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蒋**(实名认证)
IP属地:湖南
下载本文档
小班中秋教案一、基本信息1.教学对象:小班幼儿2.教学时间:[具体时长]3.教学地点:幼儿园教室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幼儿能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时间和相关习俗。学会用简单的方式制作月饼,如揉面团、包馅料等。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看视频、故事讲述、实际操作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在小组合作制作月饼的过程中,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中秋节团圆、欢乐的氛围,激发幼儿对传统节日的喜爱之情。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深入理解中秋节的意义和习俗。掌握制作月饼的基本方法和步骤。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在制作月饼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制作出有创意的月饼。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体验中秋节的欢乐氛围,感受团圆的情感。四、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等方式,让幼儿直观地了解中秋节的相关知识和制作月饼的过程。2.故事教学法:讲述与中秋节相关的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节日内涵。3.实践操作法: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月饼,在实践中掌握技能,提高动手能力。4.小组合作法: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制作月饼,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活动设计:教师身穿传统汉服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一个精美的月饼礼盒。然后开始讲述一个关于中秋节的小故事:“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礼物。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大地被烤得干裂,人们生活非常艰难。有一个英雄叫后羿,他力大无穷,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为了感谢后羿,西王母送给了他一种长生不老的仙药。后羿把仙药交给妻子嫦娥保管。可是,有一天,后羿的徒弟蓬蒙趁后羿不在家,逼迫嫦娥交出仙药。嫦娥为了不让仙药落入坏人手中,只好一口吞下,然后她就轻飘飘地飞到了月亮上。后羿回来后非常伤心,每年八月十五这一天,他都会摆上嫦娥最爱吃的月饼,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从此,每年的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时间分配:5分钟2.新课讲授(15分钟)讲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时间活动设计:教师通过播放一段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详细讲解中秋节的来历。视频中展示了古代人们对月亮的崇拜,以及中秋佳节的各种传统习俗。视频结束后,教师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中秋节是哪一天吗?”引导幼儿回答出八月十五。时间分配:5分钟介绍中秋节的习俗活动设计:教师展示一系列与中秋节习俗相关的图片,如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玩花灯等。一边展示图片,一边向幼儿讲解每种习俗的含义和由来。例如,讲解赏月习俗时,教师说:“在中秋节的晚上,一家人会一起坐在院子里,抬头望着圆圆的月亮,感受着月光的温柔。这时候,大家会分享水果、点心,一起聊天,享受着团圆的美好时光。”讲解吃月饼习俗时,教师拿起一个月饼,说:“月饼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美食,它圆圆的,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口味有很多种,比如豆沙馅、蛋黄馅、水果馅等等,小朋友们喜欢吃什么口味的月饼呢?”时间分配:5分钟演示月饼制作过程活动设计:教师将制作月饼所需的材料和工具一一展示在幼儿面前,包括面粉、馅料、模具等。然后开始演示月饼的制作过程。教师先将面粉加水揉成面团,边揉边说:“小朋友们,看老师把面粉变成一个软软的面团,就像变魔术一样。”接着,教师把面团分成小块,擀成薄片,放上馅料,包起来,再搓成圆形,放入模具中压出形状。教师一边操作一边讲解每一个步骤:“现在我们要把馅料包进面团里,像这样把它包起来,然后搓一搓,变成一个圆圆的球。最后把它放进模具里,用力压一压,哇,一个漂亮的月饼就做好啦!”时间分配:5分钟3.课堂练习(20分钟)小组任务布置活动设计: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给每个小组发放制作月饼的材料和工具,然后说:“小朋友们,接下来我们要分组制作月饼啦!每个小组的小朋友要一起合作,用老师教的方法做出美味的月饼。看看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好!”时间分配:2分钟小组制作过程活动设计:幼儿分组进行月饼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在幼儿制作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可以制作出不同形状、不同口味的月饼。例如,有的幼儿可能会把月饼做成小动物的形状,教师可以说:“你真有创意,这个小兔子形状的月饼好可爱呀!”对于遇到困难的小组,教师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如提醒幼儿面粉不要放太多或太少,包馅料时要注意手法等。时间分配:15分钟小组作品展示与分享活动设计:每个小组完成制作后,推选一名代表将小组的月饼作品展示给大家,并介绍一下月饼的形状和口味。然后,大家一起分享制作月饼的快乐和心得。教师对每个小组的作品进行点评和鼓励,如“你们小组的月饼做得真漂亮,颜色搭配得也很好,大家都很棒!”时间分配:3分钟4.游戏环节(10分钟)中秋猜灯谜活动设计:教师准备一些与中秋节相关的灯谜,如“平日不思,中秋想你。有方有圆,甜甜蜜蜜。