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典故,你知道几个陶渊明九月

中秋已过,重阳又近。九月九日,两九相重,谐音“久久”。这是一个世俗寓意非常美好的节日。汉末魏晋以来,人们喜欢在九月九日登高宴会、佩戴茱萸、饮菊花酒、食重阳糕,逐渐形成了几个重要习俗,这是广为人知的。除此之外,古诗与重阳节有关的典故,你知道哪几个?

陶彭泽、东篱菊

除了登高饮酒插茱萸,古人在重阳节总会想起一个人——陶渊明。我们都知道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个清高的田园诗人。他和重阳节有什么关系呢?

首先当然是因为陶渊明清高有节,不耐俗务,让无数后人心有戚戚。不过,这其中更直接的原因在于陶渊明本人非常喜欢重阳节。他说过:“余闲居,爱重九之名。”不仅如此,陶渊明个人喜好与重阳节习俗堪称高度契合。他喜欢喝酒,爱赏菊花。他说过“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他还会酿菊花酒。“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他家东篱之下就种着菊花,我们都知道他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更为内在的原因则在于陶渊明在他的重阳节诗作中抒发了对时光催人衰老的焦虑,也引发后人的共鸣与感慨。《己酉岁九月九日》中说“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九月九日,谐音“久久”,然而眼前却是草木萧瑟的时节,让人感慨红颜易衰老,生命易摧折。

正是这些原因,后人一到重阳节,就会想起陶渊明,以至于有人说:“寒食吊之推,端阳悲郢客。如何重九日,不祀陶彭泽?”

虽然重阳节没有成为纪念陶渊明的节日,但是,陶渊明和他的东篱菊却以典故的方式流传在后世文人的诗文中,仅仅翻检《全唐诗》,就可以看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的重阳节作品中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这些典故。看这样子,陶渊明几乎就成了重阳节的代言人。

白衣送酒

“白衣送酒”这个典故,其实还是说陶渊明的。我们知道,陶渊明辞了彭泽令,他的日子过得开心又贫穷。“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据说有一年的九月九日,陶渊明又在东篱之下采菊花。一把菊花握在手中,他心里充满了深深的遗憾,因为这时节正该有一壶酒才能够称情衬景。然而,他的酒早就喝光了,只好无可奈何地坐着。不一会儿,就看到有一个白衣人越走越近。原来是刺史王宏来给送酒,真是正中下怀!陶渊明这才过了一个有酒有菊、心满意足的重阳节。虽然陶渊明不喜欢官场,但是也确实有身在仕途的朋友对他心存敬意,时常想起他、接济他。

后人过重阳节,朋友送酒来一醉方休,或者在重阳节与朋友天各一方、一人独酌时,亦或者家贫如陶渊明,落得无酒可饮时,就会想起这个“白衣送酒”的典故,将其写进他们的诗文中,借同一个故事抒发各自的悲欢。

孟嘉落帽

“孟嘉落帽”这个典故源自于重阳节的一次登高宴会,主角是东晋名士孟嘉。

孟嘉为人温文儒雅,在当时颇有声名。征西大将军桓温聘他做了个参军。九月九日,桓温带领一大批文武官员游览龙山。宴会上,山风吹落了孟嘉的帽子,然而他并没有觉察。桓温示意别人不要做声,要看看孟嘉接下来的反应。接着孟嘉去了厕所,桓温让人把他的帽子捡回来放在他座位上,还让人写了一篇文章来嘲弄他。孟嘉回来,大家等着看他尴尬的表情。没想到他却从容提笔,同样写一篇小文来回应嘲弄。文章写得很是优美,成功消解了尴尬,反而引起了在座之人为之赞叹连连。

登高宴饮,是重阳的节俗,而孟嘉落帽,却在节俗中增加了风雅之意,特别是作诗答对的文人雅集,可以用这个典故赞美他人,也可以展现本人不拘小节的态度,比如,李白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就是以“落帽”的典故表现了自己的风雅洒脱。

戏马台

“戏马台”,本来是项羽的典故,为什么成了重阳节的典故呢?这源自历史故事的叠加。

当初,项羽灭秦之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在彭城(今天的徐州)定都。他在城南的南山上,以山作台,观看驰马、演武、阅兵,此台就称为戏马台。

