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传说故事(精选篇)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重阳节的传说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一:桓景登高

据《续齐谐记》记述:汉代桓景随《易》学大师费长房游学多年。

一天,费大师对徒弟讲,九月九日那天应系茱萸登高,桓景及家人因听从师言幸免于难,而未及撤离的家畜全部患瘟疫而死亡。故每年九月九日外出登高,躲避灾难,相沿成习。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二:桓景降瘟魔

传说在公元前三世纪,那时有一个神通广大的人,名字叫费长房。他不仅能呼风唤雨,还能遣神捉鬼。

有一个叫桓景的青年知道后,很崇拜他,要拜他为师。由于这个青年决心很大,费长房就收他为徒,教他学本领。

有一天,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这天,你们全家将有一个大灾难降临,你要提早作好准备。”桓景听了,十分惊慌,连忙跪下求师傅教给他躲避灾难的办法。

费长房说:“九月九日这一天,你多做几个红色的布袋,里面放进茱萸,缠到胳膊上,再带些用菊花浸泡的酒,携带全家老小到一个高坡上饮酒。这样,就可避开大祸。”桓景认真地照师傅的办法去做了。

到了九月九日这一天的清晨,桓景带着全家来到附近的高坡上,平安地渡过了这一天。

晚上,桓景和家人一起回到家中一看,大吃一惊,家里的牛羊鸡犬都死了。他们果真避过了一场灾难。

从此,重阳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相沿成习,流传了两千多年。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三:丹朱建重阳店

据研究人员考证,西峡重阳店最早是由尧的儿子丹朱所建。丹朱为尧的长子,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曾统帅大军征伐强大的东夷诸侯而获胜,巩固了尧的地位,为建立陶唐王朝立过大功,具有丰富的军事知识和作战经验。

考古学家王大有在《三皇五帝时代》中介绍:尧欲指定王位继承人,大臣放齐说:“帝子丹朱开明,可登帝位。”尧认为丹朱“不守德,好争讼”,“不足以授天下”。那时,人们把孝德作为众德之首。尧认为舜有孝德,决定把帝位传给舜,并由舜代尧执政。尧怕丹朱与舜争夺帝位,派丹朱驻守丹江和汉水交接处的丹江口,并派舜领重兵驻于黄河北岸,监控丹朱。为了防止舜从北方攻击,丹朱在丹江边建丹朱台,在正北建丹朱城作为国都,与国都配合,建九层高的天文台,即丹朱台。并在正北建朱阳关、紫荆关、重阳店,来保护都城丹朱城。

丹朱为什么要在重阳店建立要塞?为什么以“重阳”命名?重阳店在朱阳关和荆紫关的中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朱阳关和荆紫关只是它的侧翼,起辅助作用。古人重阳轻阴,阳的地位比阴高。最大的阳数是九,九代表万物之大、之高,因重阳店在战略上处于核心地位,在军事上有从旁边防卫紫荆关的作用。所以丹朱很重视它,把它起名为重阳。

丹朱建重阳店的时间在公元前2240年左右,距今有4200年,说明重阳店的建店时间有4000余年了。因舜最后继承了尧的帝位,名声远扬,丹朱则慢慢被后人遗忘了,但丹朱在淇河上建重阳店是确信无疑的。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四:重阳公主

重阳节文化迄今已有两三千年历史,在西峡至今流传众多民间传说。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要数重阳公主的传说。

据《汉书》记载,东汉安帝年间,宫中身怀六甲的李娘娘受闫氏所害,逃至洛阳以西伏牛山以南的重阳店。恰在农历九月九日这一天生下一女,取名重阳女。李娘娘历尽艰辛,慢慢把重阳女养大成人。谁知一年秋天,此地发生了一场大瘟疫,村里的百姓和李娘娘都未能幸免。李娘娘临终前,把自己的身世告诉了重阳女,并把安帝赠送的玉佩传给女儿,让她找机会状告闫氏,为她讨回公道。

