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为何被称为“鬼节”,上中下三元又是怎样划分的

众所周知,在我们的节日中有三元节,分别是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平心而论,这三个节日里面,我们最为熟悉的就是中元节,因为这个节日被称为鬼节。其次,便是上元节,因为在这一天我们会吃汤圆。

不过虽然我们对这些节日比较熟悉,但是关于这些节日具体的来历以及其中的区别,可能就有些陌生了。

要知道,上元节很欢庆,有汤圆吃,下元节有释放罪犯禁止屠宰的宽容,那么为何独独是中元节变成了鬼节呢?其实这里面也是大有讲究。

关于三元节的说法,其中传说与来历都非常错综复杂,而且,这里面更是牵涉到了三教合流的概念。

首先来看上元节,说到上元节,我们就不得不说,到电影中经常出现的一句台词,叫做天官赐福。没错,按照道家经典,上元节其实就是天庭三官之一的天官,来巡查人间给人间赐福的节日。

因此,在神话传说中,这一天是天庭给人类的恩赐,地下的凡人们都会因此而高兴,即使是老百姓也可以在艰难之余放松一口气。

当然,这是道教典籍中的记录,其中包含着传说色彩。而根据历史记载来看,上元节起源应该是在汉,当时所有人心目中的天庭之神,不是玉皇大帝,而是最高神太一。

因为此人是创世神,所以当时汉朝皇帝每到这个时刻就会带领众人祭拜神灵,以此感恩神灵的创造之恩。

当然,随着东汉时期的到来,这种信仰又有了一定的改变。因为这一时期佛教传入中原,而且皇帝也非常相信佛教,于是就在正月十五这天命令大家一起点灯来纪念佛祖。

严格的说,到这时候上元节才真正作为一个法定节日产生,再加上后来道教文化的影响,佛道两家传说,以及古朴的汉代创世神传说,三者进行融合就有了如今的上元节。

说完了上元节,那自然就得说下元节。严格的说,这个节日的形成,应该是道教的影响是最为主要的。

因为按照道家经典,下元节乃是,天地水三官中的水官,检查人间为人间度厄善举。

因为人间多疾苦,而神仙多有灵,所以在这一天,玉皇大帝会派遣钦差特使,为民间解除疾苦,化解灾难。

自魏晋时代开始,人们就普遍相信这一传说,并且认为水官是十月十五日出生,所以大家感恩这位神仙,决定在这一天祭祀他。

在这一天里,所有人都会非常欢庆,罪犯们也有机会得到赦免,不过在这一天,屠夫们可能会失业,大家吃不到新鲜的肉。

从以上两个节日来看,上下二元,有相当大的原因是因为道教传说的影响,认为有天地人三官影响人间,这种行为本质上是感恩和祈祷上天,救助人间的体现。

那么问题来了,中元节为何会变成鬼节呢?

严格的说,中元节还真的与其他的节日与众不同,这是一个融合了多种文化的特殊节日。

如果按照道教经典,中元节那是三官大帝中的地官降临人间的日子,而这位地官大人会给人间赦免罪恶。

不过,这一节日的起源可不仅仅只是如此,首先关于这个节日的最早起源,应该也是两汉时期,而且是皇帝亲自带头庆祝。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天庆祝的主要内容是皇帝和满朝文武一起祝福土地之神和谷神。

不过这种庆祝也是深受传说影响,认为大地和天庭一样都影响人间,天庭执掌风调雨顺,大地则掌管土地肥沃和五谷丰登。

不过我们也知道,两汉时期儒家文化曾经达到一个顶峰,所以就在皇帝感恩大地的时候儒家趁机给皇帝塞入了孝道的文化。

道理很简单。所有的庆祝活动都需要有一个仪式感,当皇帝供奉了五谷之神以后,那么皇帝就必须要把这些尊贵的粮食祭祀给祖先,于是儒家的孝道文化进入到这个节日之中,祭拜大地和祭拜祖宗同行。

又恰在此时,佛家文化大量涌入其中,于是关于中元节的传说,又插入了一个佛家故事。据说,佛陀座下十大弟子之一的目犍连修成神通以后,他看到自己的母亲在地府之中受苦,于是就祈求佛陀拯救。佛陀就传给了他孟兰经,只要他在这一天念诵此经文那么满天神佛就会出来救助他的母亲。

于是,在佛教文化的影响下中元节开始有了救赎先人的意味。

当然,佛家文化的影响出来了,那么道教的文化自然也不甘落后。正如道教典籍所记载,在中元节这一天,地官会救赎人间,不过他救赎的对象却不是活着的人,而是地府中的孤魂野鬼。

因此,在这一天鬼门关会打开无数的鬼魂,会出来接受审判和救助。

在这一传说之中,很快又出现了,更多的故事,例如,在人死去,以后烧纸钱可以救赎先人,还有死人也需要在地下世界消费的概念也登场。

于是,在神话传说中,这一天鬼门关打开天上的神仙会救助一些罪恶不大的鬼魂,而那些在下面受苦的人也可以得到后人烧给他们的供奉,来改善生活。

就这样儒释道三教合流,最终将一个感恩的中元节,居然就变成了祭祀祖先,鬼门关大开的日子。

不过虽然在诸多文化的影响下,使得中元节变得格外另类,但我们还是得肯定一点,三元节的本质都是感恩,都是对于儒家道家以及佛教文化的贯彻,表达了早期人们对于神明和祖先的崇拜。

虽然历史已经过去很久,昔日的信仰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留下文化节日的内核,继续延续中国人缅怀祖先,以及感受节日欢快的传统。

THE END
0.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之间有什么区别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有什么区别?下面请看小编为您解答!1、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上元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jvzq<84yyy4vpsx0eqs0|8=372<10qyon
1.中元节上元节下元节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上元节和下元节 2.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之间有什么区别 3.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有什么区别 4.下元节 5.下元节是哪天 6.下元节习俗 7.下元节活动 8.下元节是什么节?下元节是哪一天? 9.下元节诗词 10.什么是下元节jvzq<84yyy4vpsx0eqs0|8:254:30qyon
2.上元节和中元节有什么区别?分别是什么时候上元节和中元节有什么区别? 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 上元也就是天官大帝诞辰, 唐代以一、 七、 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 中元 、 下元。其中,上元祭天官, 中元祭地官, 下元祭水官, 各地奉祀三官大帝的寺庙都会举办盛大的庆贺活动。 jvzquC41o0ynz|3eqo5ggwlujwo0|qnujk525:5530nuou
3.中元节到底是个什么节|极目新闻齐鲁风习:山东中元节的独特风貌 山东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其中元节习俗在遵循传统的基础上,展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与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 祭祖仪式在山东各地形态各异,却同样隆重。一般而言,百姓多于午后携祭品上坟祭祀。据《单县县志》记载,当地祭品包括“竹盂兰盆、纸衣帽及素食数碗”,供品尤为丰盛,包括竹子做的jvzq<84yyy4dvmxd0pku1l6886e32;:2;1864B9;:0nuou
4.2023年中元节和下元节的区别有哪些小结:中元节是佛教中的鬼节,下元节则是道教中的完冬节,中元节是祭奠逝去的亲人,下元节是祭祀亡灵的节日。 中元节的饮食讲究 1.吃鸭 “鸭”取“压”的谐音,民间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鬼魂。 2.吃濑粉东莞习俗,不同片区有不同吃法。 3.吃粗茶淡饭中元节在山东又称“掐嘴节”,有吃粗茶淡饭的习俗。 jvzquC41yy}/z~jzkng/exr1fctbq8xkygo0e;573776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