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清明教案docx

认证主体:蒋**(实名认证)

IP属地:湖南

下载本文档

小班清明教案一、基本信息1.教学对象:小班幼儿2.教学时间:[具体时长]3.教学地点:幼儿园教室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幼儿能够了解清明节的基本时间和来历。知道清明节有扫墓、踏青等传统习俗。学会简单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对春天的感受。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看图片、视频,聆听故事等方式,培养幼儿观察、倾听和理解的能力。组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和热爱之情。培养幼儿尊重长辈、珍惜生命的意识。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清晰了解清明节的时间、来历和主要习俗。引导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好,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2.教学难点帮助小班幼儿理解清明节扫墓习俗背后的意义,培养其尊重生命和长辈的情感。鼓励幼儿大胆用语言、绘画等形式表达对春天和清明节的认知与感受。四、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播放图片、视频等,让幼儿直观感受清明节的相关场景和春天的景色。2.故事教学法:讲述清明节的故事,帮助幼儿理解节日的来历和意义。3.小组合作法: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4.启发提问法: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五、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活动设计教师播放一段人们在清明节扫墓的视频片段,问幼儿:“小朋友们,看看视频里的人们在做什么呀?”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然后展示一些春天大自然的美丽图片,如盛开的花朵、嫩绿的柳枝等,问:“春天到啦,你们看这些景色美不美?那现在是什么季节呀?”2.时间分配:5分钟新课讲授(15分钟)1.讲解清明节的时间和来历(5分钟)教师结合日历,向幼儿讲解清明节一般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讲述清明节的来历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皇帝叫重耳,他在外面流浪的时候,他的大臣介子推一直忠心地跟着他。有一次,重耳饿晕了,介子推就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煮给他吃。后来重耳做了皇帝,他想感谢介子推,可是介子推不愿意做官,就背着妈妈躲到山里去了。重耳找不到他,就派人放火烧山,想逼介子推出来。没想到介子推宁愿被烧死,也不出来。重耳很伤心,就把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后来又慢慢演变成了清明节。在清明节这一天,人们不能生火做饭,只能吃冷的食物。”讲解过程中,适时提问幼儿,如“重耳为什么要把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呀?”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2.介绍清明节的习俗(5分钟)利用图片和简单的语言介绍清明节的主要习俗:扫墓:教师展示扫墓的图片,讲解:“清明节的时候,人们会去给去世的亲人扫墓,打扫墓地,献上鲜花,表达对他们的思念。”踏青:展示人们在户外踏青游玩的图片,说:“大家还会在清明节的时候出去走走,看看春天的美景,呼吸新鲜空气,这就是踏青。”放风筝:展示小朋友放风筝的图片,介绍:“有些地方的人们还会在清明节放风筝,据说这样可以放走不好的东西,带来好运呢。”每介绍一种习俗,都让幼儿说一说自己有没有做过或者看到过类似的事情。3.感受春天(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再次观察春天的图片,提问:“春天到了,你们发现周围的变化了吗?春天有什么颜色呀?”鼓励幼儿积极回答,如“春天有绿色,小草变绿了”“春天有红色,花开了”等。教师总结:“春天是一个很美丽的季节,有五颜六色的花朵,嫩绿的叶子,温暖的阳光,还有轻轻的风。那你们喜欢春天吗?能不能用一个好听的词来形容春天呀?”引导幼儿用词语描述春天,如“美丽”“生机勃勃”等。课堂练习(15分钟)1.小组任务设计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在每个小组面前放置一套绘画工具和一些彩纸。给幼儿布置任务:“小朋友们,现在我们要一起合作,画一幅关于春天或者清明节的画。你们可以画春天里的小花、小草、大树,可以画人们去踏青,也可以画扫墓的场景。大家一起商量怎么分工,然后开始画画吧。”2.小组讨论与分工(3分钟)幼儿分组讨论,确定每个人的任务,如有的负责画天空,有的负责画草地,有的负责画人物等。3.绘画创作(10分钟)幼儿开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创作,提醒幼儿注意画面的布局和色彩的搭配。对于遇到困难的小组,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成果展示与分享(10分钟)1.小组代表发言(5分钟)请每个小组的代表拿着画,向全班小朋友介绍他们小组画的内容,如“我们画的是春天,这里有好多五颜六色的花……”“我们画的是清明节去扫墓,这是墓碑……”其他幼儿认真倾听,并给予掌声鼓励。2.集体欣赏与评价(5分钟)教师引导全班幼儿一起欣赏每个小组的作品,说:“小朋友们画得都太棒啦!每一幅画都有自己的想法。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你最喜欢哪一幅画呀?为什么喜欢呢?”鼓励幼儿从画面内容、色彩、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总结与拓展(5分钟)1.总结(3分钟)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清明节,知道它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还知道了清明节有扫墓、踏青、放风筝等习俗。我们还一起画了春天和清明节的画,大家都画得很好。”2.拓展(2分钟)教师说:“回家后,小朋友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踏青,感受春天的美好。也可以问问爸爸妈妈关于清明节更多的故事。下次我们再一起分享哦。”作业布置1.请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制作一个简单的清明节手抄报,将自己对清明节的认识画在手抄报上,和家长一起分享。2.让幼儿给长辈讲一讲今天学到的清明节的知识。六、教学内容分析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还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通过学习清明节,幼儿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感受中华民族对祖先的敬重和对生命的珍视。