李娘娘死后,重阳女到处拜师学艺,立志斩除瘟魔,为母报仇。一位道人被她的精神所感动,精心传授剑法,并密告瘟魔的四个弱点:一怕红色,二怕酒气,三怕刺激气味,四怕高声,让重阳女来年九月九日瘟魔重现时见机行事,为民除害。第二年九月九日这天,重阳女组织附近的百姓登上云彩山,女的头上插红茱萸,茱萸果为红色,叶子散发出一种怪味,男的喝菊花酒,瘟魔一出现就齐声高喊:“铲除瘟魔,天下太平”。瘟魔见到红色,闻到酒气和怪味,听到喊声,缩成一团,重阳女一剑将瘟魔刺死。从此重阳店一带百姓安居乐业,健康长寿。

此事传至京城,安帝派宦官前来视察,见到了重阳女和玉佩,报知安帝。安帝召重阳女进京相见,父女拥抱大哭一场。后安帝贬黜闫氏,专门为李娘娘修了娘娘庙,封重阳女为重阳公主。安帝要留重阳女在宫中,重阳公主以母亲葬在重阳、逢节要去祭奠为由,执意回到重阳店生活。但每年九月九日前后,都要带上菊花、茱萸和菊花酒、茱萸酒回京城一次,孝敬父王,顺便把当地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民俗传入宫中。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五:求寿说

据《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吕后害死后,她的侍女贾佩兰被驱逐出宫,嫁给扶风人段儒。在宫廷中,每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辟邪延寿。

这一习俗源于古代巫师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重阳节的求寿说体现了人们对长寿的向往和祈福的心愿。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六:孟嘉落帽

孟嘉,东晋时代著名的文士,是陶渊明的外祖父,少年即负有才名。后来,他在大将桓温的部下担任参军,桓温很器重他。有一年重阳节,桓温在龙山上大宴幕僚,左右文官武将皆在座,大家饮酒作诗,好不热闹。正当大家酒酣耳热,诗兴大发之际,忽然一阵大风吹过,把孟嘉的帽子吹落了,而孟嘉自己却毫无察觉,仍举杯痛饮。

古时候,人们对言行着装要求非常严格,尤其是魏晋时期,在别人面前脱帽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桓温看见孟嘉的帽子落了,仍然毫不知悉,就暗中给周围的宾客使眼色,让宾客们不要告诉孟嘉,想要看孟嘉知道后会有什么举动。又过了很久,孟嘉起身如厕,桓温就趁机让人把孟嘉的帽子捡起来。当时,身为咨议参军的孙盛也在座,桓温就让孙盛写一篇文章嘲笑孟嘉,落帽而不自知,有失体面,然后让人把这篇文章和帽子一同放在孟嘉的座位上。

孟嘉回到座位上,才看见自己落帽失礼,当他不动声色地拿起帽子戴上时,发现帽子下面还放着一篇取笑自己的文章。孟嘉看过文章后,面不改色,请左右取来纸笔,不假思索,落笔而成一篇诙谐而文采四溢的答词,为自己的落帽失礼辩护。桓温和满座宾朋争相传阅,无不击节叹服。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七:众仙升天时

相传轩辕黄帝在这一天乘龙升天,张道陵天师也是于重阳节之日升天成仙,其妻亦尾随升天。无独有偶,东南沿海各地尊崇的海神妈祖也是在这一天升天。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八:辟邪说

桓景为除魔而到东南山拜师学艺,费长房给他一把降妖青龙剑,让他回家除害。

桓景勤学苦练,九月九日,瘟魔再次来袭,但他带着茱萸叶、菊花酒和瘟魔搏斗,最终杀死了瘟魔。为了纪念这个节日,人们将茱萸插到高处,洒上菊花酒,人们登高避祸,这一风俗流传至今。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九:染布缸神

