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课《我们当地的风俗》教学课件(含视频)

认证主体:刘**(实名认证)

IP属地:广东

下载本文档

1、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一课时考 考 你n你知道图中所示的是那一个风俗习惯吗?它一般在哪个特殊的时间举行?这个仪式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你是否也经历过?抓 周 抓周,起源于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种小孩周岁时的预卜婴儿前途的习俗。 新生儿周岁时,将各种物品摆放于小孩面前,任其抓取,传统上常用物品有笔、墨、纸、砚、算盘、钱币、书籍等。在现代,也有些会放鼠标、牙刷等现代物品,或者以图像卡片代替实物让婴儿抓取。其核心是对生命延续、顺利和兴旺的祝愿,反映了父母对子女的舐犊情深传统风俗我知道你知道哪些伴随着人的成长的风俗?这些风俗寄托了长辈们哪些美好的祝愿?报喜“红鸡蛋”是孩子降生的报喜标志。满月剃胎发有辟邪、纪

2、念的意义。周岁抓周是对生命延续、顺利和兴旺的祝愿。生日吃长寿面寓意长寿。伴随着人的成长的风俗剃胎发抓周长寿面举行成人礼意味着承认,以此唤醒内心的责任感。开面,中国传统婚俗之一。表示已婚,多由公婆、丈夫、子女俱全的所谓全福妇女进行操作,表达祝愿。按中国人的习俗到了50岁才会做寿,然后每过十年过一次大寿。表达对生命的长久的渴望。成人礼开面做寿伴随着人的成长的风俗风俗就在我身边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风俗,这些风俗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这些与我们成长有关的风俗寄托了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愿。说 一 说你是属什么生肖的呢?你知道中国传统的属相有多少个生肖吗?你能不能背出他们的顺序?十二生肖的风俗你想了解哪个生

3、肖呢?请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小组成员想要了解的生肖的资料,并向大家介绍吧!我想了解的生肖是_,与生肖有关的故事、传说有:_。小组合作视频:十二生肖的来历尊老敬老风俗介绍会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伴随我们成长的很多风俗体现了爱幼的传统,相应地,也有很多风俗体现了尊老的美德。1、请你搜集一张给老人祝寿的照片、了解一种祝寿的礼节或者一种寿宴视频,给大家介绍或者表演一下,再议一议这些风俗寄托了我们对长辈什么样的美好祝愿。2、你的家乡是怎样给老人祝寿的呢?六十六占两个六字,象征“六六大顺”,老人和子女都很看重,所以寿礼较为隆重。“六十六,娘吃闺女一块肉”,父母六十六岁生日这天,已出嫁的女儿除一般礼

4、品外,还须买六斤六两一块肉,蒸六十六个小馒头为父母祝寿,以报答父母生养之恩。肉与小馒头须父母两人吃,其他人不得分食,否则谓之“夺福”。祝 寿 的 礼 节七十三岁和八十四岁,俗谓人的一道生死坎儿,谚云:“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到了这个年龄,老人和子女都比较紧张,平时对老人加倍呵护,生日时也有个特别的破法,即子女买活鲤鱼为寿礼让老人吃,鲤鱼擅跳跃,吃了鲤鱼,就会跃过这道坎儿,获得平安健康。寿 酒酒与久谐音,以酒祝人长寿也。寿 糕“糕”与“高”谐音,表示寿星德高望重。寿 桃寿宴上一般摆八个小桃、一个大桃,取“八仙祝寿”,暗合“长久”之意。寿 宴 食 品喜气洋洋即羊排或羊肉等制成的菜肴,以

5、“羊”字来与“洋”字相谐音。即豆腐大肠煲菜肴。以“腐”来与“福”相谐音,以“肠”来与“常”相谐音。福如东海福孙满堂“孙”取笋和荪的音,“堂”取汤的音。寿 宴 食 品守 岁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敬老会景颇族每年初秋时节举办隆重的“敬老会”。黄昏时分,人们集体跳起“敬老舞”。重阳节中国人认为“九” 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因此,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小小分享会在你的家乡,还有哪些风俗与尊老有关呢?小 抢 答1、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你都知道哪些?2、每个地方庆祝这些节日的方式是一样的吗?家乡小导游你的家乡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呢?不同地区的端午习俗n山西解州

6、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龙”。n江西建昌府午节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疮,新昌县以雄黄、丹砂酒中饮之,称之“开眼”。n湖南攸县端午,孕妇家富者用花币酒食,贫者备鸡酒,以竹夹楮钱,供于龙舟之龙首前祈求安产。n广东从化县端午节正午以烧符水洗手眼后,泼洒于道,称为“送灾难”。n山东长岛县在端午当天的日出之前,人们要用手掠取草木上的露水洗脸、洗眼,俗称“拉露水”。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但是,相同的节日会有不同的庆祝方式,这就形成了各地有差异的节日风俗。黑龙江五大连池市“饮水节”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月三”歌节西

