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鬼乱窜的上元节,到底在用什么样的风俗和文化欺哄我们

老话说:“七月半鬼乱窜,没事别往河边站”,相信从昨夜街头四处烧纸的火焰中,我们都知道“鬼节”又来了。

在影影绰绰的火焰飞腾中,在烟雾弥漫的虚幻里,人们烧纸焚香祭祀自己祖先的亡灵,为的是那些不能忘却的纪念。

却在一地灰烬的焦黑中,在烟火熏蒸的泪光中,让慰藉更加惆怅,让惆怅更加惊惶。

我们的亲人到底在哪里?他们的灵魂又在何方?我们的纪念到底安慰了谁?他们是否真的有感应?

01

中元节

“鬼节”学名中元节,又叫七月半、亡人节,中元节是儒、释、道三教一源的华夏民族传统节日。

据百词条解释,这个节日源于早期的“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可以追溯到祖先崇拜与农事丰收时祭。

古时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尝”在其中十分重要。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用,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

在道教的三元说中,上元节(元宵节)﹑中元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

直接对应的就是道教诸神中的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大帝”,其中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他们是天帝派驻人间的代表,分别在“三元日”为天帝检校人间功罪以定赏罚:地官所管为地府,所检校的重点人与鬼的关系。

据传中元之日,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众鬼都要离开冥界,有主的鬼回家去,没主的就游荡人间,徘徊在各处找东西吃。

因此又称鬼节,而阳间的亲人则要在这个时候,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点荷灯为亡魂照回家之路。

而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道士建醮祈祷,内容是为亡魂的灵魂超度。

整个祭祀的核心,就是通过外在人与鬼的关系,深化对于生命、永恒的迷思,通过对祖先的怀念和寄托来对死亡释怀。

02

对永生的迷思

有意思的是,这个世界上所有不同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文化的“鬼节”,而本质的意义却惊人地相似。

可见所有的宗教、文化、哲学思想,其实本质都是对“永恒”与“不朽”的探讨。

传道书说:“祂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

人类无论堕落到何等地步,从被造而来的良心对于永生,还是会有本能的反应。

“永生”的观念之所以根深蒂固,就是对心灵的存在超过物质的存在最好的证明。

当然,这也就是人与所有动物的区别所在,也是进化论谬误的最好否定。

千百年来,在这条人类寻找永恒的心路历程中,苏格拉底、柏拉图、庄子、海德格尔、加谬……都先后倒毙在这里,并留下旷世悲叹。

他们从不同角度去寻找“永恒”,却不过是“在死人里寻找活人”。

于是中元节夜晚的那些隐约的烟火,也就逐渐成为一种慎终追远的感念,对死亡恐惧的释怀,并好好活下去的盼望。

这些浸润于国人骨血中的风俗文化,就慢慢成为了国人面对自己生命的一种仪式。

只是,年复一年的中元节,并没有办法让人从哀思与纪念中找到永恒,更无法让人得到永生。

03

苦难的意义

相信对于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那些飘然落下的灰尘和莫名其妙的重锤,都会更加让生命和灵魂的问题凸显。

就像最近发生在我们身边,那些颠覆人类三观的极其魔幻、让人匪夷所思的事件。

那些血淋淋的事件,让人绝望的悲怆;那些赤裸裸的邪恶,让人心碎的呢喃,都会让人如芒刺在背、如坐针毡。

这些悲剧现实到让人锥心刺骨的痛,这些悲伤也魔幻到让整个人的三观分裂崩溃,留下一地的鸡毛和碎片。

而大部分人在完全懵掉的情况下,实在是无法用自己的理性程度来理解这些事件。

然后难过纠结一下,最多转天也就风和日丽,继续坐下吃喝、起来玩耍,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反正灰尘还没有掉在自己的头上,今朝有酒今朝醉又有何妨;反正锤还没有落在自己身上,明日愁来明日愁又能怎样?

加尔文说过一句极有智慧的话:“苦难就像一条凶残的黑狗,追逐着、撕咬着迷途的羔羊,让它回到牧羊人的怀里”。

这些人才不会继续活在这个世界的风俗和仪式中,自欺欺人、自艾自怜。

才会真正谦卑下来痛定思痛,开始认罪悔改,开始思考寻找祂安置在世人心里的永生。

对于这些人,对于这样的生命,寄托哀思、敬拜祖先的仪式,就会成为撕裂肺腑心肠的日子。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正视苦难,并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或许就在灯火阑珊处看到希望!

04

永生的奥秘

明白了苦难的真相再来看文化,我们就会发现人类文化被扭曲的事实。

国人知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主管中元节的地官的主要工作是赦罪,赦罪的概念也尽人皆知。

但我们更应该知道真正拥有赦罪权柄的只有祂,因为只有祂亲自担当了人类的罪恶,用祂的死替换了我们的死。

但从牠而来的谎言所塑造的文化却极其可怕,不仅是偷换了这个本质的事实,还扭曲成为了人自己靠着自己的行为,就可以甩锅。

如果我们愿意深入反思这种自我中心的“文化”,就会发现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奇闻怪事都拜此所赐。

为什么人会因利欲熏心而十恶不赦,却可以通过到庙里烧香寻求解脱?

为什么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惜杀人放火,却可以用好人好事的慈善,为自己的良心洗锅?

为什么明明知道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却接受了谎言以虚假的敬虔,来让人自己继续行恶?

但为什么文化精英们,就是不愿诚实面对这个如此简单的事实呢?这的确是匪夷所思。

幸亏这个世界还有光芒,光辉烈烈照耀所有在黑暗中走投无路的人,只要承认自己真的看不见,就会真正得以看见。

幸亏这个世界之外的那个世界还有盼望,在引导着所有愿意去寻找的灵魂,当然只有对这个世界绝望的人才有可能。

愿在这个中元节的星火飞腾中,日光之上的大光真正照耀到看到这里的您,引发思考,起来寻找!

THE END
0.上元节和下元节是什么时候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的区别上元节和下元节是什么时候_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的区别: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有三元这样的概念,三元是指,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上元节是大家最熟悉的传统节日,也就是俗称的正月十五元宵节。 在中国的传统节中有三元这样的概念,三元是指,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上元节是大家最熟悉的传统节,也就是俗称的正十jvzquC41o0hjq|mkpg4dp8~phyj08:::764ivvq
1.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各是什么时间正月十五中国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中国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中国称下元节,祭祀祖先。 1、上元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上元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jvzquC41yy}/trqk0eun0ls1ej{bp}tpiloftr4|jqth{~fplkk03;8989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