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节的习俗有哪些

认证主体:王**(实名认证)

IP属地:天津

下载本文档

1、正月十五元宵节的习俗有哪些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又被称为上元节、元夕节、灯节,是春节系列活动的第二个高潮。那么关于元宵节的习俗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有关元宵节的习俗,欢迎大家前来参阅。元宵节送灯习俗头一年新嫁了女儿的人家买一盏漂亮的灯和一个面粉做的小老鼠送到女儿的夫家, 这就是送灯,其意义不外是祝她多生贵子罢了。与送灯相似的还有偷桩的俗例,不过 这多在江苏一带。 桩”是小渔船用来代锚的东西,一些结婚多年没有生育的夫妇,望 子心切,便在新年中某一晚乘人不备将桩偷回家,据说能够生子且极为灵验,但一定 不能为渔人察觉,否则不灵验的,这和八月十五的送瓜也极相似

2、。元宵开灯习俗提到送灯,在东莞地区元宵节还有开灯的习俗。这专门是那些头一年里生了男孩 的人家做的,在祖先及神前点一纸灯称为开灯。其日期是从初二便开始了,到十三才 结束(因十三是灯头生日,不能开灯)。开灯的人家在这一时间内选一个自己满意的吉 日,将大的八角纸灯挂在家祠和神堂的中间,两旁和大门口还要挂一对莲花,不但如 此,还要在灶君、井神、街头巷尾的土地处安置一个小的纸灯。开灯时由家长用小刀 在灯上剖一瓣,故名日开灯。在那一天家里是很热闹的,和孩子满月时差不多,且纸 灯早晚都必须点,在以后再选一日以酒撰祀奉,称为庆灯。这样直到十三日废灯。如 果孩子是外婆的第一个外孙,在这一天外婆是要送他一套衣服,

3、几件饰品,另外还有1只鸡、3斤猪肉、8个鸭蛋、2块腊肉、几斤茨菇,还有米、酒等。男家接受后,将 衣服给孩子穿上,食物则要煮熟供奉神灵。男家也要答送一些东西的,如猪肉、鸭蛋、茨菇等。除了外婆要送东西外,其他的亲友也要送的,东西也是差不多的,男家则接 受衣服,至于其他的便可受可不受了。元宵节偷青习俗在元宵节这天晚上也有特别的习俗。在广西地区有偷青的习俗。这一晚男女老少 都联结成队待夜深人静后,到别人的园圃里偷取蔬菜,这称为 “偷青 ”。这种风气据说 在光绪中叶后,柳府提标中营携家眷来此地后才有,当初也仅是些妇女、小孩,而且 偷取的也极少。到民国时,则全家一齐出动,且渐渐演变为不等到深夜,晚饭后便气

4、 势汹汹地去偷取了。各园主稍有疏防,便被一扫而空了,特别让人头疼。广东、广西 各族普遍流行元宵(有的地方在年初一)偷青的风俗。偷青又名采青,元宵夜,青少年 男女(有的地方仅限于女子)结伴潜人他人园圃,摘取青菜葱蒜各数根作为 “彩头 ”,以求 一年清吉之兆。按俗例,偷青者要识大体,只偷少量,不使园主损失过多。而园主则 以他人进园偷青为荣,认为能为别人带来吉利而积了阴德,有些园主对偷青者只稍为 声警,意在告诫进园者手下留情,勿损坏过多蔬菜。在广西柳州等地区,偷青者回去后,大家聚集观看各人所采菜类,以此推断各人 的“彩数”,然后将菜清煮(不放油盐)供尝。据民国广西龙津县志所记,龙州向无偷 青风俗,至

5、清光绪中叶,中法战争期问,汉族军人屯防龙州,其家属带来此俗,偷青 由此而来,并成为风气。如今,偷青风俗仅个别地方存其遗风。元宵节祭娘娘闽南人认为元宵节晚上天上的状元爷要下来游街的。状元爷的性格很天真活泼, 专门喜欢与儿童一起玩,所以每家都让孩子们提一盏灯在街上高喊,在农村中则是两 村子的人必须拿石头互掷,这样村子的人便能避瘟疫了,由此也免不了酿成惨祸的。 女子们也有自己的俗例,有的会在神前拈香,到邻居家听人说话,再在神前占卜一下 吉凶祸福,有趣的是一些没出嫁的女孩们则会到屋角、厕所里祈祷纺织娘娘教他们裁 缝了。在厦门则有祭娘娘的习俗,不知两位娘娘是否为同一人。娘娘是DonSweea娘 娘,传说

