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每个传统节日都有流传下来的饮食习俗。清明节吸收了古代寒食节的饮食习俗——吃冷食。
民间传说,冷食习俗跟春秋时期一位义士——介子推有关。
清明吃冷食
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肉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侯,分封群臣,唯独介子推携老母隐居到绵山去了。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避山里,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介子推去世那日不准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那么,清明节流传到今天的冷食有哪些呢?
1 西南小吃——清明粑(也叫清明菜粑粑/清明菜馍馍)
清明菜粑粑
用清明菜和面粉或糯米粉加水混合,做成咸的或甜的都可。
清明菜
相传,明朝建文皇帝“靖难之变”后,从南京流落到贵州省,在长顺县白云山削发为僧,终日念经朝佛。长顺当地老百姓得知后,纷纷上山朝佛,每次都带上最好吃的自制的食饼作为祭品和充饥食物。
偶然一次,建文帝品尝到了大家带去的食饼后赞不绝口,得知此饼主料是清明菜,遂取为它命名为“清明粑”。
从此,清明粑名声渐大,逐渐成为贵州、四川等地百姓过清明节和祭祀祖宗的必备食品。
2 江南小吃——青团
青团
用艾草汁水和糯米混合,包上各种馅料,蒸熟。
艾草
传说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李秀成的得力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当地的农民为了帮助陈太平,于是就用艾草加糯米粉做成又香又糯的青团,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
陈太平吃了青团之后顺利逃回大本营。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于是清明节吃青团的习俗就流传开了。
额~话说以上两种都是青绿色食物,为啥清明节要吃绿色食物呢,据说可以让眼睛清澈。赶快安排起来~
3 其他地区冷食
(1)子推馍
子推馍,又叫老馍馍,是山西省清明节传统美食。听名字就知道,是纪念介子推的。
(2)冷饽饽
山东一带最常见的食物,另外还会吃冷煎饼、鸡蛋煮熟了也要放凉了再吃等等。
(3)馓(san)子
春秋战国时期,寒食节禁火时食用的“寒具”即为馓子。现多为西北地区的一种油炸小吃,酥脆可口。
(4)枣糕
清明时节北方人会发面蒸枣糕。它也有宫廷第一糕点之美称,为“满汉全席”十大糕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