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有么有疑问,教师节——为何是在9月10号呢?教师节的订立之初发生了什么呢?
教师节发起之因由
我国自古有尊师重道之传统,一直有“天地君亲师”的说法。然而,在近代,教师这一“传道授业”的神圣职业却一度被打作“臭老九”,社会地位极其低下,基本生存难以得到保障,更是无法得到基本的师道尊严。直到后来,教师的社会地位才开始有所恢复,但依然待遇很低。
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于南京中央大学集会,发表了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以6月6日为教师节,亦称“双六节”。国民党政府初期同意6月6日为教师节,后改为农历孔子生日(8月27日)。
日 期 之 变
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曾恢复6月6日为教师节,教育部通告各地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庆祝活动。
1951年全国教育工会成立,教育工作者被确认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动员全社会尊重教师,提高教师的地位,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根据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特别是各地教师的多次提议,政协委员更是征求了谢冰心、叶圣陶等民进老前辈的意见。冰心建议定在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叶圣陶建议定在每年秋季学生入学的日子,让学生在新学年的开始就记住教师的辛勤和光荣。
确定9月10日为教师节,是因为新生入学伊始,即开始尊师重教活动,可以便于在学校中树立教师形象,为新生教学创造良好的氛围。同时,9月份全国性节日少,便于各方面集中时间组织活动和突出宣传报道,促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建立教师节,标志着教师在我国受到全社会的尊敬。
此后,每年的教师节,全国各地的教师都以不同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通过评选和奖励,介绍经验,帮助解决工资、住房、医疗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改善教学条件等,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