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伟)传说晋文公重耳流亡途中又累又饿,随臣介子推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为重耳煮汤,晋文公即位后封赏群臣时却忘了介子推,后来重耳追悔莫及火烧介子推隐居的绵山以寻找介子推,结果发现介子推死在一棵老枯树下,为纪念介子推便定第二天为清明。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为了让幼儿充分体验中国的传统节日,金水区第三幼儿教育集团于3月28日-4月1日特别开展了以下活动。
清明小科普
清风吹柳絮,清明节来到,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开始了。为了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和风俗习惯,各班老师通过清明主题教育教学活动、观看视频等方式来认识清明、感悟清明。
滨河园区
杨槐园区
走进清明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阳光明媚,万物复苏,人间处处 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踏青的大好时光。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
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此锻炼身体。
中班组:
幼儿一起到幼儿园里踏青,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让小朋友在游戏中感受春天,感受节日。
听绘本故事——《清明节的来历》,通过故事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孩子们倾听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了解清明节的习俗。最后,通过古诗《清明》的表演,敬畏生命,缅怀祖先。
小班组:
每到清明,家家户户都要做一种叫清明果的食物,那是扫墓时用来祭奠先人的。时过境迁,清明果已不再是单纯的清明祭祖的意义了,他含着浓浓的亲情,带着纯纯的乡情。
彩蛋是清明时节里最重要的食物象征,意味着生命的开始与延续。
滨河园区
中班组
古往今来,菊花有着尊敬、怀念之意。孩子们知道在清明节有祭奠、怀念先人的习俗。小朋友通过剪贴彩纸,一起做了手工菊花,献给英雄烈士,表达自己的尊敬怀念之情。
吃青团有纪念先人以及团圆的意思,寓意着团圆,也是为了纪念先人,表示对其的思念之情。
清明时节,春风拂面孩子们亲手设计、绘制风筝,孩子们借着春风放飞风筝,寄托对先烈的思念及对美好生活的祝愿,迎接春天的美好。
小班组:
拔河是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之一,在清明时节举行拔河比赛有祈求丰收的意思。
放风筝是清明节的习俗之一,放风筝的寓意是: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对已故祖先的哀思寄托在风筝上,将想念的声音送到他们的身边。
古人掌握野鸡的生活习性,清明至六月是交尾孵蛋期,雄鸡为择偶厮杀最烈。人们发现清明时节家养雄鸡性情也最烈,若两雄于此时相斗,酣战较他时更为精彩。
杨槐园区
大班组
清明节有吃青团的习俗,又叫做“寒食三日”。
吃青团寓意着团圆
青团也是为了纪念逝去的亲人,表示对其的思念之情。
中班组:
通过节日教育使孩子了解清明节的习俗,“清明纸鸢寄相思”,又通过让孩子们自己制作风筝,从而让孩子了解传统习俗,感受清明带给我们的文化乐趣。
小班组:
清明节是最适合踏青的时节了,这个时候的田野都开始变绿,路边的树木也开始变绿了,小朋友们的心里也温暖了。
“快来看呀,我们的花开的好美呀,老师,快给我拍个照片吧!”
“老师,这朵花送给你吧!”
“我们种的菜都长出来啦!希望它们快点长大,这样可以带回家做饭吃。”
一年一清明,
一岁一追思。
此次清明节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了传统节日的习俗,锻炼了动手的能力,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幼儿也学会了感恩与珍惜,并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