7、藏自治区的拉萨市有“藏历新年”福建福州市“孝顺节”探访奇妙的节日风俗除了这些共同的节日,许多地方还有不少当地特有的节日,这些节日也会涉及许多独特的节日风俗。1、你了解这些节日的来历和风俗吗?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节日,收集资料与大家分享一下!2、你们当地有什么独特的节日?这个节日是如何过的?视频:三月三的由来那些美好的节日我们这里有中秋祭月的习惯,家家户户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将“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填 一 填想一想,填一填,你们当地都会过哪些节日,这些节日有哪些风俗,这些风俗寄托了家乡人什么样的愿望和情感

8、呢?节日名称节日的风俗寄托的祝愿和情感小 总 结不同的风俗体现了不同的文化,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祝愿,表达了人们多样的情感。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二课时 “拜老爷”是潮汕地区一种传统的民俗,是一种对神的祭祀活动。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两天为固定的祭祀时间。这两天一般在家里举行, 形式较简单。主要是祭祀地主爷和天公,摆上香炉、烛台、和供品,烧香祈祷后再烧冥纸。除外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神的诞生日,形式隆重且庄严。例如天公诞日、土地公诞日,尤其是正月,“拜老爷”不仅活动多而且规模大。家里要祭祀,还要到“老爷宫”去祭祀。供品也要讲究,有三牲:猪、鸡、鱼;有特定做的潮汕棵食,如发棵、乒乓棵、桃棵等,有各种新鲜生果,

9、还有必备的卤鹅。每个村有各自规模盛大的“迎老爷”活动,寺庙要供奉超大型的香,请歌仔戏表演,有仪仗队游行,放鞭炮烟花等。潮汕地区的“拜老爷”风俗观点对对碰甲 方乙 方我个人认为“拜老爷”不仅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传承。拜老爷可以让后辈铭记先辈的事迹,时刻以先人的美德训诫自己、激励自己。我觉得“拜老爷”不是不能拜,但是没有必要过于频繁,每月初一十五再加上大大小小的节庆,不仅很花时间还浪费钱。小 数 据目前在潮汕地区,拜老爷都是老一辈的人在拜,而年轻人,尤其是长期在外工作的年轻人已经对拜老爷的流程等十分陌生,也并不喜欢这些繁琐的风俗习惯。他们大多希望能够简化拜老爷的手续和减少拜老爷的时间。视频:潮汕阿

12、样的方式进行祭祀,表达自己的哀思呢?你有什么新点子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物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一条规定失火案(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过失引起火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相关

14、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你能说说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措施对保护重阳风俗有什么意义吗?2、你的家乡重阳节是怎么过的呢?小讨论小 提 示随着时代的变迁,也有一些像重阳节这样的优良风俗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令人痛心。为了留住这些优良的风俗,国家和社会都在努力。从古至今,有很多以“重阳”为主题的诗词歌赋。大家分头收集,开个重阳诗会吧!活 动 园那些被遗忘的风俗猜灯谜贴年画抓周小 提 示许多优良的风俗正在慢慢地淡出我们的记忆,而这些风俗往往能够给我们带来许多的快乐和温暖,也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它们是应当植根于我们的文化血液当中,被我们铭记的。因此,今天的

15、我们,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留住这些优良的风俗。课后作业请你选择一个逐渐被人们遗忘的风俗,与家人讨论,制定一个庆祝的计划,在往后的每一年,都尽情地庆祝吧!我们当地的风俗第1课时 风俗就在我身边第四单元 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10新知导入 “风俗”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节日,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和社会文化的差异,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那么,我们当地都有哪些风俗呢?各个地区的节日风俗又有哪些差异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风俗新知讲解 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风俗,这些风俗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 习 活 动了解与自己成长相

16、关的风俗 这两幅图片呈现了生活中的两种风俗习惯。因为“鸡”字同“吉”字的发音相似,所以人们会用鸡蛋来报喜。而大部分地区会在婴儿满月时剃胎发,表示孩子一切“从头开始”“健康成长”。解读 听爸爸妈妈说,在我出生后,他们煮了很多鸡蛋,并把鸡蛋都染成红色后送给了亲朋好友。这叫作“报喜”。 听爷爷奶奶说,我们这里小孩子满月时都要剃胎发,所以,我满月的那天,爷爷和奶奶亲自动手给我剃了胎发。新知讲解 伴随我成长的风俗还有学 习 活 动 主持人的话指在引导同学们了解身边的风俗,不仅要知道成长中还有哪些风俗习惯,还要知道这些风俗寄托了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愿。解读 伴随你成长的风俗还有哪些?这些风俗寄托了长辈们哪些

17、美好的祝愿?了解与自己成长相关的风俗 这句话说明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像这样的风俗不仅仅是图片中展示的两个,还有许多。解读 这些与我们成长有关的风俗寄托了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愿。新知讲解活动准备: 收集有关伴随我们成长的当地风俗。活动过程: 1.风俗伴我来成长:说一说人曾经参与或经历过怎样的风俗。学 习 活 动 我过生日时,妈妈会早早起来为我煮鸡蛋,然后还会用鸡蛋在我的身上从头滚到脚。妈妈说,这叫滚运气,鸡蛋滚一滚,运气滚滚来。 我有一个漂亮的金项圈,项圈下面挂着金锁,这是我百日的时候外婆送给我的。金锁的正面有“长命百岁”四个字,背面刻着铜钱的样子,还有莲花,漂亮极了。了解与自己成长相关的风俗新知

