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看到这首诗就想到清明节,但是大家对这个重要节气的了解有多少呢?今天,小编就附上多图来科普清明节的传统风俗。
这天的重磅美食当属青团。青团是江南一带的小吃,也是清明节的特别食品。它由艾草打出汁来搅拌进糯米粉里,配上香甜的豆沙馅。一个碧绿色的青团和初春很应景。
杨柳是春天的标志,这时草木更新,树枝抽出绿芽。自古以来人们就有折柳插柳的习俗,柳同“留”也有对离别的亲友挽留之义。春天踏青的时候折一支柳戴在头上出门,还有辟邪祈平安的寓意。
除了插柳,清明还少不了植树。在这个生机勃发的时刻种树,在传统文化中不仅是追思也象征着希望。同时又吻合了现代环保的理念。
清明前后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也是人们踏青的最佳时刻,清明踏青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良辰美景,陶冶身心,人生一大乐事。
古人还会在这时候荡秋千,这项活动在唐代是很流行的游戏。玩乐的同时还能锻炼身体,深受大众的喜爱。
风筝又称“纸鸢”,也是清明时节人们喜爱的传统活动之一。古人还相信通过放风筝可以带走一年的晦气,可以带来好运。
清明风起,思念故人的同时也有生的希望。
记者 / 周菲
编辑 / 宗哲麟
图片 / 周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1. 小窗口,大民生!这些细微之处显温度→
2. 榜样引领走前列、模范先锋勇担当,黄浦区区级机关模范机关建设现场会召开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