本节课内容位于小班社会文化教育板块,旨在引导幼儿初步认识传统节日,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清明节的时间、来历和习俗,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为幼儿今后深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奠定基础。同时,结合春天的季节特点,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增强幼儿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七、教学反思1.目标达成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大部分幼儿能够了解清明节的基本时间和来历,知道主要习俗,在知识与技能目标方面基本达成。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幼儿通过观看、倾听、讨论、绘画等活动,观察、理解、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有较好的体现,幼儿对清明节和春天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尊重长辈、珍惜生命的意识也有所培养。2.问题分析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理解清明节扫墓习俗背后的意义仍有一定难度,部分幼儿在情感体验上不够深刻。在小组绘画活动中,个别幼儿参与度不高,存在依赖他人或者游离于小组之外的情况。幼儿在语言表达上还比较稚嫩,在描述清明节和春天的感受时,词汇量有限,表达不够清晰流畅。3.方法效果直观演示法、故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和启发提问法的综合运用,有效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幼儿的积极参与和思考。小组合作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但在组织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4.学生反馈幼儿对清明节的故事和习俗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观看视频和绘画活动中,积极性很高。部分幼儿在分享自己小组的绘画作品时,表现得很自信,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但也有幼儿反映,有些内容还是有点难理解,希望老师能再讲得简单一些。5.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采用更生动形象、贴近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3分钟了解清明节的起源清明,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更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祭祀节日,祭祖、扫墓,是它最独特而鲜明的文化符号。戳视频,看清明节的由来与习俗。(视频来源:科普中国) 责任编辑:丁超弋 央视新闻 我用心你放心 127 jvzquC41eqtugwy/uvgukl3eev|og€x0eezw0lto1utpy6gqqm5wkmjq0jznnHnvgoejfF:237683=7:;6?87:=83
1.简单的清明节来历1、简单的清明节来历 1、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时饥饿难耐,正在大家万分焦急时,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割腿肉熬汤于公子食用,重耳从振精神,事后发现肉是介子推的肉时,流下来眼泪。 2、十九年后重耳即位。即位后文公重赏了当初伴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不平,劝jvzq<84o0;8iwj~w0eun1qzc|z51f:g9;9Gb3@>C3:90
2.清明节的由来与习俗在许多学者看来,清明节的来历并非前面说的那样简单。它是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最初的大禹治水,确有天清地明之功;武王伐纣,被誉为“肆伐大商,会朝清明”;秦皇不时起居于墓侧,则有祭奠之意。而这一切又都发生在“清明风至”之时,到了公元732年,唐明皇来的干脆,他频布了一道御旨:“寒食上坟,礼经jvzquC41dnuh0lxfp0tfv8y737;95<57235bt}neng5eg}fknu552==475
3.清明节的来历由来关于清明节的传说故事及节日起源[摘要]清明节的来历故事,清明节重耳、介子推的传说故事 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jvzq<84yyy4np€3ep1zpw{4nx{uv1:>934680qyon
4.清明的来历清明的来历1 1、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jvzquC41yy}/qq6220ipo8|166994?3jvor
5.清明节习俗的来历和由来介绍(精选5篇)清明节习俗的来历和由来介绍(精选5篇) 清明节荡秋千的由来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wjpprkpipjg86465823A3jvor
6.清明节气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清明节是几月几日清明的习俗清明节公历4月04-06日交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祭祖扫墓节日,清明节起源于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百姓仿效流行于民间。 天气网为你介绍关于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清明养生、清明食俗、清明农事等等。jvzquC41yy}/vrfpsk4dqv4|jwgovr4skpmnkwl0jvsm
7.清明节志①:清明节的由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的这首《清明》想必我们很多朋友都耳熟能详,它描写的是清明节的节日景象。清明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对于清明,我们可能知道它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国家的法定假期。可是,对于它的来历和具体习俗却了解的不太详细jvzquC41o0pw}m0ep5ry}}1zzr04974265u49742666a:87:7:457mvo
8.清明节的来历50字左右1、清明节的来历50字左右 1、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2、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jvzq<84o0;8iwj~w0eun1qzc|z53C>Hf95?7C:h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