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公案 灯方年画 清代 武强义兴成画店 武强年画博物馆藏
《四郎探母》戏曲灯画 墨色版印 清代 山西晋南地区出处:王永豪编著《中国晋南戏曲版画》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吉祥如意灯画之一 版印套色 清代 苏州地区 (作者收藏 下同)
吉祥如意灯画之二 版印套色 清代 苏州地区
八仙灯画 版印套色 清代 无锡地区
寿星福字灯 版印套色 清代 北京地区
西洋镜小画 版印套色 清代 姑苏王荣兴画店 上海小校场地区
天官赐福门画 版印笔绘 清代 天津杨柳青地区
天官赐福中堂画 版印笔绘 清代 天津杨柳青地区
上图中堂画中图绘增福财神头戴金翅天官帽,身着华丽的官服,怀抱如意,五绺长髯,面带微笑。二童子服侍,后者举扇,前者抱瓶,瓶中插有牡丹。合在一起有“平生富贵”“富贵如意”的寓意。此图以蓝色为底色,红黄色更现得绚丽,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在当下防范新冠疫情期间,人们更想了解在传统的元宵节,如何通过民俗活动进行防疫。这天除了外出逛灯会,看花灯之外,确实还有带有防疫祛病功能的风俗活动。有些地方在正月十五晚上就有用灯照眼的习俗,就是用制作的面灯、萝卜灯等样式的花灯,在家人眼前晃来晃去,并且口里念叨着:“照照眼,不害眼……”认为这样做了,全家人在一年里就不会患眼疾。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走百病(也叫“丢百病”、“脱晦气”)的习俗。就是在正月十六日,一连几天的观灯活动结束后,离家走亲戚,或只在野外走走。河北一些地方称“游百病”,正月十六一大早,起来走去数里,走的时候要佩戴柏枝,半路上把它扔掉,意为百病随柏枝一起扔掉,一年中无病无灾并健康吉祥。参考文献:[1] 姜彦文策展《谜式寓意——杨柳青年画研究的一个视角》展览画册.[2] 邰高娣.清代北京民间灯画的成因、题材与风格.艺术与民俗,2021(01):30-37.[3] 刘金英主编.千年古县——武强,河北美术出版社,2015.03.[4] 秦学颀,赵静主编.中国旅游文化,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11[5] 王永豪编著,中国晋南戏曲版画,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6] 钟和晏.灯画的民间艺术形象[J].科学大观园,2010(14):36-37.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