸、饮菊花酒等。

由于重阳节是个大凶的日子,人们在相互碰面的时候,不能说“节日快乐”。客家人更是禁忌霜降遇重阳,有“霜降遇重阳,十家烧火九家亡”之说,在重阳节,不能生火煮饭等。

重阳节的辟邪习俗

登高望远

为了镇压凶气、战胜凶气,重阳节的的主要仪式活动就是登高,其他的都属于附加活动。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登高所到之处,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也就是到野外去登山,这就是躲避,离开平日生活的环境,躲避凶气的捕捉。相传这一天里会有瘟气降临,人们要离开自己的家,尽可能到高处去,才能平安。费长房与弟子桓景的传奇故事,形象地说明了九月初九之毒之凶,必须登高才能破解。

插茱萸

重阳节的另一个仪式是在头上插茱萸。茱萸是一种中草药,和艾草一样具有消毒的作用,也不乏伪装的意义。它强调的是全家躲避,要数一数是不是丢下了一个人,丢下者就会被瘟神捉走。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畅饮菊花酒

菊是应时的花草,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并且由于菊之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独立寒秋的菊花,在古人眼里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它在仙道方家眼中是“延寿客”、不老草。因此,赏菊与饮菊花酒也成为重阳的节俗之一。

THE END
0.关于传统节日重阳节你了解多少?节日意义、习俗是啥?带你涨知识关于传统节日重阳节你了解多少?节日意义、习俗是啥?带你涨知识科学探照灯e 广东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中美还没开打,美国人就设想战后处理了:必须优先保住中国港口 王同学来了 打开APP 黄政民又一部佳作,草根小律师的总统逆袭之路,影帝影后实名出演 壹哥追剧 184跟贴 打开APP 好姐妹多次借钱,两年过没还过一次,无奈和刘老师一起上门追回jvzquC41o07757hqo1|0xrigq1\KLX7I8VL/j}rn
1.[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神话传说[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起源于敬月风俗和秋祀活动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登高的新含义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起源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风俗之佩戴茱萸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神话传说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风俗之饮菊花酒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风俗之赏菊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美食桂花饼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饮菊jvzquC41vx4de}{0eqs0x8{51XOEGUfosM6q\}Z:d7VlGphmW3>1:<60jvsm
2.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中要学习和了解的知识点当代青年对国家传统节日有哪些了解呢,跟随我的步伐一起来了解下吧! 以下内容是通过网络搜集整理的,帮助你了解重阳节的知识 节日时间: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秋季) 节日主题:敬老、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宴饮祈寿 节日诗词:(有很多,只整理了两首代表作) jvzq<84ycr4zcwokpg}t0lto1kteg3rjrEjfF6:3666
3.古诗词中的重阳民俗重阳节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其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在传统诗词中有鲜明的体现。历代文人墨客以“重阳”为题,感受着重阳时节的美好风光,登高望远,饮酒赏菊,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佳作。“兹辰采仙菊,荐寿庆重阳”,古诗词中的重阳民俗既拥有无限的诗意风光,也蕴含了中华民族传统孝道文化思想。 jvzq<84yyy4y|{gy0eun1rshq1828:456;8927mvo
4.传统节日重阳节作文600字5篇传统节日重阳节作文600字5篇 【#节日作文# #传统节日重阳节作文600字5篇#】九月初九,重阳节来了。重阳节被国家定为敬老节,成为人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尽孝道表孝心、弘扬传统美德的节日。《传统节日重阳节作文600字》是®无忧考网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对大jvzquC41yy}/7:yguv4og}4ujq}039;82;720qyon
5.重阳节的三大民俗:菊花酒茱萸佩重阳糕文化九月九日是传统的赏酒节,唐人王勃诗咏其事;“九日重阳节,门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直到宋时,重九时节的民俗活动依然是“饮新酒,泛英替菊”,宋人以菊花、茱萸泡酒,名茱萸为“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认为借此二物,“以消阳九之厄”。重阳酿酒、赏酒之俗在民间持续传承,山东滕县、临沂、日照jvzq<84ewnzvtn3rgqvmg7hqo0io1w61427719>4;1i52@966/899>53894ivvq
6.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民族文化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节。重阳节别名“登高节”、“茱萸节”、“菊花节”等,在有些地方也被称为“祝寿节”、“女儿节”等,今天也被称为“老人节”、“敬老节”。 重阳节起源很早,在漫长的传续过程中,重阳节逐渐成为深具中国民俗文化特征的重要节日之一。两千多年来,对生命归宿的追求作为重阳节深层结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iiqwl{cpmkkn4343629:>277>9998;0j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