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语:关于教师节的历史考查

到如今,旧中国、新中国一共设置过三个教师节。其中,国民党设置过一个,共产党设置过两个。还有一个是解放前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由一些教师和其他知识分子倡议,但没有被国民党政府批准,现在也被人们算作一个教师节。如果把这个未被国民党政府批准的教师节算上,那就是四个。

由此可见,教师节原本是中国广大教师的一个要求。

可见,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定五月一日为教师节,和国际劳动节合并是最合理的,也是最为正确的。6月6日这个日期的选择有什么根据和意义呢? 和“五一”这个日子相比,高下立判。

当时的教师以及其他知识分子倡议建立教师节,只能看作是他们的自发斗争。同样,五月一日美国工人阶级的斗争也是自发的经济斗争。因此,中国的教知识分子就是“要求改变教师待遇”,这是地地道道的经济斗争。

中国知识分子主要成分的一部分是教师,在当时,教师的主体存在于国统区。1931年的时候,也是他们向国民党政府提出设立教师节的诉求,最后国民党政府并没有认可。可见,这次斗争是失败了。

而中国最先进的知识分子群体在延安。散落在白区的极少数先进知识分子,(如鲁迅那样的人)受到严重打压。他们(即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也没有向国民党政府提出设置教师节这个要求。

如同中国的资产阶级分化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一样,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分化为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和反动的旧知识分子两部分。

在这两种性质的知识分子之间,有一些中间派,他们对共产党有同情心,但也仅仅是同情心,其主要部分是教师。考虑到经济因素,知识分子都出生在富裕家庭,除非他们自我涅磐,升华为马克思主义者,一般他们都带有旧社会的痕迹,都是站在他们出生的那个阶级的立场上。要求设置6月6日教师节的,正是处于中间派的这些知识分子。

本文并不否定中间派知识分子要求设置6月6日教师节的进步意义。

关于这次国民党政府设置教师节的日期,本文认为国民党政府把教师节定在9月28号孔子诞辰这一天,没有什么错,甚至比6月6日或者9月10日都要好。毕竟孔夫子有“万世师表”这个称号,也算是制定教师节的一个根据。

新中国设置第三个教师节的情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把教师节定为5月1日,与国际劳动节合在一起。

“这个教师节日期确定的伟大意义在于:一是用这种方式宣告了知识分子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是脑力劳动者而不是剥削者,与劳动人民一样拥有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二是告诉知识分子,要走为人民服务和与人民相结合的道路,知识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而不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资本。三是把知识分子这个“毛”附在人民大众这个“皮”上,将会使中国知识分子和欧洲知识分子一样,具有独立人格和独立精神,以及与此相联系强大力量。”(引自《张宏良:从教师节的演变看中国知识分子的崛起和沉沦》)

第四个教师节就是现在的9月10日。

9月10日教师节,如许多同志所说,是有人有意把教师节这一天定在9月10日,因为这一天就是与毛主席的祭日排在一起,以此来侮辱毛主席,向中国劳动人民宣战,侮辱和践踏绝大多数中国人民的信仰;是把教师节和毛主席忌日设在一起,让教师和知识分子每年敲锣打鼓欢呼毛主席逝世,采用这种方式发泄对毛主席的仇恨,发泄对人民大众的仇恨,肆意践踏和侮辱人民大众的信仰,简直到了丧尽天良的程度。

是否有人有意?起码不能排除这个嫌疑。所以,“有人有意”是有道理的。

下面就是这个决定的原文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教师节的决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

以上的《决定》录自网络。

另外补充一些资料,也来自网上:

第一个: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副委员长:22名(名单略)

常务委员会委员:(按姓氏笔划为序):若干名(名单略)

第二个:

第三个:

“教师节的最早创意人、中科院院士王梓坤教授在1984年年末,突然有了一个想法,觉得教师应该有自己的节日,随后在12月9日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北京晚报》”。

只是“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的王梓坤呼吁将“九月的某一天定为全国教师节”,没有提出9月10日这一天。

第二天,《北京晚报》就刊出文章《王梓坤校长建议开展尊师重教月活动》,引起了读者强烈反响。12月15日,北师大钟敬文、启功、王梓坤、陶大镛、朱智贤、黄济、赵擎寰联名,正式提议设立教师节。

第四个:

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教师节的决定》,建立教师节的议案是由国务院提出,人大常委会只是“同意”。而时任国务院总理是赵紫阳。

再录网上的一些信息以供参考:

9月开学最适合设教师节

邓小平讲话受宠若惊

新京报:当时社会对教师尊重程度如何?

王梓坤:1984年至1985年,邓小平、陈云已经就尊师重教发表过讲话,要求尊重教师、尊重人才,教师是阳光底下最光荣的职业。

新京报:当时看到那些话是什么感觉?

王梓坤:非常高兴,简直是受宠若惊,谁也没想到领导会这样高度评价教师的地位。

新京报:后来是什么事让你想到提倡尊师重教?

王梓坤:当时我在北师大当校长,搞教育搞了一辈子。所以就老想,尽管这些领导同志讲过要尊重教师,但要让尊师重教变成全国人民的想法,不能光靠领导说。既然有三八妇女节和五一劳动节,一天早晨在去办公室的路上,我就想要是有个教师节就好了。想好后,就给媒体打电话,第二天就见报了,没想到见报这么快。

联名写信提议设教师节

1984年12月,王梓坤在座谈会上倡议,由国家确定每年9月在全国开展尊师重教活动,并将该月的一天定为教师节。他起草《关于在全国开展“尊师重教”月的建议》,和钟敬文、启功、陶大镛、朱智贤、黄济、赵擎寰等人联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建议。

新京报:当时有没有想过给中央领导写信?