项羽是盖世英雄,备受后人追慕。史书记载,南朝宋武帝刘裕还是东晋的宋公时,有一年九月九日,登上了戏马台。现在想来,当时的他内心一定充满了对于英雄的向往与对自我的期许。后来他登基做了皇帝,就规定九月九日为骑马射箭、校阅军队的日子。九月九日“马射”讲武习射,是此时的风俗,也是汉代以来秋季的风俗。正因为这一风俗,后人在重阳日会联想到戏马台。比如辛弃疾“戏马台前秋雁飞。管弦歌舞更旌旗”就是如此。

菊花插满头

菊花是重阳节的重要角色,人们不仅采菊花、赏菊花、饮菊花酒,而且簪菊。这个“菊花插满头”的典故,不是来自一个故事,而是源自一首诗:

九日齐安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叹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泪沾衣。

杜牧出身名门,身处末世,多有诗才,为人放旷。人世仓促无常,他偏要故意彰显狂放。“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这诗句激起了后世诗人摆脱悲秋伤时的感慨,也用它来表达流光急景中的豁达与乐观。所以“菊花插满头”成为后人纷纷使用的典故,仅宋代就有十五六位词人化用“菊花插满头”的句子。

这个典故不仅古人用,今人也用。比较“古早”(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一首流行歌《中华民谣》,其中有一句“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现在我们可以知道,原来它来自于唐朝。

……

重阳典故,其实还有很多。以上这些,偏于风雅之类,它们不仅表达了古人对重阳节的认识和人生体验,而且在重阳节登高宴饮、插茱萸、饮菊酿的习俗之外,开拓了重阳节的更加丰富的人文内涵。