18、讲解活动过程: 2.美好祝愿寄其中:伴随我们成长的风俗还有很多,把你知道的说给同学听,并讲一讲这些风俗中包含了长辈怎样的祝愿和期盼。学 习 活 动 从我出生开始,每年过年的时候,家里的长辈、亲友都会给我压岁钱。开始我不懂,为什么要给压岁钱呢?后来我在电脑上查了资料才知道是祝愿我们平平安安的意思。 每次哥哥开学离开家的时候,妈妈都会给他包饺子。每次他放假回来第一顿饭,妈妈一定会做面条。有一次我问妈妈为什么,妈妈说,这叫“上车的饺子下车的面”。饺子象征团聚,送行吃饺子的寓意就是盼望团圆;面条象征长久,下车吃面就是希望亲人从此长长久久伴随在自己身边。了解与自己成长相关的风俗新知讲解“十二生肖”的风俗

19、 生肖也称属相,是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的一些民族用来代表年份和人出生的年号。据说,古时候的文人,为了让全天下的人,包括不识字的人,都能记住自己是哪一年出生的,就使用了常见的动物名称来标识,后来,相对应的年就被人们称为“生肖年”。“生”是出生的意思,“肖”是相似、相像、肖像的意思。生肖的周期为十二年。每个人在其出生年都有一种动物作为生肖。中国的“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从我们出生起,就有属于我们自己的生肖,它代表什么含义?“十二生肖”的风俗向我们介绍了生肖的含义、来历、周期,以及十二生肖都有哪些动物。文中所配图片是中国邮政发行的生肖邮票。解读了解“十二生肖”

20、“十一生肖”是我们熟悉的风俗之一,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吧。了解“十二生肖”的风俗及相关内容新知讲解 我想了解的生肖是: 与生肖有关的故事、传说有: 你想了解哪个生肖呢?请收集资料并向大家介绍。 主持人的话鼓励我们更多地了解“十二生肖”的知识。如,你喜欢哪一个生肖?你知道与生肖有关的故事吗?建议大家收集资料并与同学们分享。解读了解“十二生肖”的风俗及相关内容新知讲解阅读探究: 1.生肖又称什么?“生”“肖”各是什么意思? 2.生肖的周期是多长时间? 3.“十二生肖”都有哪些动物?了解“十二生肖”的风俗及相关内容 1.生肖也称属相。“生”是出生的意思,“肖”是相似、相像、肖像的意思。 2.生肖的

21、周期是十二年。 3.“十二生肖”分别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新知讲解拓展活动: 1.说一说有关“十二生肖”的风俗。 了解“十二生肖”的风俗及相关内容 “十二生肖”作为中国的民俗文化,在民间世代相传。据说在陕西就有送布老虎的风俗。小孩满月时,舅家要送一只黄布做的老虎,在进大门时,将虎尾折断一节扔到门外。送布老虎意在祝愿孩子长大后像老虎那样强壮有力,折断虎尾则是希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免灾免难。新知讲解 2.讲一讲有关“十二生肖”的故事或传说。 了解“十二生肖”的风俗及相关内容 我给大家讲一个有关生肖的故事。传说猫和老鼠原来是好朋友。有一年,玉皇大帝要在正月初九选定“十二生

22、肖”,猫听说后就对老鼠说:“我的好朋友,你能在初九的清晨叫醒我吗?咱们一起去选十二生肖。”“当然,我们是好朋友,我一定会叫你的。”老鼠爽快地答应了。可是正月初九那天,老鼠却独自出发了。半路上,老鼠悄悄地钻到牛的耳朵里,顺利地过了河。结果,老鼠第一,牛第二;接着虎、兔等动物都来了。等到猫醒后才发现,“十二生肖”评选已经结束了。从此以后,猫和老鼠结下了不解之仇。十二生肖顺序十二生肖顺序新知讲解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伴随我们成长的很多风俗体现了爱幼的传统,相应地,也有很多风俗体现了尊老的美德。尊老敬老风俗介绍会 请收集一张给老人祝寿的照片、了解一种祝寿的礼节或者一种寿宴食品,给大家介绍或者

23、表演一下,再议一议这些风俗寄托了我们对长辈什么样的美好祝愿。学 习 活 动了解本地的尊老风俗新知讲解学 习 活 动了解本地的尊老风俗 我听爸爸说过,寿宴上会摆放寿桃,一个大桃,取“八仙祝寿”,暗合“长久”之意。 在我的家乡,寿星要吃“长寿面”,面条绵长,表示长寿。晚上则安排酒宴,寿星坐在正位,接受亲友和晚辈的祝贺。 在我家,老人寿辰当天亲友们会聚在一起。老人看到晚辈围绕在身边就特别开心。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三幅图呈现的就是有关尊老敬老的风俗。左边第一幅图片是寿桃,取“八仙祝寿”,暗合“长久”之意。左边第二幅图片是亲友们齐聚一堂为老人贺寿。老人在晚辈的祝愿之中乐享天

