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七日称七夕节、乞巧节,与春节、元宵、端午、中秋一样,是我国传统的民族节日。七夕节的来历与中国古代著名的民间爱情故事《牛郎织女》关,最早见于《诗经》,其渊源要追溯到汉代。
你可知七夕节的传统习俗?你可知七夕节背后动人的故事?你可知七夕节寄托的深切情感?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本里的七夕,感受七夕节的浪漫气息。
从前,天上有个仙女叫织女,地上有个放牛郎。有一天,织女下凡遇到了牛郎,两人一见钟情,彼此相爱了,并生活在一起。后来王母娘娘把织女带回天庭,并划了一道银河将两个相爱之人隔开。
——《牛郎织女》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织女的光辉灿烂,不仅在于她勤劳善良,更在于她面对强大的专制制度,勇于抗争、敢于抗争。
——《迢迢牵牛星》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七月七,七月七,喜鹊飞到天空里。银河上面搭座桥,桥上牛郎会织女。七月七日也叫大雨节,因为那天常常下雨,人们说这是牛郎织女相见时留下的眼泪。
——《牛郎织女》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七夕今宵看碧宵,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吃七巧果,投针验巧都是七夕节的传统习俗活动。
——《乞巧》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七夕风俗中流传时间最久、流传范围最广的当属“乞巧”,盛行于明、清两代。穿针乞巧,也叫“赛巧”,即女子比赛穿针,她们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越快,就意味着谁乞到的巧越多。
——《乞巧》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每当夜幕降临,闪烁的茫茫星河中的牛郎织女星,仿佛向人们讲述着牛郎织女的故事,激励着人们向往美好的生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