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清明节手抄报资料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手抄报吧,手抄报除报头按内容设计、绘制外,每篇文章的标题也要作总体考虑。那什么样的手抄报才是好的手抄报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走进清明节手抄报资料,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节的由来传说50字】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基祭”之补。后来民间亦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个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得名”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中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8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清明果的来历】

清明果也叫绵菜饴、清明饴,民间采用古老的制作方法,用原始的石器工具捣制,外皮用艾叶做成,软糯有嚼劲,回味更悠长,有化痰、止咳、降压、去风功效。

传说在太平天国李秀成得力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将陈太平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没有抓到陈太平,清兵在村里添兵设岗,防止出村人给陈太平带吃的东西。

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带什么给陈太平吃时,走出门,一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身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色。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陈太平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

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就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相传这就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也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这就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就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是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就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就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这就是用足去踢球。这就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为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在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在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这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节与清明节气的小故事

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二十四节气就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比较适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就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就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农谚说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就是说的这个道理。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就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其中的“清明节”还只就是一个节气,不就是节日。

此外,清明时处早春三月,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气候宜人而到处生机勃勃,就是春游和郊外娱乐的好时光,所以清明前后自然成为人们乐于到户外、郊野嬉游的的好时光。

THE END
0.【传统节日】清明节的由来今日清明。 中国人的浪漫,最美不过二十四节气。 唯有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 清明节由何而来? 清明节都有哪些习俗? 与清明有关的古诗有哪些? 如何在这特殊的日子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由来 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32:<24h6373;67A<;0jznn
1.清明节的由来简写1、清明节的由来简写 1、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2、《历书》:“春分后十五日,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之说。 2、清明节的手抄报三年级内容 1、荡jvzq<84o0;8iwj~w0eun1qzc|z53C>>5:D;95:=4:d90
2.清明关于清明的文章关于清明的好词好句总结归纳精选(1): 清明节的由来50字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正因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 [ 更多 ] 精选阅读(1): 清明节的由来 我国传统的清明jvzquC41o0jvcwrgkyko0lto1v526B:0jvsm
3.中秋节的由来简介50字左右(通用5篇)中秋节的由来简介50字左右(通用5篇) 中秋节的由来简介50字左右 篇1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作“月夕”,“八月节”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iqwlskwpjg8694;>:6>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