24、伦。右边图片是过生日的老人在吃“长寿面”,面条绵长,表示长寿。晚上还会安排招待亲友的酒宴,寿星坐在正位,接受亲友和晚辈的祝贺。解读新知讲解学 习 活 动了解本地的尊老风俗 我的家乡人们这样给老人祝寿 在你的家乡,还有哪些风俗与尊老有关呢? 主持人的话旨在引导我们找一找身边的尊老敬老的习俗,和同学们一起交流。解读新知讲解活动准备: 收集本地区与尊老有关的风俗。活动过程: 1.尊老故事讲一讲。 学 习 活 动了解本地的尊老风俗 在奶奶过寿辰的时候,家里的晚辈亲友都来给奶奶磕头祝寿,祝她老人家身体健康,长寿多福。就连邻居也拉着他的小孙子来给奶奶磕头祝寿,邻居王爷爷说这叫沾喜气,沾福气。新知讲解活动过

25、程: 2.尊老风俗来分享。把自己家乡与尊老有关的风俗跟同学们说一说吧! 学 习 活 动了解本地的尊老风俗 在我的家乡,除夕过后,晚辈都要给长辈拜年,行礼问好。 在我的家乡,九月九日重阳节,要向老年人敬献菊花酒,祝愿老人健康长寿。新知讲解活动过程: 3.寄托祝愿议一议。 学 习 活 动了解本地的尊老风俗 奶奶寿辰,姑姑送了一副寿联,上联是“福如东海”,下联是“寿比南山”,爸爸说这是祝愿奶奶幸福长寿。 姥姥大寿时,爸爸送了一幅画,画的是寿星、松柏和仙鹤,妈妈说这幅画有松鹤延年、健康长寿之意。新知讲解 4.尊老行为知多少。读一读弟子规中尊敬长辈的内容吧,说说有哪些敬老的行为要求。 学 习 活 动了解

26、本地的尊老风俗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冬则温 夏则清 晨则省 昏则定出必告 返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要及时应答父母的呼唤。 要恭敬地聆听父母的教导。 出门时要告诉父母。新知讲解阅读材料 分析探究 小颖是学校“青春风铃”节目的播音员。今天她收到听众五年级(2)班小雯的来信,小雯在信中说她喜欢上网查找资料,偶尔也和网友聊聊天。妈妈知道后,严令她不准上网如果你是小颖,在节目中你会如何回答? 在节目中,我的回答是:首先要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和家长商量。商量就是沟通的过程,通过商量,弄清与家长的分歧所在,告诉家长上网的有利方面,并承诺不再上网聊天。这样,看似冲突的事情

27、就有了回旋的余地。沟通得好,我们就能得到父母的理解,甚至改变父母的主意,使自己如愿以偿。课堂练习二、判断题1.下列选项哪个不是敬老的风俗?( )A.摆寿桃 B.吃长寿面 C.献寿联 D.放鞭炮2.下列选项哪个不是端午节的风俗?( )A.戴香包 B.插茱萸 C.吃粽子 D.赛龙舟DB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了解“十二生肖”风俗本课思维导图认识尊老风谷俗风俗就在我身边感受与自己成长相关的风俗我们当地的风俗第2课时 奇妙的节日风俗第四单元 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10新知导入 说说视频中的节日是哪个节日,都有哪些风俗?你还知道哪些节日风俗?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

28、在传承发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有许多还相传,如买年货、扫尘、贴对联、吃年夜饭、守岁、拜岁、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祈福攘灾、游神、押舟、庙会、游锣鼓、游标旗、上灯酒、赏花灯等。传统的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承载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底蕴。节日猜猜看节日猜猜看新知讲解 这篇小短文介绍了端午节的时间、来历、传说,以及端午节的传统饮食与风俗习惯的由来。解读了解共同节日端午节的当地风俗 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但是,相同的节日会有不同的庆祝方式,这就形成了各地有差异的节日风俗。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本名“端午”。一般认为,它是为纪念中

29、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产生的。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因报效楚国的理想无法实现,又无力挽救楚国的灭亡,当秦国灭楚后,在五月初五那天,他抱石投汨罗江自沉。江边群众得知后,纷纷驾舟打捞屈原尸体。后人为纪念屈原,把这天定为端午节。每逢此节,民间有戴香包、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香包表示屈原的品德、节操万古流芳,粽子原是防止鱼吃屈原,后成为节日食品,划龙船则表示去营救屈原。新知讲解 虽然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但各地的风俗习惯却各不相同。这组对话中男孩提出“你们那里是怎样庆祝这个节日的”这一问题,女孩以山东省长岛县为例作了回答。旨在引导我们说说自己所在地区是怎样庆祝端午节的。解读了解共同节日端午节的当