传说中,这对夫妻因为被欺负逃出家乡,他们在芦荡里搭起了草房遮风避雨,并种了粮食和黄面笼糕。突然,一个衣裳破旧的人出现在他们面前,拿给他们两只黄面笼糕,他们高兴地吃完了,一边唱歌一边撒下小草。不久后,风停了,他们发现缸水变蓝了。

第二天,他们看到白布变成了蓝色,布料也由黄变成蓝。这个传说表明,染布缸神可以染出色彩,而且染出的布品质好、色度牢。这个故事传承至今,成为重阳节的一个重要传说。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十:骊山传说

有个庄户人家住在骊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但有一天算卦先生没找上歇处,庄户人家在灶房里打了个草铺,让妻子儿女都在草铺上睡,自己陪着算卦先生睡在炕上,第二天算卦先生要走,庄户人叫醒妻子给先生做了一顿好吃喝,又给先生装了一袋白蒸馍。算卦先生出了门,看了看庄户人住的地方,叮咛他说:“到九月九,全家高处走。”

庄户人想,我平日没做啥怪事,又不想升官,上高处走啥呢?但又一想,人常说算命先生会看风水精通天文,说不定我住的地方会出啥麻瘩。到了九月九,庄户人就带着妻子儿女背上花糕香酒,登上骊山高峰去游玩。等他们上山后,半山腰突然冒出一股泉水直冲他家,把他家的草棚子一下子就冲垮了。庄户人家这才明白算卦先生为什么让他全家九月九登高。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十一:白衣送酒

陶渊明喜欢菊花,菊花象征着高洁的品格。他辞去官职后回到家乡柴桑隐居,在宅旁东篱边种了许多菊花。陶渊明喜欢喝酒,但因家贫时常缺酒。去年重阳,陶渊明在篱边赏菊,却没有酒喝,他便采了一把菊花在手里嗅嗅嚼嚼,聊以为遣。

然而菊花毕竟不能代酒,陶渊明正在百无聊赖的时候,忽然远处来了一个白衣人,原来是江州刺史王弘派来的差人,特地送酒来给陶渊明。陶渊明喜出望外,立即打开酒瓮,对着菊花开怀畅饮,尽醉方休。

这个故事表达了重阳节赏菊的习俗,也寓意着人们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敬重。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十二:吕洞宾过金桥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传说中有吕洞宾过金桥的故事。吕洞宾是一个道教八仙之一,他在重阳节独自登山赏花,在一座名为金桥的桥上摇桥扫叶,不料桥竟横跨在仙界和人间之间,而吕洞宾也因此成为神仙。

这个故事传承至今,人们会在重阳节登高避祸,也有重九登高的风俗。这个故事和习俗都体现了人们对健康和平安的祈愿,也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传统之一。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十三:桓景避难

桓景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生活虽不算好,但也能过得去。但灾难降临,汝河两岸瘟疫横行,很多人病倒,尸横遍野。桓景决心访师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费长房给他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不断练剑。

九月九日,桓景领着家人、乡亲父老登上山,把茱萸叶子分发给他们,告诉他喝菊花酒可治瘟疫之疾。他回到家乡,召集乡亲,告诉他们瘟魔来袭,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桓景的坚持和努力,最终赢得了瘟魔的胜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灾难,我们应该勇敢面对,积极寻求解决办法,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战胜困难。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十四:山神的崇拜

古人认为山神可以免除灾害,因为九月九日月、日均为老阳之数,不吉利。为了求平安吉祥,人们在“阳极必变”的重阳日子里,必须往山上游玩,祭拜山神。最初人们还要祭拜山神以求平安吉祥,后来逐渐演化成登高风俗。

山神的崇拜是重阳节的重要活动之一,也是人们对山神信仰的体现。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十五:妈祖升天日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中,妈祖升天日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节日。相传妈祖是中国的海上保护神,诞生于宋建隆元年。她扶危济困,在惊涛骇浪中拯救无数船只,立志不嫁,专以行善济世为已任。

