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的来历和习俗

今儿是民间传统的“中元节”,要说这节,还真挺有说头,因为它跟除夕、清明、重阳节并称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和七月半。听着都听怪异的,您甭急咱先说说这中元节的起源。相传起源于北魏,是道教与传统民俗相结合的产物,主要是基于同一宇宙观:即天、地、水三界,被神化为天官、地官、水官所统辖的三界府署。民间通称的“三界公”。东汉末年,天师道综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观,首过需上“三官手书”,分别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忏悔罪过,以祈求平安。后经六朝时期的发展,到唐代确定了上元、中元、下元的三元日,成为祈福纳吉、祭祖拜神的三元节日。唐、宋以后,三元日成为民俗节日。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为“上元”,为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为水官解厄日。

这就是中元节的来历。

之所以叫鬼节,咱接着说。传说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掌管地狱之门的地官,打开地狱之门,让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所以民间要设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还要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各道观举行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强调孝道,为死者的灵魂超度。

所以,中元节实际就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由此也就有了鬼节之说。

佛教也有一种追荐祖先的超度仪式,称为“屋兰玛纳”,这是印度语,也叫“盂兰盆会”。意思就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上的蝙蝠,悬挂着、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于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施食物给孤魂野鬼。佛教的这个活动正好和中元节重日,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寺院要举行超度法会,过盂兰盆节,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

因此,中元节和盂兰盆节便同时流传下来了。

“七月半”,说的也是这事儿。阴历七月十五这天,一般是时到傍晚,开始举行祭拜仪式。祭祀时,先把先人的牌位一一请出,恭恭敬敬地摆放在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有先人画像的,也要请出挂起来。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月三十日将先人排位送回为止,祭拜时间一般持续半个月,“七月半”就是这意思。

祭拜时,得按照辈份和长幼次序,依次给每位先人磕头,默默祷告,祈求祖先保佑自己平安幸福。送回时,要选择断黑之后,一般是一家之长及家中男丁携带炮竹、纸钱、香烛,找一块僻静的河畔或塘边平地,用石灰撒一圆圈,表示禁区。再在圈内泼些水饭,烧些纸钱衣物,俗称烧“包衣”,鸣放鞭炮,恭送祖先上路,回转“阴曹地府”。

现在,中元节的祭祖仪式已经简化多了,农村地区隆重一些,咱城里头,一般都是在农历七月十五或头天,从傍晚开始在街头路口的地方有烧纸祭祖的。

中元节,民间的民俗活动不少,最隆重的就是道观,比如咱北京在地安门的火神庙、西便门外的白云观等道观,都举行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祈福吉祥道场。佛教寺庙也举行盂兰盆节活动。

在民间最普及的活动还是放河灯,这里也有讲究。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应张灯祭奠。但人鬼有别啊,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鬼魂就在那幽冥的地狱里,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就是在水里。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放灯表现的是既是生者一种心情,也是做的一件善事。

嘚,中元节的这点事儿,大概意思说清楚了。当然这里还有好多的典故和一些民俗的活动没有说到,咱得空再聊!

THE END
0.中元节来历99健康网文章中含有中元节来历关键字的资讯列表。jvzquC41o0?:0lto0et0vjlu19727?51
1.中元节的来历及风俗,源自道教如今叫鬼节来历:中元节为每年农历7月15,又叫做鬼节,为祭祀孤魂野鬼的节日。 习俗:中元节时,常见的民间习俗有放河灯、烧街衣、做茄饼、烧袱纸、吃濑粉、祈丰收、吃鸭等。 一、中元节的来历及风俗 1、来历 (1)每年农历7月15日是中元节,又叫盂兰节或着叫鬼节,是祭祀孤魂野鬼的节日。 jvzquC41o0~jp|fppqth0lto1c56d?<570nuou
2.元宵节的由来及风俗简介元宵节的由来及风俗相关文章: ★元宵节的由来 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大全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和习俗 ★元宵节的来历与习俗 ★中国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 ★元宵节来历和习俗 ★2021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jvzquC41o0~vgnnc0ipo8okgto{jrxjk1vcw}kcqpjg8h349>:;>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