30、地风俗 我家在山东省长岛县,在端午节当天的日出之前,人们要用手掠取草木的露水洗脸、洗眼,俗称“拉露水”。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你们那里是怎样庆祝这个节日的?新知讲解了解共同节日端午节的当地风俗阅读提示: 1.端午节是哪一天?是为纪念谁而产生的? 2.短文中提到了哪些端午节的习俗?这些习俗各有怎样的含义?去营救屈原防止鱼吃屈原屈原的品德、节操万古流芳含义赛龙舟吃粽子戴香包习俗是为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产生的来历农历五月初五时间新知讲解了解共同节日端午节的当地风俗拓展活动: 1.本地风俗说一说。 我家在东北,端午节一定要戴五色丝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被视为

31、吉祥色。 我家在南京,过端午节的时候要准备一盆清水,水中加入一些雄黄和两枚鹅眼钱,全家人都用这盆水洗眼睛,称为“破火眼”。 我家在山西,每逢端午节男女都要戴艾叶,称为“去疾”。 我家在江西,每当端午节时,人们都会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疮。新知讲解了解共同节日端午节的当地风俗拓展活动: 2.端午风俗知多少。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端午的风俗?跟同学们说一说。 洗龙湫水。龙湫水就是龙舟竞渡过的水,人们认为那是好水、活水,故常有喝龙湫水、洗龙湫水浴的习俗,民间也就有“五月节洗龙湫水”的俗语流传。 悬艾叶、菖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叶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院,以菖

32、蒲、艾叶插于门楣,悬于堂中。新知讲解 除了这些共同的节日,许多地方还有不少当地特有的节日,这些节日也会涉及许多独特的节日风俗。学 习 活 动了解当地特有的节日风俗 我家住在黑龙江省的五大连池市,我们这里有“饮水节”。节日期间人们聚集到泉边,喜饮泉水,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我家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每到“三月三”歌节,家家户户做五色糯米饭,染彩色蛋。人们聚集在一起,歌声此起彼伏,非常热闹。新知讲解学 习 活 动了解当地特有的节日风俗 各个省、市、自治区都有自己特有的风俗节日,节日名称不同,活动内容不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这四幅图片向我们呈现的就是四个各具地方特色的节日风俗

33、,旨在说是明,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除了像“春节、端午、中秋”等这样的共有节日外,各个地区还有自己特有的节日,这些节日也有许多奇特的风俗。解读 我家住在西藏自治区的拉萨市,我们这里过“藏历新年”,节日期间人们会进行传统赛马与表演活动。 我家住在福建省的福州市,我们这里有“孝顺节”。节日期间人们要煮“拗九粥”送亲朋好友,已出嫁的女子要回娘家孝敬父母。新知讲解学 习 活 动 主持人的话,引导我们收集自己感兴趣的节日的来历和风俗等资料,与同学们分享。解读 你了解这些节日的来历和风俗吗?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节日,收集资料与大家分享一下。了解当地特有的节日风俗新知讲解学 习 活 动了解当地特有的节日

34、风俗活动准备: 收集自己感兴趣的节日习俗,整理资料与同学们分享。活动过程: 1.读一读。 以小组为单位,读一读课文中的图片内容,完成下表。煮“拗九粥”孝敬父母福建省福州市孝顺节赛马与表演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藏历新年聚集唱歌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月三”歌节喜饮泉水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饮水节节日风俗所在地区特有节日新知讲解学 习 活 动了解当地特有的节日风俗活动过程: 2.说一说。 这些节日你听说过吗?你经历过吗?把你喜欢的节日跟同学们说一说。 我喜欢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藏历新年”。听爸爸说,在藏历初一的早晨,藏族人民会来一个“抢水”比赛。每户都要出一个青年人来到河边、井口抢第桶水。谁抢到第一桶水,就是“金

35、水”,预示一年吉祥、幸运、财源滚滚。新知讲解学 习 活 动了解当地特有的节日风俗 3.讲一讲。 把自己收集到的有趣的节日风俗或节日的来历与同学分享。 我收集到的是关于“饮水节”的传说。相传在很早以前,五大连池地区人烟稀少。人们过着渔猎生活。一天,有个青年在山间打猎,忽遇一鹿,急射一箭,箭中鹿后腿,伤鹿向西南方向拼命逃跑。青年沿血迹紧追不舍,追至药泉山东南时,伤鹿涉过一泉水后,健步逃往臣虎山,血迹中断。青年甚为惊奇,俯察泉水,清澈见底,不断有气泡逸出,如沸水翻腾,取水饮之,其味清凉甘甜,顿觉精神振奋,非一般水可比,随即将其奉若圣水。那时正值端午,后经辗转相告,迅速传开,人们相信此泉水有袪疾、延寿