6、她是一个非常聪慧美丽的女子,但出嫁后却受到丈夫的虐待和婆婆的毒打,有一天竟被打出门外,被赶到粪池里淹死了。基于对她的同情,所以在十五这天晚上 有祭DonSweea娘娘的习俗。从5岁到巧岁的姑娘们都会拿花生、柑橘及一些菜饭、 鸡头对着厕所拜祭。特别的是姑娘们还要各做一只很小的鞋子,祭完后,拿来焚化,然后把焚化后的灰包在菜叶里投进厕所,据说这样娘娘便能享用了。祭时鸡头的作用 是使女孩子像娘娘一样聪明伶俐。元宵走桥习俗在有些地方元宵节有走桥的习俗。要连着走过3座桥,可能和十六日的 “走百病 ” 的习俗差不多吧。在十六日晚上,无论男女老少都要走一走逛一逛的,周用还有一首 走百病的诗: “都城灯市由来盛

7、,大家小家同节令;诸姨新妇及小姑,相约梳妆走 百病。俗言此夜鬼穴空,百病尽归尘土中;不然今年且多病,臂枯眼暗兼头风。踏穿街 头双秀履,胜饮医方二钟水;谁家老妇不出门?折足蹄珊曲房里;今年走健如去年,更乞 明年天有缘;薪州艾叶一寸火,只向他人肉上燃;去年同伴今希有,几人可卜明年走?长 安主人肯居停,寂寂关门笑后生,但愿中秋不见月,博得元宵雨打灯。 ”在江苏地区还有一些迷信的风俗,兹介绍如下:元宵正月望习俗元宵节有正月望的奇俗,在正月十四那天,一些乡民便要束几个稻篙,放在田中。 用面粉揉成数百个像棉花形状一样的面果缀在秸上,再将这假棉花秸插在田边。到了 十五夜间,每个人手里拿一根燃着了一端的草把柏

8、枝,放声歌舞。所唱的歌词有多种, 如: “正月半,放烧火。别人家菜才栽,我家菜已经上了街。别人家黄豆般子大,我家 黄豆盘篮大。别人家棉花瘦且低,我家棉花壮了要撑天。 ”火把烧完后,便把面果摘下,回家炒 熟后,分给小孩吃,据说吃了可免灾殃。元宵送子习俗此外元宵节还有送子的风俗。在元宵节后,二月二以前,有送子的多在这十几天 内举行。 “此事亦系出于亲友之所为。盖凡年老夫子,及成婚多年而无所育者,亲友知其盼子心切,咸乐送之。然所送 者非人,乃一纸糊之小红灯耳。间有用砖代者,此砖须取自东门外之麒麟桥砖,否则 无效,盖取麒麟送子意也。其手续由送者先期择一吉日,备柬通知受者之家,临时约 集十余人,锣鼓喧腾

9、,乐声大作,持灯或砖送往。受者则迎迁于门外,以所送之灯或 砖悬于望子者之床中,并以酒筵款待送者,聊答盛意。 ”将来受的人真的有了孩子,一 定会谢以重礼的,而送的人也会欣然接受,因为在他看来孩子是他 “送”去的。元宵节的习俗 -吃汤圆元宵节传统食俗为吃元宵,意味团圆、吉祥,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一 年中康乐幸福。不管南方北方,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都要合家团聚吃元宵。“元宵 ”这种食品名称,出现于宋末元初,是因为人们习惯在上元节之夜吃它的缘故。元宵又 叫“圆宵 ”、“圆子”,南方常叫 “汤圆”、“水圆”,宋人因见其煮熟后浮于水中,称之为 “浮 圆子”南宋周必大平国续稿记云: 元宵煮浮圆子,前

10、辈似未曾赋比 ”岁时 杂记曰: “煮糯为丸,糖为噪,谓之圆子。 ”其制法是以各色果饵和蜜糖为馅,用糯 米粉团包裹起来搓成圆球,置水中煮熟而食。圆子与耍狮、舞龙的球一样是月亮的象 征物,食圆子含有祭月、赏月的意味。同时,元宵圆子跟中秋之月饼一样,含有家人 团圆的意味。周必大元宵浮圆子诗云: “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今夕是何夕, 团圆事事同。 ”1913年,袁世凯因元宵与 “袁消”谐音。似于己不利,便下令改元宵为 “汤圆 ”,沿用至今。元宵的品种和吃法。北宋下在烧沸的水中,配以白糖、蜜枣、桂 花、桂圆等物。南宋时开始有了中间包糖的 “乳糖圆子 ”,。其后,元宵馅又有甜、咸 之分。桂花、果仁、芝麻

