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中的风俗

细数元宵节风俗,真的可谓是花样众多、种类繁杂,特别是各个地方随着时代的、再融入当地特色对元宵节习俗进行新的创造,因此造成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国的元宵风俗特点。但是,从大体来说,元宵节的风俗仍有相当大的趋同性,针对这一特点,咱们将从南北两个方面来讨论元宵节独特的风俗习惯。

诚然,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在这一天赏花灯的习俗。而这一全民狂欢习俗的形成应该是 在隋唐时期。唐宋时,节日中最热闹的要数上元节。唐人将正月十五称为上元,七月十五称为中元,十月十五称为下元,一起合称“三元”。三元中,上元也就是现在的元宵节,最受重视,也最热闹。

一、南方篇

中国南方,主要是指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东临东海,南临南海,地方包活江苏大部、安徽大部、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云南大部、贵 州、四川东部、重庆、陕西南部、广西、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台湾、甘肃最南端、河南的南阳、信阳地区。整个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汉族占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多居住在西南和中南地区。

南方区内的少数民族有30多个,其人数5000多万以上,主要分布在桂、云、贵、川、湘、琼等地,人数较多的依次为壮、苗、彝、土家、布依、桐、白、哈尼、傣、黎等族。

元宵节主要习俗有以下几种。

(一)吃汤圆

元宵节吃元宵是各地必不可少的节日食俗,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为满足不同的口味,里面包了各式各样的馅,但也有人偏爱糯米本身的香甜,什么也不加。

(二)赏花灯

作为我国春节、元宵节、中秋节三大灯节之一,元宵当然要玩灯。明《闽中元夕曲》:“满城箫鼓沸春风,爆竹声喧凤蜡融;三十万家齐上彩,一时影照天红。”记述了当时家家户户张灯悬门、十里街灯、五光十色、红光辉喜气洋洋的狂欢场面。

在广州、香港等地,元宵夜还要进行树元宵的活动,树同竖,是将灯彩高起来的意思。小孩子们在家长的协助下用竹纸扎成模样各异的灯,先挂在短等中,然后再竖起于高杆上。另外还有放天灯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孔明灯。用细扎成大型的灯,纸上写着人们心中的美好祝愿,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祈福在接下来的日子幸福久久,快乐久久。

(三)猜灯谜

灯谜又称文虎,猜灯谜,亦称打虎、弹壁灯。猜灯谜最早出现在宋朝,是元宵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大家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 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大家解答。以灯悬谜,所以叫“灯谜。因为谜语既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喜爱。

(四)舞狮舞龙

舞狮始于魏晋,盛于唐。中国本身没有狮子,在中华文化中,“狮”本来是“龙”“麒麟”一样都只是神话中的动物。到了汉朝时,才首次有少量真狮子灰西域传入,当时的人们模仿其外貌、动作,到三国时发展成舞狮;南北朝时随佛教兴起而开始盛行。到了唐朝,舞狮是大型宫廷舞蹈表演的一种,当时的“太平”亦称为“五方狮子舞”。人们始终相信狮子是一种祥瑞之兽,舞狮能够带来好运,所以每逢庆典活动,都会在阵阵锣鼓鞭炮声中,舞狮助庆,祈求吉利。

“舞龙”最初应是一种祭祀,而非娱乐,成为助庆娱乐应是汉唐以后的事。 舞龙时,领舞者手持龙头,数十人举起紧连龙身的木棍,随于其后、整条龙在乐中沿着指定的路线和队列奔跑,龙就像活了一样。民间以其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南方舞龙的特点是南方的龙身比较重,龙头是整条龙最重的一个部分。南方的龙灯风格在有气势。因为它的重量关系,所以动作上说,没有像北方舞龙般注重技巧,而是注重体力。

南方的龙灯动作,通常有盘圈、S弯、龙头越过龙身,等等。南方的龙衣用黄、青、白、赤、黑五色,传说代表宇宙中的金、木、水、火、土五行。龙灯躯体内燃烛,舞龙者依先后顺序,适当缩短各节之间的距离,双手把住龙脚,从首至尾随“龙珠”左右摆动,犹如巨龙前行,声势浩大、场面壮观。

(五)敬神

在江苏江阴市一些乡镇,有在元宵节接灶君的习俗,从正月十三日起,便 在灶前挂荷花形灯盏,以示对“灶君”的敬意,同时在屋檐下悬点彩灯,正月要放十五晚上要在灶上摆设香烛、供果,迎接灶君,祈求保佑。除了迎接灶君以外,还有紫姑。迎紫姑寄托着一个美好的心愿:占卜休咎。而在乡村,女子以卜紫姑来占卜蚕桑的丰歉。

二、北方篇

(一)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由来已久。宋代,当时明州(现相约为浙江省宁波市)兴起吃一种新奇的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既可荤又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北方城市的汤圆,不是包的还是在糯米粉中不停地“滚”成的,寓意红红火火,团团圆圆。

(二)放火

据史料记载关于元宵节当日“是日夜晚,灯火汇集,众民赏灯同乐,年幼者玩耍火把,郊外火龙飞舞,漫村遍野煞是壮观”。而在《徐州市志》第五一十八卷《民俗》元宵节条中记载:元宵节这天晚上,徐州东南睢宁、古邳一带“抛扫帚”火把的习俗。元宵节的前几日,孩子们就开始搜集扫帚了。元宵节晚上,孩子们把扫帚拿到空地,将其点燃,抛向天空,掉下来再抛上去。