36、的奇效。以后每逢端午节前后,散居于各地的人们赶着车带着食宿用具,来到这里露宿于泉水周围。他们为了庆贺病愈,宰牛杀羊,欢歌狂舞,归时投掷石块,以示祛除疾病,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新知讲解那达慕大会 我家住在美丽的内蒙古自治区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上,这里有历史悠久的传统活动“那达慕”。“那达慕”为蒙古语,意思是“娱乐”“游戏”。 每当七八月间,草原上水草丰美、牛肥马壮,牧民们就会身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一起,举行一年一度的那达慕盛会。大会上,有众多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比赛项目,比如赛马、摔跤和射箭等,这些活动是力与美的展现、体能和智慧的较量、速度和耐力的比拼。除此之外,还有棋艺、歌舞及物资交流等。

37、大会期间,宁静的草原变成了欢乐的海洋,蒙古包内外充满欢声笑语。飘动的彩旗和欢腾的牛羊驼马,构成草原上一幅美丽的图画。 这篇短文介绍的蒙古族特有的传统节日“那达慕”。短文先讲“那达慕”历史悠久,并解释了“那达慕”的含义;接着讲述了有关“那达慕”盛会的比赛项目及开展的活动;最后总述盛会期间,宁静的草原变成了欢乐的海洋。解读新知讲解 你们当地有什么独特的节日?你们是如何过这个节日的? 主持人提问,旨在引导我们介绍自己家乡的独特节日,以有过节时的情景。解读新知讲解阅读目标: 知道“那达慕”是蒙古族的一次盛会,了解“那达慕”盛会的有关赛事及活动。阅读提示: 1.“那达慕”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那达慕”

38、的意思是什么? “那达慕”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那达慕”的意思是“娱乐”“游戏”。 2.“那达慕”盛会在什么时间举办?都有哪些赛事及活动? “那达慕”在每年的七八月间举办。大会上,有众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比赛项目,如赛马、摔跤和射箭等。除此之外,还有棋艺、歌舞及物资交流等。新知讲解阅读感悟: 在美丽而神奇的大草原上,有着英雄的马上民族,他们的节日“那达慕”也充满着力量、体能、智慧的较量,更是速度和耐力的比拼。拓展活动: 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独特节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吧! 我与同学们分享的是“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泼水节期间,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

39、之后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新知讲解 我与大家分享的是都江堰放水节。历史上,每年农历三月的清明节都要举行隆重的放水大典,以预祝当年农业丰收。届时,地方官员要亲自主持放水仪式,当地群众也自发地组织到二王庙祭拜李冰父子,举办二王庙会,又称清明会。近些年,都江堰市政府将民间传统的清明会改为政府主办的放水节,由身着古装的水利官员、仪仗队伍表演放水节的全过程。此间有民间歌舞表演,引人入胜。 我与大家分享的是“火把节”。“火把节”,一些民族又称“星回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袥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40、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日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其主要的活动有斗牛、赛马、摔跤、歌舞表演等。新知讲解不同的风俗体现了不同的文化,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祝愿,表达了人们多样的情感。学 习 活 动探寻节日背后的风俗 每年除夕,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剪成蝙蝠、麋鹿、白鹤和喜鹊,寓意“福”“”“寿”“喜”,贴在门窗上,作为一种装饰,增添节日气氛。 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我们这里除了观灯展、猜灯谜,家家户户还要吃汤圆,意在祝愿一家团圆和睦。 这两幅图片及文字既展现了节日的欢乐、祥和与喜庆,又表达了人们心中美好的祝愿与期待。解读新知讲解学 习 活 动探寻节日背后的风俗 主持人的话引导我们了解当地的

41、节日风俗都寄托了家乡人怎样的愿望和情感,快来找一找吧!解读 你们当地节日风俗寄托了家乡人什么样的愿望和情感呢?节日的风俗寄托的祝愿和情感新知讲解活动准备: 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通过采访老人或借助网络、书籍等方式,收集节日寄托的愿望和情感。活动过程: 1.读一读。 以小组为单位,认真阅读课文中的图片内容,完成下表。学 习 活 动探寻节日背后的风俗团圆和睦灯展、灯谜元宵节“福”“禄”“寿”“喜”剪纸除夕祝愿和情感节日风俗节日名称新知讲解活动过程: 2.说一说。 在你的家乡还有哪些美好的风俗?都寄托了怎样的愿望和情感?与同学们说一说。学 习 活 动 每当快到新年时,妈妈都要拿着新买的扫帚把家里里里外

42、外打扫一遍。奶奶告诉我,这是“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奶奶说,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意思,就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我想这一习俗应该是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等。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探寻节日背后的风俗新知讲解学 习 活 动探寻节日背后的风俗 你吃过灶糖吗?在我的家乡就有腊月二十三吃灶糖的习俗。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把它抽为长条形的粮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形就叫作“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寒冷,“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

43、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为什么要吃灶糖呢?我在网上找到了答案,原来是为了粘住灶王爷的嘴巴。传说灶王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的神,他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凡间信息的职责。在他上天之时,人们供他灶糖,希望他吃过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让我们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事事顺心。哈哈,真有趣!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那达慕”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A.汉族B.回族C.蒙古族D.朝鲜族C课堂练习一、选择题2.下列选项哪个不是元宵节的风俗?( )A.吃元宵B.赏花灯C.舞龙、舞狮D.贴窗花D课堂练习二、把特有的节日与对应的地区连起来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三月三”歌节广西壮族自治区