11、等制作;咸馅多为荤馅,单包肉或肉蔬合包。元宵大多以水煮 食,但也有油炸食用的,卢氏杂说里的 “油炸追子 ”其实就是一种油炸元宵。今天, 元宵的吃法就更加丰富了,不少人甚至开始了中西结合吃法,比如巧克力就已成为元宵馅之一。各民族于元宵节普遍有吃汤圆的习俗。汤圆又称为圆子、团子、汤圆,有 实心和包馅两种。前者将糯米粉揉成指头大小的圆子,加糖水煮熟即可进食;后者将芝麻、花生、果仁、桂花、蔗糖、猪油等混合加工做成馅料,用糯米粉做皮包而制成, 香甜可口,为元宵节必备的食品。壮、汉等民族的汤圆,除甜味小汤圆,尚有咸味大 汤圆,以肉、蒜、藕为馅,每个有一两左右,也十分可口,别有风味。元宵节的习俗 -闹花灯闹

12、花灯是元宵节日庆典规模最大、喜庆气氛最浓的一种习俗。民谚云:“三十(指除夕日)的火,十五(指元宵)的灯。 ”它有最浓厚的游乐色彩,故称闹元宵。其主要内容 在灯,故又称灯节。隋唐灯节极盛,一般从十三 “上灯”开始,十四日为 “试灯”,十五日为 “正灯”,十八 日为 “落灯”。据唐人郑处晦明皇杂录载: “上在东都,遇正月望夜,移仗上阳宫, 大陈灯影,设庭燎,自禁中至于殿庭,皆设蜡烛,连属不绝,时有方都匠毛顺巧思, 结创缯彩为灯楼十二间,高一百五十尺,悬珠玉金银,微风一至,铿然成韵。其灯为 龙凤虎豹之状。 ”另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 “韩夫人(杨贵妃二姐)置百枝灯 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

13、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也。 ”盛况可见一斑。到宋元时期,京都灯市常常绵延数十里。灯会的时十五一夜,而唐玄宗延长到三 夜,到明朝规定从正月初八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八。灯市所用的彩灯,也演绎出橘灯、 绢灯、五彩羊皮灯、无骨麦明灯、牡丹灯、莲花灯、曼陀罗灯、动物灯、珠子灯等等。 制灯的原料除丝绸、彩纸、鸟羽外,还有琉璃、羊角、云母、五色蜡纸、菩提叶、羊 皮、玳瑁等。唐宋时期,府署衙门、贵族富室常于元宵节庆期间,或搭彩楼,或设山 棚,或造灯山,再配以彩灯千盏,美不胜收。灯会是元宵节活动的主要内容,民间有 “三十晚的火,十五夜的灯 ”的俗语。广西 的灯会盛行于清代、民国间。清代有诗云:遍将灯子挂亭台,

14、走马莲花次第开;夕照欲残声上下,庆灯人醉唱歌回。解放前,灯会以华北、华东、华南各省市最为兴盛,在 农村也有流行。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各地灯会曾一度消失,80年代后逐 渐恢复和发展。解放后的灯会以赏灯娱乐为主要内容,娱神的迷信色彩已大为减少。花灯的种类及制作的精巧,因时代、城乡不同而有差异。一般说来,农村的花灯以古 典浓郁见长,城市花灯以新奇花哨为重。当今因应用现代的光学、声学、自动控制等 科技手段,花灯更华丽精美。古今花灯种类繁多,人物灯以历史传说人物为主,常见 的有断桥相会、嫦娥奔月、天女散花、西施采莲、三打白骨精等;动物图案灯有龙、狮、 麒、凤、鹤、鱼、马、牛、猪、羊之类,常见

