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月饼,送祝福、看晚会……关于中秋节,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美好回忆。
又是一年中秋,蜜蜂君在这里祝大家中秋快乐,愿明月寄相思,家国共团圆!
话说,过了那么多年中秋节,除了月饼、放假、嫦娥奔月,你还知道哪些中秋知识呢?
今天,跟着蜜蜂君一起涨知识,看看和有关中秋节的十个冷知识吧 ~
01
中 秋 节怎 么 来的?
传统节日的由来,往往源于人们的生活需求。尽管目前学者们对中秋节的起源与形成有着各种的见解。
中秋节祭月、拜月的习俗一说与秋祀有关,即秋季谷物成熟向土地神报告丰收,而中秋节祭月活动是秋报的遗俗;一说与福寿延绵和多子多孙的诉求有关。
02
中秋节至少有10个不同的叫法
因为我国自古以来民族众多,再加上受到农历的影响,所以在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对于中秋节是有不一样的叫法,常见的叫法有月夕、仲秋节、八月节、追月节、团圆节、拜月节、女儿节等。
03
中秋节也是“结账日”
古代,中秋节是某些工商民户算账盘点,给员工结算工资、结清钱债的日子。
在《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中有记载,“凡钱债至五月节、八月节,必清结,谓之节关,而中秋视端午尤重。”
简单来说就是:中秋节啦~是时候把钱还上啦~
04
中秋节也是“打秋风”的好时候
在古代,要通过科举考取功名的人,会以新贵人的身份到亲戚朋友家里“走亲访友”,作为礼节,亲戚朋友们就要送他们一些贺礼或者盘缠,以示庆贺。
中秋节就是“走亲访友”最好的时候,他们就会借着中秋节“打秋风”来索取财物。
05
古人中秋也放假
早在唐朝,官方就规定中秋放假三天。
南宋时,中秋有一天假期。
但到了元明清三朝,取消了中秋等大部分传统节假日。
06
据传月饼是杨贵妃命名的
据史料记载,月饼的鼻祖是一种叫胡饼的食物,后来在唐代经过改良,便成了现在的月饼。
据传在某年中秋夜,杨贵妃看着天上的月亮突然来了灵感,向唐玄宗提议说,将胡饼改名成月饼,自此便推广至今。
07
古代男人不能祭拜月亮
有句俗话:“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说的是男人不能祭拜月亮,而女人则不能随便祭祀灶神。
因为在神话故事里,月宫中只有一位寂寞美丽的嫦娥仙子(吴刚忙着砍树中……)。
所以男子不能拜月、也不能拜嫦娥,不听劝告的,会被视为举止轻浮,想法“邪恶”,放在今天来说就是“耍流氓”。
这也是古代“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制度的反映和外在表现。
08
中秋节有“偷菜”的习俗
清代的时候,小姑娘们过中秋节会去偷葱偷菜,因为有传说:偷个葱,嫁个好老公;偷个菜,找个好女婿;偷个瓜,就能生个孩子。
所以说,不管是结了婚的还是没有结婚的姑娘们都可以行动起来了!
09
世界上哪些国家过中秋节?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包括日本、朝鲜、韩国、越南、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每年也都会过中秋节。
10
月饼该如何食用
月饼又称“团圆饼”,是明月和团圆的象征。
据学者考证,月饼约产生在明代。郑艳解释,宋代文献中虽提到“月饼”之类,但不是中秋节所特有,直到明代文献出现了关于中秋月饼的大量记载。再后来,月饼又有了南北之分。
月饼富含脂肪,吃时不宜喝冷饮,最好配热茶,止渴助消化。
一天不宜吃超过一个月饼,不宜空腹吃,否则会大量分泌胃酸,诱发胃肠不适。
中秋快乐
文|十八
供图:网络
▲李佳琦直播事件, 是消费者主导时代的被逆转
▲资本是什么时候变成一个“贬义词”的?
▲酱香拿铁爆火后,为何还要公开生产过程?
▲民营经济31条|三大现实情境下的直抵人心
▲成都大运会, 让世界读懂一个有担当的中国
▲殷格非:中国式现代化与企业社会责任
▲ISSB全职理事冷冰:ISSB最新准则来了,中国企业如何应对?
▲全球化新战线|TikTok危机与中企"走出去"
▲大国担当,责任领航|社会责任10年100事
▲香港可持续发展年鉴(1997-2022)|25年100事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