44、“孝顺节”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饮水节” 福建省福州市“藏历新年”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当地特有节日的风俗本课思维导图风俗蕴含的愿望和情感奇妙的节日风俗共同节日的当地风俗我们当地的风俗第3课时 风俗的演变第四单元 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10新知导入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七月七,来乞巧,牛郞织女会鹊桥。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新知讲解 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风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淘汰或者加以变革。学 习 活 动 通过调查,了解本地

45、区需要淘汰或者加以变革的风俗小调查 请通过翻阅图书、上网或者采访长辈等途径,调查一下自己所生活的地区有哪些需要淘汰或者加以变革的风俗。风俗的名称:调查的途径:风俗的主要活动:淘汰或者变革的理由:可能的替代性活动:小调查 新知讲解活动要求: 1.调查要深入实际,不走过场。 2.记录要精准详实,不丢项目。 3.建议要切实可行,合乎情理。交流展示:学 习 活 动 通过调查,了解本地区需要淘汰或者加以变革的风俗旅行结婚可能的替代性活动过于浪费淘汰或者变革的理由设宴款待客人风俗的主要活动采访长辈调查的途径结婚宴请风俗的名称献花可能的替代性活动污染环境引起火灾淘汰或者变革的理由烧纸风俗的主要活动采访长辈调

46、查的途径清明祭扫风俗的名称新知讲解 有些风俗不符合时代需要,应该淘汰;有些风俗是否保留,人们有不同的看法。学 习 活 动表达自己对于放鞭炮的看法,说清理由观点一: 每年都会有很多人因放鞭炮而受伤、致残甚至丧命。放鞭炮还会污染环境,鞭炮中的火药在燃放过程中,会释放出许多有害物质,而且放鞭炮噪音很大,因此要禁止燃放。 这两段文字阐述的是对放鞭炮的两个观点:观点一是禁止放鞭炮,理由是放鞭炮会引起火灾,致人伤亡,有害健康;观点二是提倡放鞭炮,理由是放鞭炮是传统风俗,增加喜庆,寄托愿望。解读观点二: 放鞭炮是中国人庆祝节日和喜事时的重要习俗。过年时,放鞭炮寄托了人们很多美好的愿望,比如期盼新的一年能平安

47、。 对于放鞭炮,你的看法是什么呢?说说你的理由。辩一辩 主持人的话旨在引导我们表达自己对于放鞭炮的看法。你的看法是什么?快跟同学们说一说吧!解读新知讲解活动过程: 1.读读课文。 读一读课文中的内容,完成下表。学 习 活 动表达自己对于放鞭炮的看法,说清理由观点理由观点一观点二 2.说说观点。 你对于放鞭炮有什么看法?跟同学们说一说。 我认为,应该把这个传统习俗延续下去,放鞭炮能让人们感受到节日的喜庆,尤其是我们小孩,看着那五彩缤纷的礼花,就会产生丰富的想象力,更忘不了过年时放烟花爆竹的快乐。新知讲解学 习 活 动表达自己对于放鞭炮的看法,说清理由 我提倡放鞭炮。春节是喜庆的节日,不放鞭炮多冷

48、清啊。找不到过节的感觉。不让放鞭炮,那“年”的故事又该怎么传下去呢? 我反对放鞭炮,因为放鞭炮的危害太多了。1.燃放过的爆竹纸随风飞扬,人行道、马路上到处都是,给环卫工人加大了工作量,也破坏了城市的形象。2.燃放礼花爆竹时,喷出的种种烟雾,会刺激人的耳、鼻、喉、肺,还会给人的身体带来很多危害,并且会使大气受到严重的污染。3.制造烟花爆竹要浪费大量的火药和纸。4.燃放烟花爆竹造成了许多悲剧。新知讲解 短文向我们介绍了清明节的时间、由来,点明清明既是节日又是节气。同时说明了清明节不仅是祭奠逝去的亲人的节日,更是我们缅怀先烈、悼念革命烈士的日子。最后交代清明节为什么又叫“踏青节”。解读清明节 清明节