15、的有双龙戏珠、鹤凤呈祥、鲤鱼吐珠、 孔雀开屏等;花果灯有荷花、牡丹、菊花、柑橘等。解放前,北京、河南、山东、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的灯会以 “龙 灯出游”最为壮观。 “龙灯出游 ”亦称“出龙灯 ”,是盛大的群众灯会游行,由火神、三姑、 禹王等庙值年首事主持。为首的龙灯有老红龙、老黄龙、老青龙、老白龙等名称。龙 身巨大,龙头能装烛五六十支,金角银须,形状威武,数人方能抬举。龙珠依大小分 为五至九级,最大的龙珠能容烛一二十支。凡老龙出动,各街坊也竞出彩龙、火龙、 台阁、顶马、牌灯、高脚、八音、鼓乐以及各种灯彩,附从老龙游行,一路火树银花,光彩夺目。湖北、湖南、四川、广东、广西玉林和梧州

16、等地灯会在清代也很有名气。玉林制作的鱼龙虫鸟、花果云水各式彩灯甚为精巧。其中有一种 “排灯 ”,高六七尺, 宽四五尺,形如山峰,可装烛百数十支,为各地所罕见。清光绪郁林州志记载, 玉林一带每逢灯会,灯以百计,火以千计,音乐喧天,人们拥观如潮。据调查,广东、广西乡村群众挂花灯主要是为了祈求人丁兴旺。客家话 “灯”、“丁” 同音,挂灯意即挂丁。在客家人聚居地区,凡上年添有男丁的人家,必于元宵或前几 日挂灯。灯有大小两种,均用花纸糊裱而成。大花灯高四五尺,平顶平底,呈六边棱 柱形,内装风轮,点上灯烛后可转动。此灯挂在堂屋内,称为 “堂屋灯 ”。小花灯高约 二尺,呈多面球状,挂于社王和伯公(人丁神)神

17、坛处,称 “神王灯”或“伯公灯”。两种灯下均缀有灯坠,坠上系着蒜苗和柏树叶(客家人称柏树为百子树),以示多 子。广西陆川、桂平、贵县、岑溪、钦州等地,正月初十至十六日为挂灯日期,灯挂 于祠堂和社坛处。初十上灯,十六完灯,凡上年生男丁人家均有挂灯资格。花灯内用红线吊一个发 芽芋头,称为 “灯辜”,示意男性。凡挂灯人家,出钱物宴请族人,称 “饮灯酒 ”。新婚未 生子者,其娘家扎麒麟龙凤花灯送至婆家,称为 “送灯 ”,以兆早日添喜。有些急求早得子孙的妇女,晚间潜人祠堂、社坛挂灯处,偷些灯带置于自家闺房 以作吉兆,而挂灯人家则于白天挂上新灯带以供别人偷取。清代梁廉夫诗云 “元宵佳景 约同侍,社翟坛中喜

18、共游。灯带已稀无觅处,不知还有几人偷 ”即指此事而言。挂灯求人丁兴旺的习俗曾一度消失,20世纪80年代后,农村社坛又纷纷重建, 挂灯求子之习又渐出现。元宵节的习俗 -猜灯谜元宵节的习俗,唐朝灯会中还出现了杂耍技艺,宋代开始有灯谜,明朝又增加了 戏曲表演。其中灯谜经过历代发展创造,妙意横生,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直到今天 仍然十分盛行。所谓灯谜就是将谜语贴在灯上,让人一面赏灯,一面猜谜。谜底多着 眼于文字意义,如一个字,一句诗,一个物或一个名称。由于灯谜都难以猜中,如同 老虎难以被射中一样,所以也称为 “灯虎 ”也(叫文虎)。灯谜是我国独创的语言艺术,春 秋时代就有将接近辽回且掩饰的句子做成 “隐语 ”,到汉魏时才开始称为 “谜”。汉武帝时 东方朔就善隐语,曾与武帝宠臣郭舍人说隐语于武帝前,深得武帝信任。南末后才有 人将谜语写在灯上,在上元节让人猜灯谜。也有人引用猜谜有所谓 “射覆”的方法,称 之为“射”灯谜。自此以后,每逢元宵节,全国各地都举行灯谜活动。灯谜活动,明清相沿成习,形式多样,内容更加丰富。据剪胜野闻记载:明 太祖朱元璋有一次在上元夜微服画了一个赤足大脚妇人,脸儿似马长,怀包一个大西 瓜,没人猜出是什么意思。朱元璋一见大怒,因为他的马皇后是淮西人,他幼年又当 过和尚,瓜 ”是隐喻 “淮西”,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元宵节习俗有哪些?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源于民间开灯祈福的古俗,大街小巷张灯结彩,还有吃汤圆、猜灯谜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jvzquC41ejooc7lqn4dqv3ep1814<531v814<5352e37<::999/u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