根据史料记载,宋、元、明、清等朝代都对妈祖多次褒封,封号从“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圣母”,并列入国家祀典。妈祖升天日也是中国航海的保护神,她在船舶启航之前都要先祭天妃娘娘,在船舶上还供奉天妃娘娘神位。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十六:菊花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中,菊花被赋予了神奇的功效。阿牛梦到有个姑娘在运河往西十里的地方,告诉他有一株白菊花盛开,能治母亲的眼病。阿牛带着干粮去寻找白菊,最终挖回家,每天采一朵煎汤给母亲服用。

最终,阿牛母亲的眼睛重见光明。这个故事传承了重阳节的赏菊花的习俗,人们在这一天会赏菊花、饮菊花酒,表达对菊花的感激和敬意。

THE END
0.重阳节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祝愿天下父母平安喜乐插茱萸重阳糕有些地方重阳节还被称为女儿节,这一天嫁出去的女儿要回娘家,吃花糕,娘家还要给女儿、外孙送糕,有步步高升之意。重阳节除了吃重阳糕,有些地区还要吃羊肉面。“羊”与“阳”谐音,应重阳节的典故。羊肉性暖,益气补虚、秋天食用,也有防寒进补的效果。 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IO:ICO?W273:UVW80jvsm
1.小学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最新(精选28篇)学校利用“金色瓜渚”红领巾电视台,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搜集重阳节典故,在电视台交流重阳节传统习俗、典故,发生在身边的尊老事迹; 3、一节中队主题队会(周三下午第三节课责任人:各中队辅导员) 开展“九九重阳节 孝心献老人”中队主题活动。利用学校队课,开展“九九重阳节 孝心献老人”中队主题活动,班主任事先准备好活动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ifj~fhcpmbp86;24?85B3jvor
2.小学生关于重阳节的活动策划方案(范文汇总13篇)(二)“重阳节营销.产品欢乐送”网点个银产品展示及优质服务活动。 以营业网点为单位开展“重阳节营销.产品欢乐送”优质服务及个银产品的展示活动。活动主要内容有: 1.营业网点统一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和摆放省分行下发的营销活动海报以及活动宣传折页(近期下发),以新颖、丰富的视觉感染力,吸引客户关注。 2.网点柜员统jvzq<84yyy4gcwrkuj{/ew4hcpmbp864:8:10qyon
3.我爷爷和我奶奶的故事范文准备:重阳糕、重阳旗、制作材料(小棒、三角形纸、固体胶) 过程: 一、介绍重阳节的典故: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就是重阳节,重阳节也是敬老节。在重阳节的时候人们总是会买重阳糕,而且重阳糕上会插上一面重阳棋,重阳糕和重阳旗都是重阳节时的东西,重阳节也就是爷爷奶奶的节日。 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62994ivvq
4.重阳典故——白衣送酒虽然陶渊明不喜欢官场,但是也确实有身在仕途的朋友对他心存敬意,时常想起他、接济他。 后人过重阳节,朋友送酒来一醉方休,或者在重阳节与朋友天各一方、一人独酌时,亦或者家贫如陶渊明,落得无酒可饮时,就会想起这个“白衣送酒”的典故,将其写进他们的诗文中,借同一个故事抒发各自的悲欢。jvzq<84yyy4zd|y0eun1ƒy14283e‚o1jvsm1;5442?06>:65;4tj}rn
5.重阳节的起源历史典故欢迎收听蜻蜓FM历史典故专辑下的音频节目重阳节的起源,主播:。在这里“重阳节的起源”免费在线听,而且您可以下载蜻蜓FM,该音频节目对应历史典故mp3全集都可下载和收藏,随时随地在线收听。更多“重阳节的起源”类型的有声儿童,就听蜻蜓FM。jvzq<84o0szgo7hp1xiicwsgnu546:6361vsqpwcou526:9;:460
6.中国11大传统节日习俗与来历有些地方重阳节还被称为女儿节,这一天嫁出去的女儿要回娘家,吃花糕,娘家还要给女儿、外孙送糕,有步步高升之意。重阳节除了吃重阳糕,有些地区还要吃羊肉面。“羊”与“阳”谐音,应重阳节的典故。羊肉性暖,益气补虚、秋天食用,也有防寒进补的效果。 jvzquC41o0xvk€jp0eun1ƒnnkcu0lrjtk1912<<9:0nuou
