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是外国人侵华的纪念日!”
“是中国人就要过中国节日,抵制洋节!”
不少人在网络中提倡传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渐渐的提倡开始变得极端,开始谣传,并抵制洋节。
虽然有着浓烈的爱国情怀并不是错,但是也要理智看待洋节和崇洋媚外的性质。
若说圣诞节是侵华的纪念日,其实仔细想想,这样的言论肯定是假的。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大小战争无数,最后也没有完全殖民中国,若干的不平等条约没有一条是在圣诞节签的。
且西方国家的侵略遍布世界,在西方的历史上,侵略中国也是一笔带过。相比于前面殖民印度,在中国取得的成就或许在外国人眼里都不值得一提。
而高校本着教育学生的爱国素养的初心,“学生会”开始明令禁止学生在圣诞节期间吃苹果或者发表关于圣诞节的言论。
或者有“保卫处”通知“任何人不能带苹果进出公寓,如有携带一律没收。”
可大学一直是培养高素质人群的地方,也是兼容并包之地。如今高校中更是有众多留学生涌入,以提高高校的国际化。但如此的通知未免将大学生逐渐培养的“无知化”。
抛开抵制洋节进校园不说,苹果又做错了什么呢?
大学是兼容并包之地,是中国最具活力的青年群体聚集之所,不让学生吃苹果且要被扣学分处分,未免让人大跌眼镜。
但值得注意的是,其实大部分学校用的都是“不提倡”的字眼,并不是“抵制、禁止”,反观这些下命令的学生会,“禁止吃苹果”的这份无知和语气,简直让人不寒而栗。
在当代,我们抵制过日本汽车,不仅围堵打砸同胞的日本车辆,还有愤怒的爱国人士打断同胞的锁骨,购买日本汽车的车标上一时间为了保住“汽车的小命”纷纷覆盖着小国旗。
抵制是弱者的表现,只有不够强大的民族才需要通过抵制的方式来展现民族的情绪。
而如今我们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全球防疫最成功的国家,中国历代都没有像今天一样在国际中强大。而我们却抵制巧克力抵制苹果,这哪有我们国家该有的文化自信?
我们在平安夜吃苹果不过是将宗教色彩的节日巧妙转换为我们中国独特的美好寓意,祈祷平平安安,何错之有?
甚至我们抵制的洋节,为不少同胞创造了收入和就业机会,种苹果的农民能借助圣诞节卖个好价钱,义乌的“圣诞村”每年生产的圣诞用品产值就超过30亿美元,更是成为美国的主要进口市场。
中国之大,容不下一颗圣诞树,也容不下一个苹果。这简直是一种遗憾和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