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最美的七夕诗词,感受古人的浪漫情怀,愿你拥有美好的爱情

中国古人在脚踏实地的同时,从未忘记仰望星空。七夕故事,就是要从天上的星星说起。

古人抬头看夜空,发现银河两边各有一颗亮星。古人不仅给两颗星星取了名字,东边那颗叫“牵牛星”,西边那颗叫“织女星”,而且还发挥极大的想象力,给它们编了个故事。

织女是天帝的女儿,每天在织机上织出云霞般的锦缎;牛郎是个放牛娃,父母早逝,跟着哥哥嫂子生活,受尽委屈。

有天老牛突然开口说话,让他藏起织女的羽衣,救下被王母抓去洗澡的织女。两人相爱成婚,生下一双儿女,日子清苦却温暖。

直到王母发现,勃然大怒,用金簪划出银河,把两人隔在两岸。只有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喜鹊们才会搭起鹊桥,让他们见上一面。

后来这个充满深情的传说慢慢演变成了一个浪漫温柔的七夕节,也叫 “乞巧节”。

古代姑娘们会在这天对着月亮穿针引线,祈求自己能有一双巧手,还会悄悄许愿觅得良缘,因此七夕也成了咱们中国人的 “情人节”,

《鹊桥仙・纤云弄巧》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这首词把七夕的浪漫写得既深情又大气,尤其是最后两句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简直是爱情里的 “清醒剂”。

古人也怕分别,你看 “忍顾鹊桥归路” 这句,把舍不得分开的心情写得特别真实。就像咱们现在送爱人出门,明明已经走了很远,还忍不住回头多看几眼。

但秦观没有沉溺在离别愁绪里,反而跳出了 “离别苦” 的套路,告诉大家真正的爱情不是天天腻在一起,而是心在一起。

这种豁达的爱情观,哪怕放在现在也特别受用。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写的七夕,不是夫妻的相会,而是一个宫女的孤独。晚唐的宫殿里,灯火辉煌,却照不亮深宫女子的青春。

秋天的夜晚有点凉,蜡烛的光柔柔的,姑娘拿着小扇子扑萤火虫,玩累了就躺在石阶上看星星。

天上牛女星的相逢与人间孤寂女子的处境形成强烈反差。

牛郎织女还能一年一见,可她困在这深宫里,要直到白发苍苍。

原来七夕的浪漫,从来不属于所有人;有些人的七夕是热闹,可这热闹,总显得有些人更加孤独。

《七夕》

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淡淡的月光洒在云雾缭绕的天空,银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每年七夕相会的约定,从古到今都是一样的。

可这一天里,到底藏着多少欢喜和离别之苦啊,每一年的这个晚上,都是这样又甜又涩的滋味。

七夕是相见,可相见之后又是长久的分离。欢情是短暂的,离恨是漫长的,可它们偏要在同一夜爆发。

爱情里哪有什么纯粹的圆满?欢与恨本就是一对双胞胎,把人间的聚散,都说尽了。

《乞巧》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林杰这首诗特别有 “烟火气”,把古代七夕的热闹场景写活了。咱们之前说过七夕也叫 “乞巧节”,这首诗就专门写了 “乞巧” 的习俗。

姑娘们穿针引线,其实是在比赛谁的手更巧,有点像现在的 “手工大赛”。

不是一个人在乞巧,是全村、全城的姑娘都在做这件事,数万条红丝线在指尖穿梭,寄托的是对心灵手巧的期盼,更是对美好姻缘的向往。

林杰去世时才17岁,都未成年,因此在少年的眼里,七夕节是热闹的,没有一点愁绪。

【5】

《诉衷情令・七夕》

毛滂

短疏萦绿象床低。玉鸭度香迟。微云淡著河汉,凉过碧梧枝。

秋韵起,月阴移。下帘时。人间天上,一样风光,我与君知。

短帘缠绕着绿色的象牙床,低低垂着;玉鸭形的香炉飘着香气,却散得很慢。

几片薄云淡淡地遮住银河,凉意从碧绿的梧桐叶间吹过。

秋声渐起,月亮移到阴影里,我放下帘子。人间和天上的七夕风光,一样美好——只有我和你知道。

毛滂这首词特别 “甜”,是写给自己爱人的七夕情话,他把重点放在了 “人间的相伴” 上。

和爱人一起看云卷云舒,听秋虫鸣叫,闻香炉的气味,这些“平凡的风光”,以此表达自己和妻子浪漫美好的爱情。

这种 “珍惜眼前人” 的感情,比羡慕别人的爱情更实在,读起来特别暖。

【6】

《七夕》

李商隐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李商隐这首七夕诗角度特别妙,他在替牛郎织女 “抱不平”。

你看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这句,翻译过来就是 “谁傻呀,用永远不见面,换一年见一次?”

李商隐本该有一个不错的仕途,令狐楚很看重他,把他当自己子侄看待。可是李商隐却娶了王茂元的女儿王晏媄,最终牛李两党都不容他,导致仕途坎坷,蹉跎半生。

李商隐不是在问牛郎织女,何尝不是在问自己,为了爱情,值得吗?

【7】

《迎仙客・七月》

佚名

乞巧楼,月如钩,聚散几回银汉秋。

遣人愁,何日休,织女牵牛,万古情依旧。

专门用来乞巧的高楼里,月亮像钩子一样挂在天上,牛郎织女在银河两岸,已经经历了无数次相聚又离别的秋天。

这种离别让人发愁,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可不管过了多少年,织女和牛郎之间的感情,却永远像以前一样深厚。

不管离别多苦,只要感情还在,就有坚持下去的勇气。只要心里有爱,就能一直走下去。

【8】

《七夕》

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霄。

今天喜鹊搭成桥,牛郎织女应该能顺利相会,不再像从前那样“含情脉脉”“迢迢相隔”。家里人都高兴地打开妆镜,女子们在月光下穿针,对着天空祭拜。

这首诗把七夕的 “喜” 写得淋漓尽致。天上牛郎织女终于不用再隔着银河相望了,多让人开心啊!人间的姑娘们忙着乞巧,对着月光穿针引线,嘴里还念叨着“求织女保佑我手巧”。

原来七夕不只是“相思”,更是“团圆”,每个人都在为这个节日开心。

【9】

《七夕》

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徐凝这首诗,把 “别人的浪漫” 和 “自己的孤独” 对比得特别明显,读起来让人心里有点空落落的。

你看前两句写得多美:鹊桥横跨银河,玉佩声清脆,这是牛郎织女的浪漫时刻;

可后两句一下子就转到了自己身上,还有我这样要分开很多年的人呢!他觉得自己连牛郎都不如,牛郎至少每年能和织女见一次,而自己却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能和爱人团聚。

徐凝用这两句诗,写出了无数游子和离人的牵挂。

九首诗词,有对爱情的期待,有和家人朋友的热闹,也有对离人的牵挂……

THE END
0."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全诗赏析古文岛古文岛 - 原古诗文网 客户端下载 推荐 诗文 名句 作者 古籍 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出自唐代杜牧的《七夕》 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 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 古文岛 客户端 立即打开 译文及注释 译文牛郎织女在天上一年相逢一次,怎么抵得上俩人整年分离的别恨多。最可恨的是jvzquC41o0mvuqnygp4dp8rkpipv1szxagk95;5c;78dh7fu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