王梓坤:写了建立教师节的建议,递给全国人大常委会,希望他们能够转达中央领导同志。我觉得一人力量单薄,隔了两三天,就请启功、黄济等人开了座谈会,然后写建议信,大家一块联名签字。

新京报:为什么要提议把教师节设立在9月?

王梓坤:学校一般在9月开学,开学时搞尊师重教活动有气氛。如果太早,学生还没来,太晚会影响上课。当时考虑过在2月、3月和9月设立,但感觉9月更好,因为2月只是一个学期开始,9月是一个学年的开始。

首次教师节最难忘

新京报:想过会那么快设立教师节吗?

王梓坤:确实没想到会这么快。

新京报:每年的教师节感觉一样吗?

王梓坤:记忆最深的是1985年第一次教师节,就在北师大操场开庆祝大会。差不多全校师生都去操场,场面很壮观,我自己还写了讲话稿。后来再过教师节就不觉得稀奇。

新京报:第一次庆祝教师节有什么插曲?

王梓坤:有4个学生在庆祝大会上打出“教师万岁”的标语,他们是自发的。当时我非常高兴,觉得他们怎么能想到这个创意。北师大百年校庆时,当年打出标语的4个学生中回来了3个,其中有一个出国了就没回来。

其中的核心内容是:

1、王梓坤:1984年至1985年,邓小平、陈云已经就尊师重教发表过讲话,要求尊重教师、尊重人才,教师是阳光底下最光荣的职业。

2、王梓坤:非常高兴,简直是受宠若惊,谁也没想到领导会这样高度评价教师的地位。

3、王梓坤:学校一般在9月开学,开学时搞尊师重教活动有气氛。如果太早,学生还没来,太晚会影响上课。当时考虑过在2月、3月和9月设立,但感觉9月更好,因为2月只是一个学期开始,9月是一个学年的开始。

以上摘自网络信息。

可见,王梓坤提出的是9月中的一天,没有具体到某一天;提议9月10日为教师节的是国务院;决定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

本文注意到,人大常委会也好,国务院也好,都是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时任党的领导人是胡耀邦,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邓小平,网上没有查到他们关于在设置教师节时有什么指示。

胡耀邦在1985年教师节有个题词,邓小平在教师节上讲了话,但二者都没有提一点设置教师节的内容。

下面是邓小平讲话:

1985年邓小平在第一个教师节上的讲话内容

邓小平的讲话是在第一个教师节上,蹊跷的是,通篇讲话没有提教师节一个字。

如果这样,那么现在中国不就应该有两个教师节了吗?这不乱套了吗?

也就是说,1985年的教师节有违法的嫌疑(不符合立法程序),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涉嫌违法。国务院有提案的权利,不违法,提案通过不通过由人大常委会决定,所以责任在人大常委会。

如今,对9月10日教师节,民意滔滔。如果是错的(违反了立法程序和原则),责任应该由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负,第一责任人是委员长彭真,其他成员为连带责任。当时举了手的都有责任。作为党的领导人邓小平、胡耀邦,负有领导责任。邓小平负有主要领导责任,因为他是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第四个教师节,是一小撮知识分子(不超过10个,他们一部分甚至不是教师)提议,又由国务院提出9月10日为教师节的议案,被人大常委会“同意”并作出决定后产生的。绝大多数教师和知识分子没有参与其中。而王梓坤等人也没有明确提议教师节的日期是9月10日,可见,这个9月10日是由国务院和人大常委会官方决定的。与绝大多数教师无关。

李汉秋2004年就呼吁,“教师节应当是很有文化内涵的节日,应延续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并建议以孔子诞辰作为教师节日期”,并以全国政协提出议案。而李汉秋就是一个老师。如今,抗议9月10日教师节的主体,是教师。底层的教师是最先反对把9月10 日定作教师节的,比李汉秋要早得多。

THE END
0.文山档案故事丨还记得那些年的教师节吗?文山发布网|文山州融中国的教师节始于民国时期,历经93载、4个阶段方才确定,他们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诞生,却一直寄托着国人“尊师重教”的美好品德。 第一个是1931年教育界人士自发组织设立、旨在呼吁改善教师待遇的“6月6日”版教师节。 第二个是1939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设立的“农历8月27日”版教师节。 jvzq<84yupkxu7hqo0io1€xpgyy`vy~y1r543:6630nuou
1.教师节的演变历史9月10日教师节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第八次会议正式通过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并决定9月10日为我国的教师节。 9月28日教师节 国务院法制办日前公布的《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拟规定,每年9月28日为教师节,因据测算,孔子诞生于公元前551年的9月28日。延续了29年的“9・10”教jvzquC41okttw7mvvrio0lto1ktgq8mvon532:;;;1VXCcPQMQG[Cc3ujvsm
2.教师节来历介绍张明养、柯灵、方明曾任民进中央参议委员会副主席。而方明又是提案的主要发起人及撰稿人。 方老接着告诉我们,其实,解放前也有教师节,是每年的6月6日。1951年,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曾宣布“五一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但执行的结果是教师节没有了。文化*中,教师被贬为“臭老九”,社会地位极其低下。jvzquC41o0;2vnxv0pku1|mqy1=6:;648
3.我们的节日——教师节并不随中国大陆教师节日期的变化而改变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1985年1月21日 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 通过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 《关于教师节的决定》 决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1985年1月21日,中国教育报) jvzquC41o0uvj3ep1vbinx1xkkx1ngyAoe?:7693:27B8:3;?1899:(vqgFnphqxnc}nq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