THE END
0.重阳节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祝愿天下父母平安喜乐插茱萸重阳糕有些地方重阳节还被称为女儿节,这一天嫁出去的女儿要回娘家,吃花糕,娘家还要给女儿、外孙送糕,有步步高升之意。重阳节除了吃重阳糕,有些地区还要吃羊肉面。“羊”与“阳”谐音,应重阳节的典故。羊肉性暖,益气补虚、秋天食用,也有防寒进补的效果。 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IO:ICO?W273:UVW80jvsm
1.小学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最新(精选28篇)学校利用“金色瓜渚”红领巾电视台,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搜集重阳节典故,在电视台交流重阳节传统习俗、典故,发生在身边的尊老事迹; 3、一节中队主题队会(周三下午第三节课责任人:各中队辅导员) 开展“九九重阳节 孝心献老人”中队主题活动。利用学校队课,开展“九九重阳节 孝心献老人”中队主题活动,班主任事先准备好活动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ifj~fhcpmbp86;24?85B3jvor
2.小学生关于重阳节的活动策划方案(范文汇总13篇)(二)“重阳节营销.产品欢乐送”网点个银产品展示及优质服务活动。 以营业网点为单位开展“重阳节营销.产品欢乐送”优质服务及个银产品的展示活动。活动主要内容有: 1.营业网点统一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和摆放省分行下发的营销活动海报以及活动宣传折页(近期下发),以新颖、丰富的视觉感染力,吸引客户关注。 2.网点柜员统jvzq<84yyy4gcwrkuj{/ew4hcpmbp864:8:10qyon
3.我爷爷和我奶奶的故事范文准备:重阳糕、重阳旗、制作材料(小棒、三角形纸、固体胶) 过程: 一、介绍重阳节的典故: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就是重阳节,重阳节也是敬老节。在重阳节的时候人们总是会买重阳糕,而且重阳糕上会插上一面重阳棋,重阳糕和重阳旗都是重阳节时的东西,重阳节也就是爷爷奶奶的节日。 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62994ivvq
4.重阳典故——白衣送酒虽然陶渊明不喜欢官场,但是也确实有身在仕途的朋友对他心存敬意,时常想起他、接济他。 后人过重阳节,朋友送酒来一醉方休,或者在重阳节与朋友天各一方、一人独酌时,亦或者家贫如陶渊明,落得无酒可饮时,就会想起这个“白衣送酒”的典故,将其写进他们的诗文中,借同一个故事抒发各自的悲欢。jvzq<84yyy4zd|y0eun1ƒy14283e‚o1jvsm1;5442?06>:65;4tj}rn
5.重阳节的起源历史典故欢迎收听蜻蜓FM历史典故专辑下的音频节目重阳节的起源,主播:。在这里“重阳节的起源”免费在线听,而且您可以下载蜻蜓FM,该音频节目对应历史典故mp3全集都可下载和收藏,随时随地在线收听。更多“重阳节的起源”类型的有声儿童,就听蜻蜓FM。jvzq<84o0szgo7hp1xiicwsgnu546:6361vsqpwcou526:9;:460
6.中国11大传统节日习俗与来历有些地方重阳节还被称为女儿节,这一天嫁出去的女儿要回娘家,吃花糕,娘家还要给女儿、外孙送糕,有步步高升之意。重阳节除了吃重阳糕,有些地区还要吃羊肉面。“羊”与“阳”谐音,应重阳节的典故。羊肉性暖,益气补虚、秋天食用,也有防寒进补的效果。 jvzquC41o0xvk€jp0eun1ƒnnkcu0lrjtk1912<<9:0nuou
7.养老院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精选12篇)养老院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精选12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你知道什么样的方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养老院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养老院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 1 jvzquC41yy}/qq6220ipo8f142842<485;?99@3jvor
8.重阳节的演变来源女儿节 有些地方重阳节还被称为女儿节,这一天嫁出去的女儿要回娘家,吃花糕,娘家还要给女儿、外孙送糕,有步步高升之意。重阳节除了吃重阳糕,有些地区还要吃羊肉面。“羊”与“阳”谐音,应重阳节的典故。羊肉性暖,益气补虚、秋天食用,也有防寒进补的效果。 jvzquC41yy}/z~jzkng/exr1lkkskƒmkujo0|qtpi{goisng1e728A9530nuou
9.学校重阳节的活动总结(通用15篇)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有关重阳节的典故知识及其传统,各中队纷纷召开“重阳节”主题班会,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活动中,同学们讲重阳节的传说,话重阳节的习俗,诵重阳节的诗歌,并且讲述自己亲身感受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长辈真心付出、无私关爱子女,以及作为子女真诚回报、感恩于行的感人故事。随后大队部倡议每位同学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qv1;9549
10.九九村级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精选25篇)2、开展“爱在重阳,雏鹰行动”主题班队活动,并能与雏鹰争章(孝敬章)相结合,各中队围绕主题,自主设计活动方案。 3、利用xx广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搜集重阳节典故,在广播台交流重阳节传统习俗及敬老的感人故事。 4、在广大少先队员中开展“四个一活动,让夕阳更灿烂”活动。 jvzquC41yy}/{~|gpoo/exr1hctxgw4jwqjppphgjwg05<;3238/j}rn
11.重阳节是如何从“登高节”变成“敬老节”的?除了菊花茶、菊花糕,对重阳节来说最重要的自然是祛灾祈福的吉祥之酒——菊花酒。《西京杂记》记载了此酒的制法:“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可见古时这轻身延年的菊花酒,是头年重阳酿了来年喝。重阳节有个重要典故“白衣送酒”,说的是陶渊明九月九日无酒,只好漫步菊丛,jvzquC41o0j{vlvto0ipo8sgyueeg}fknu4ivvqAhtun?€jd(kj>5?>9:
12.重阳节活动策划(三十篇)1、认真做好宣传工作:校利用周一的国旗下讲话,大力向广大少先队员宣传重阳节敬老活动的重要目的和意义;少先队大队部下发活动倡议书。 2、开展“爱在重阳,雏鹰行动”主题班队活动,并能与雏鹰争章相结合,各中队围绕主题,自主设计活动方案。 3、利用小贤人广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搜集重阳节典故,在广播台交流重阳节传统jvzquC41yy}/7:yguv4og}4ujq}03:673;?10qyon
13.有关重阳节的民间故事2.有关重阳节的民间故事 重阳节,一个旧有的传统节日,现在已经很少人庆祝了。有人甚至是不懂这个节日的存在,他们所知道的也不过是九月初一到初九是九皇爷大诞。 九月初九,是我们传统节日中其中一个已经鲜为人知的节日。每一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离开家到处去旅行或爬山。 原来,这是有它的典故的。话说,在东汉时期jvzquC41o0;2vnxv0pku1|mqy1715?55:2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