(三)闹灯

欢庆热闹的元宵节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农民为数不多的娱乐节目,而一系列的娱乐习俗,必然又少不了闹社火和闹花灯。陕北民歌《闹十五》中唱道:“初一到十五,十五真闹。满街的红火带鞭炮。天上月儿圆,地下人声喧,万盏灯火闪呀闪……”元节的社火场景和穿着节日盛装的人,既有“咚咚响”的锣鼓,又有“九曲九灯火亮”的灯场,连几岁的小娃娃也是选择“一夜不睡觉,欢天喜地跑”。

(四)骨龙骨弹

北方的龙灯以龙身来说,龙头比较细小和轻巧,用料可以是传统的纸扎,比较新颖的用轻身的胶质,以便做出更多动作,臂如左右翻腾等等。有别于南龙,北龙的动作较多,但龙身不重,故而所要求的体力亦相对降低,北龙的动作,通常都适宜在漆黑环境中进行,所以,制作北龙的物料都是萤光。北龙在世界上比较流行,在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方,都经常举办舞龙的龙艺赛事和表演。

北方的舞狮的造型酷似真狮,狮头较为简单,全身披金黄色毛。舞狮者(一般二人舞一头)的裤子、鞋都会披上毛,即使还没舞,看起来也已经是惟妙惟的狮子。狮头上有红色的结者,为雄狮,有绿结者为雌性。与南狮着重威猛不同,北方的狮子常表现出灵活的动作,舞动以扑、跌、翻、滚、跳跃、擦痒等动作为主。

(五)闹社火,转九曲

“火塔塔”和“转九曲”是一些北方城市过元宵节的独特习俗。据史料记载《榆林府志》中写道:“十五日‘元宵’夜,街市遍张灯火,朗如白昼,长少聚观。小儿骑竹马为乐。”《神木县志》:“上元,自十四至十六,街户悬灯三夜,放花炮,用石炭垒火塔,众相欢聚。”《米脂县志》:“正月十五日元宵,街市遍张灯火会阶层。花炮,以石炭垒作幢塔状(名“火塔塔’),朗如白昼。十四、五、六三日,阖邑僧众于十字街前作斋酿,关城外,以高梁秆圈作灯市,娓曲回环,游者如云,俗名转九曲。”

(六)跳秧歌

秧歌可以说起源于耕田劳动,它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发展成为民间歌舞,也是对古代踏歌的一种继承。

踏歌,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源自民间,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已兴起,到了唐代更是风靡盛行,所谓“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行”。

总而言之,元宵节节日习俗丰富,南北差异大,但也正因如此,显得元宵节节日习俗十分精彩有趣,虽有其本身的狂欢性质作为底色,但是也是劳动人民通过自身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来的。

版权说明: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仅做公益分享,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THE END
0.元宵节的由来、意义和传统习俗这种表演形式充满了喜庆和活力,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氛围。 总之,元宵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过庆祝元宵节并传承其传统习俗,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并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美好寓意和价值观念。jvzquC41yy}/onnrkct/ew4737ggqxw
1.【网络中国节•元宵】元宵节这10个传统习俗,你了解多少?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jvzquC41yy}/d}z0eun0ls1ujgsg8ftvkimg8ftvkimg7mvonEjfFFTVK779>858;?72;=339
2.元宵节习俗(精选5篇)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元宵节习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元宵节习俗范文第1篇 广西元宵节的习俗1:赛灯 在桂西北、桂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流行上元节赛灯的习俗,人们在上元节那天晚上把各自做好的灯摆出来比赛,比比谁做得最好最巧。人们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6482?30qyon
3.元宵节习俗你知道多少元宵节习俗你知道多少 发布日期: 2025年02月12日 / 栏目: 许昌零距离 2025年2月12日许昌零距离服务条款 隐私政策 联系我们 在线反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20100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118 ICP备案:豫ICP备11032567号 ©2025 许昌广播电视台 融媒体中心 jvzq<84x0ziux7hp1ygueq4lTZ~E6XkhuE_8Tr
4.元宵节的习俗首页 > 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的习俗 返回顶部猜你喜欢 怀孕一个月的症状有哪些 在怀孕的初期,症状不是很明显,一般说来,在怀孕初期症状有很多 身体有这些症状警惕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对于很多患有静脉曲张的患 经常吃这东西能让你容颜不老 白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特别爱吃的一种小零食。很多人爱吃 jvzq<84yyy44;‚xv0eun1}finkyu1B69:47.47mvon
5.【网络中国节•元宵】元宵节的十大习俗元宵节赏花灯的习俗,源于汉明帝时期。永平年间,汉明帝大力提倡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廷和寺院中“燃灯供佛”。后来元宵放灯的习俗就又宫廷中流传到民间,每逢元宵节,无论士族还是平民,家家户户都会挂起彩灯,大街小巷都会灯火辉煌。 四、耍龙灯 耍龙灯也叫“舞龙”,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耍龙灯起源于人们对龙的jvzquC41o0j{vlvto0ipo8sgyueeg}fknu4ivvqAhtun?€jd(kj>6;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