7.养老院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精选12篇)养老院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精选12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你知道什么样的方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养老院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养老院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 1 jvzquC41yy}/qq6220ipo8f142842<485;?99@3jvor
8.重阳节的演变来源女儿节 有些地方重阳节还被称为女儿节,这一天嫁出去的女儿要回娘家,吃花糕,娘家还要给女儿、外孙送糕,有步步高升之意。重阳节除了吃重阳糕,有些地区还要吃羊肉面。“羊”与“阳”谐音,应重阳节的典故。羊肉性暖,益气补虚、秋天食用,也有防寒进补的效果。 jvzquC41yy}/z~jzkng/exr1lkkskƒmkujo0|qtpi{goisng1e728A9530nuou
9.学校重阳节的活动总结(通用15篇)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有关重阳节的典故知识及其传统,各中队纷纷召开“重阳节”主题班会,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活动中,同学们讲重阳节的传说,话重阳节的习俗,诵重阳节的诗歌,并且讲述自己亲身感受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长辈真心付出、无私关爱子女,以及作为子女真诚回报、感恩于行的感人故事。随后大队部倡议每位同学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qv1;9549
10.九九村级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精选25篇)2、开展“爱在重阳,雏鹰行动”主题班队活动,并能与雏鹰争章(孝敬章)相结合,各中队围绕主题,自主设计活动方案。 3、利用xx广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搜集重阳节典故,在广播台交流重阳节传统习俗及敬老的感人故事。 4、在广大少先队员中开展“四个一活动,让夕阳更灿烂”活动。 jvzquC41yy}/{~|gpoo/exr1hctxgw4jwqjppphgjwg05<;3238/j}rn
11.重阳节是如何从“登高节”变成“敬老节”的?除了菊花茶、菊花糕,对重阳节来说最重要的自然是祛灾祈福的吉祥之酒——菊花酒。《西京杂记》记载了此酒的制法:“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可见古时这轻身延年的菊花酒,是头年重阳酿了来年喝。重阳节有个重要典故“白衣送酒”,说的是陶渊明九月九日无酒,只好漫步菊丛,jvzquC41o0j{vlvto0ipo8sgyueeg}fknu4ivvqAhtun?€jd(kj>5?>9:
12.重阳节活动策划(三十篇)1、认真做好宣传工作:校利用周一的国旗下讲话,大力向广大少先队员宣传重阳节敬老活动的重要目的和意义;少先队大队部下发活动倡议书。 2、开展“爱在重阳,雏鹰行动”主题班队活动,并能与雏鹰争章相结合,各中队围绕主题,自主设计活动方案。 3、利用小贤人广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搜集重阳节典故,在广播台交流重阳节传统jvzquC41yy}/7:yguv4og}4ujq}03:673;?10qyon
13.有关重阳节的民间故事2.有关重阳节的民间故事 重阳节,一个旧有的传统节日,现在已经很少人庆祝了。有人甚至是不懂这个节日的存在,他们所知道的也不过是九月初一到初九是九皇爷大诞。 九月初九,是我们传统节日中其中一个已经鲜为人知的节日。每一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离开家到处去旅行或爬山。 原来,这是有它的典故的。话说,在东汉时期jvzquC41o0;2vnxv0pku1|mqy1715?55:2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