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顺时针旋转的“卍”,一个是逆时针旋转的“卐”,这两个镜像对称的符号,如同孪生兄弟般,却又拥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在东方,它们象征着吉祥和好运;在西方,却成了邪恶和恐怖的代名词。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如此巨大的反差?这其中又蕴藏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冲突?
“卍”,这个读作“wàn”的字符,可不是凭空出现的。你可能在古印度的遗迹中见过它,也可能在希腊的古老陶器上发现它的身影。没错,这个符号的足迹遍布全球,几乎每个角落都曾留下它的印记。
它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新石器时代,那时,先民们对太阳和光明充满了敬畏,将“卍”视为一种神秘的符咒,祈求它能带来好运和庇护。
随着宗教的兴起,“卍”的含义逐渐丰富起来,它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符咒,而是演变成了祥瑞的标志。尤其是在佛教文化中,“卍”更是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你可能在佛像,特别是如来佛的胸前,看到过散发着金色光芒的“卍”字符。古人将这种光芒解释为“吉祥海云相”,寓意着佛陀的慈悲与智慧如同海云般广阔无边,能够普照众生,带来幸福和安宁。
在藏传佛教中,“卍”则象征着永恒和永生,代表着生命轮回的生生不息,以及对终极真理的追求。它提醒人们,生命虽然短暂,但精神却可以永恒存在。
“卍”字真正融入中华文化,则要感谢唐代高僧玄奘。他将“卍”解释为“功德无量”,认为它象征着佛法的无限功德和慈悲力量。而真正让“卍”字落地生根的,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在她统治时期,她钦定“卍”的读音为“wàn”,并赋予它“吉祥万德之所集”的美好寓意,从此,“卍”正式成为汉字大家庭中的一员,在中华大地上广泛流传开来。
它出现在寺庙的墙壁上,雕刻在佛像的底座上,绣在信徒的衣袍上,成为人们心中神圣而美好的象征。
话说回来,这“卐”跟“卍”其实长得差不多,也叫万字符。早些时候,佛教里这两个符号都用,没那么多讲究。可佛教传到中国后,咱老祖宗就挑剔了,觉得右旋的“卍”才正宗,是吉祥的象征,所以后来佛经里基本上就只用“卍”了,“卐”就有点儿失宠了。
但这“卐”本身的意思可不简单。有些学者说啊,不管左旋还是右旋,这万字符都代表着生命的四个阶段:出生、成长、死亡、再生。你琢磨琢磨,这不就是生命循环嘛,一直这么转下去。还有一种说法,说它代表一天的四个阶段:早上、中午、黄昏、午夜,也象征着时间的循环,一天天,一年年,周而复始。
更玄乎的说法,把万字符跟阴阳联系起来了。说右旋的“卍”代表阳,象征光明和生命;而左旋的“卐”代表阴,象征黑暗和毁灭。这种说法给万字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也让它更有哲学意味了。
但公认的一说到“卐”,大伙儿立马就想到纳C,心里咯噔一下。没错,二战时纳C把“卐”当党徽,给这个本来挺美好的符号就这么被抹黑了。
万字旗
纳粹万字旗的设计源自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中的吉祥象征“卍”,最初意为“吉祥”。希特勒认为德意志人是雅利安人的后代,因此将这一符号作为纳粹党的标志。
虽然纳粹标志跟“卐”长得像,但还是有区别的。
纳粹的标志是逆时针旋转45度的“卐”,跟佛教里正的或者右旋的不一样。其次,纳粹标志是黑色的,佛教里的“卍”一般是金色的,象征着光明和好运。纳粹那个黑色的“卐”代表着暴力、仇恨和毁灭,跟佛教“卍”代表的和平、慈悲、智慧完全是反着来的。这两个看着不起眼的小区别,意义就大不一样。
所以啊,下次看到“卐”,别上来就说是纳粹,得分清楚情况。佛教里的“卍”跟纳粹那邪恶的标志完全是两码事。咱可不能混为一谈,冤枉了好人。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