(打一食品)”“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语)”等。将灯谜纸条贴在教室的墙壁上,让幼儿自由选择灯谜进行猜测。猜对的幼儿可以获得一个小贴纸奖励。时间分配:5分钟中秋花灯舞活动设计:教师播放欢快的音乐,拿出准备好的简易花灯(用彩色纸和竹条制作),带领幼儿一起跳起花灯舞。幼儿可以自由发挥,模仿花灯的动作,如旋转、跳跃等,感受节日的欢乐氛围。时间分配:5分钟5.总结与回顾(5分钟)活动设计: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中秋节的来历、时间、习俗以及制作月饼的过程。教师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呀?谁能说一说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引导幼儿积极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然后,教师对幼儿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表扬幼儿的积极参与和出色表现,同时鼓励幼儿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时间分配:5分钟6.作业布置(课后完成)活动设计:让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用彩纸制作一张中秋节贺卡,在贺卡上画上自己喜欢的中秋节元素,如月亮、月饼、玉兔等,并写上祝福的话语。时间分配:无六、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针对小班幼儿设计的中秋主题教学活动。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俗活动,在幼儿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能够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时间和习俗,这有助于他们建立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培养对民族文化遗产的尊重和热爱之情。同时,制作月饼的实践活动不仅能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还能让他们在操作过程中体验到合作的乐趣,提高团队协作意识。从教材整体来看,本节课是传统文化教育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幼儿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窗口,为后续深入学习其他传统节日奠定了基础。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探索欲望,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七、反思1.目标达成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大部分幼儿能够较好地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时间和习俗,在知识与技能目标方面基本达成。在制作月饼的实践活动中,幼儿们积极参与,掌握了制作月饼的基本方法,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技能目标也得以实现。在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幼儿通过观看视频、故事讲述、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等活动,观察力、想象力、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达成得比较理想。幼儿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了中秋节团圆、欢乐的氛围,对传统节日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民族自豪感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也得到了培养。2.问题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幼儿在制作月饼时,手法不够熟练,包馅料时容易出现馅料外露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幼儿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完善,需要更多的练习机会。另外,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个别小组存在分工不明确的问题,导致制作进度受到一定影响。这反映出幼儿在团队协作方面还缺乏经验,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和培养。3.方法效果采用的直观演示法、故事教学法、实践操作法和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效果较好。直观演示法通过视频、图片和实际操作演示,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了教学内容;故事教学法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了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实践操作法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掌握了制作月饼的技能,提高了动手能力;小组合作法培养了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实践操作环节时间把控上还可以更加精准,给幼儿留出更充裕的时间进行创意发挥和完善作品。4.学生反馈从幼儿的反馈来看,他们对本节课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尤其喜欢制作月饼和猜灯谜的环节。幼儿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小组合作制作月饼时,幼儿们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课后,有幼儿还主动和家长分享了在课堂上学到的关于中秋节的知识,这说明幼儿对所学内容印象深刻,并且愿意将其传播出去。5.改进措施针对幼儿制作月饼手法不熟练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手工活动的练习时间,专门训练幼儿的手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