49、在每年4月5日前后,古时也叫三月节,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清明节原是祭祀祖先的节日,如今除了祭奠逝去的亲人,在这一天人们还会开展祭扫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动。清明时分,天气转暖,草木复苏,人们常常结伴到郊外踏青、放风筝、欣赏春光,所以清明节也被称作“踏青节”。新知讲解 主持人的话告诉我们,清明时节扫墓祭祖、感念祖恩、激励后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悼念革命先烈现在已成为小学生的常规活动,并引导我们说一说自己学校开展过哪些文明祭扫的活动。解读 清明时节扫墓祭祖、感念祖恩、激励后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清明时节悼念革命先烈,也是小学生的常规活动。说一说你们开展过哪些文明祭扫活动。新知讲解阅读提示: 1.清明节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清明节的活动有哪些? 时间:每年4月5日前后。活动:祭祀祖先、祭扫烈士陵墓、悼念先烈。2.清明节为什么又被称作“踏青节”? 原因:天气转暖,草木复苏,人们常常结伴到郊外踏青、放风筝、欣赏春光。新知讲解拓展活动: 你参加过哪些文明祭扫的活动?你认为应该怎样祭奠亲人,缅怀先烈? 去年的清明节,学校组织我们开展“文明祭扫,绿色清明”活动。我们中队在烈士陵园栽种了11棵青松,象征着先烈顽强不屈的精神。我们还为烈士纪念碑进献了鲜花。在纪念碑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清明时节话清明,致敬先辈忆英烈一、追本溯源忆清明(承办班级五四班、六一班)内容:讲关于清明节的来历。形式:录视频。 二、多样美食祭清明(承办班级五一班和五三班)内容:制作美食。形式:将制作过程拍照或录视频。 三、丹青妙笔绘清明(承办班级五六班和五七班)内容:制作以“清明节”为主题的手抄报。形式:A4纸一张。 四、古诗配画美清明(承办班级五八班和五九班)内容:以“清明节”为jvzquC41yy}/onnrkct/ew466q6ir>9
1.中国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中国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FreeCheck免费查重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俄罗斯对中国的最大贡献,就是让整个西方彻底误判了中国 阿离家居 8跟贴 打开APP 乌军再遭重创,瑟尔斯基抗命反攻:大结局即将上演 战场科技馆 16跟贴 打开APP 福建舰正式入列,击碎美方包围圈,美防长的亚太行,注定成为笑话 聚焦最新动态 打开APPjvzquC41x07757hqo1yuc}ne135WM>QS3C=U0qyon
2.幼儿园大班清明节的来历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清明节的来历教案(精选1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清明节的来历教案 篇1 一、活动目的: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通过查资料、jvzq<84yyy4vpsx0eqs0lrfqcp5zq~jt1463498482>59<;a6;825>70jvsm
3.幼儿开展清明节主题活动方案(格式8篇)2、使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来历;感受清明节与其它节日在气氛上有何不同。 3、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教育幼儿学习古人舍己为人、不争功名的精神。 4、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通过听英雄的演讲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jvzq<84yyy4gcwrkuj{/ew4hcpmbp864:8720qyon
4.沐浴春光走进清明——青龙第四小学清明节语文特色作业展三、制作一张有关清明节的思维导图。四、录制一个有关清明节的视频:可以是讲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美食,朗诵怀念先人的诗词,学唱一首有关清明的歌曲等。(在室外录制) 一、日记 二、古诗积累 三、思维导图 四、清明节朗诵 03:24 五年级 一、追本溯源忆清明,内容:讲关于清明节的来历。 二、多样美食祭清明,内容:制作美食。 三、丹青jvzquC41yy}/onnrkct/ew466vui7|t
5.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教案(精选10篇)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等,体验端午节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jvzquC41yy}/{~|gpoo/exr1lkgpcw4ukpobpsn155;36?3jvor
6.清明节活动方案1、能初步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感受清明节和其它节日在气氛上的不同。 2、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教育幼儿学习古人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二、时间及地点: 1、观看视频及包饺子活动时间与地点: 4月3日上午:各班教室 2、观看放风筝的活动时间: 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5Kknwk|j{bppyk1sooivnpilof1sngtk€iwjsivke24>;590nuou
7.诗歌朗诵视频范文开主题班会、制作黑板报;枫亭镇关工委在蔡襄纪念园举办爱国主义教育报告会,全镇各中小学参加,受教育的中小学师生达2500多人;鲤南中心小学组织学生自制小白花;溪尾小学召开《文明祭奠 绿色祭奠》专题讲座;二实幼通过故事讲解、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形式向孩子们介绍清明节的来历、风俗习惯及礼仪常识并组织学生制作清明果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9583;/j}rn
8.清明节文明祭祀活动方案(精选23篇)为了确保活动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为某一活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那么制定活动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清明节文明祭祀活动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清明节文明祭祀活动方案 篇1 一jvzq<84yyy4vpsx0eqs0j~tfqpmgcwlcp1814;5516?1;>:40jznn
9.有关清明节的诗歌范文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打马球、插柳植树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三)温习有关清明节的诗句 《清明》、《途中寒食》、《寒食》 (四)介绍上海龙华烈士陵园,讲述烈士的故事缅怀革命先烈 (五)4月4日放假与家人吃青团,到自己祖先的坟上扫墓,祭拜祖先。 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8974ivvq
10.小学生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10篇6.小学生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 篇六 活动目的: 1、缅怀先人,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活动过程: 一、知识小竞赛。jvzquC41yy}/7:yguv4og}4ujq}03:59:6;70qyon
11.关于《清明》古诗的教学设计(通用11篇)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jvzquC41yy}/qq6220ipo8pcqunj1sncqz{fuqjlk17:6@;: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