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40个教师节,今年的教师节主题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培根铸魂、为国育才是民盟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躬耕教坛的师者们。
黄浦区
蒋新莲:立足课堂,勇于创新
上海音乐学院附属黄浦比乐中学副校长、英语高级教师,黄浦区政协委员、民盟黄浦区区委委员。作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她整合资源,用学力协调发展的思想架构来定位课程、开发课程。她努力创建特色普通高中和推进学校综改项目,致力于探索育人方式的改革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曾连续获评黄浦区教育系统骨干教师、黄浦区园丁奖等荣誉。
作为民盟黄浦区委委员、民盟中山学校支部主委,她组织开展好各项工作,积极参政议政,参与多项课题,多次获得“优秀盟务工作者”称号。
徐汇区
姚磊:坚守讲台的“老”班主任
西南位育中学数学高级教师、民盟徐汇区委西南位育中学支部主委。从教近30年来,他一直奋斗在教育教学第一线,长期任教于初三毕业班并担任班主任工作。他教学中严谨务实,探索创新,教学风格鲜明,成效显著,同时言传身教,培养一批批青年教师成为了业务骨干。
他数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坚守三尺讲台。秉承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原则,他始终关爱和帮助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赢得了广大学生及家长的信任支持以及社会高度评价。
长宁区
徐惠华:以生为本,以史育人
西延安中学教师、正高级教师。她潜心耕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从教27年来,忠于职守,无私奉献,形成了“以生为本,教史重法,以史育人”的教学风格与特色。
她曾先后获全国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上海市录像课评比一等奖,入选上海市“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参与上海市空中课堂的录制。她也是上海市第四期“双名工程”历史攻关基地学员、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初中历史德育实训基地导师、长宁区园丁奖、长宁区第七、第八、第九轮学科带头人。
静安区
石裕雄:教育帮扶,同心筑梦
回民中学副校长、民盟静安区委回民中学支部主委。根据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安排,他挂任广南县第十中学校长,开展为期3年的教育帮扶工作。
他深入调研、挖掘内涵,倡导全校打造属于十中的“实”文化品牌。在他的带领下,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学校高质量发展,提炼出不同年级的培养目标与行动口号,教师综合素养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明显提高。广南十中被评定为云南省二级一等高级中学,本科指标近两年超3倍完成。
普陀区
沈祎:耕耘希望,启迪心灵
普陀区武宁路小学数学教研组长、中学高级教师,民盟普陀区委小教联合支部主委。拥有30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的她,曾多次荣获上海市、普陀区数学教学评比一、二等奖,多次获评普陀区数学学科带头人、普陀区数学高级指导教师,曾获普陀区园丁奖。
她充分发挥好支部盟员专业优势,主动接洽普陀区启星学校,开展“普特融合 携手共创”支部品牌特色创建。今年,她参加了东西部协作干部人才交流培养项目,获得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教师们的热烈欢迎。她用实际行动积极投身“两个融入”工作中,展现出普陀盟员的良好风貌和使命担当,为广大盟员们树立了榜样。
虹口区
黄小媚:以专业助力乡村振兴
鲁迅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数据中心组长,高级教师,兼任虹口区骨干教师及首席教育信息化专员。她投身基础教育20余载,她的课例入选国家基础教育部精品课和上海市空中课堂,教学案例荣获市一等奖,多篇论文获奖,出版多本学科教材。她凭借专业优势,积极助力学校信息化建设。
今年 2 月,她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组团式”帮扶号召加入第五批援青团队,为果洛州大武民族中学的信息技术、STEM 课程、体艺特色及信息化建设贡献力量。
杨浦区
谈晓红:不忘初心,追求理想
同济中学物理教师,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她曾作为最年轻的选手,代表上海获得全国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又在22年后的全国物理名师教学大赛上,再获一等奖。从教30余年,她始终保有最初那份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热情。
她不吝分享,参与上海市“空中课堂”拍摄工作,不仅自己授课,还担任了30多节课的指导教师,审课60多节,为上海的物理教学工作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谈晓红说:“虽然理想的教育无人可及,但我仍愿走在对它的追求之路上。”
闵行区
杨琰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文绮中学校长助理、工会主席兼学校发展部主任,曾担任民办文绮中学语文教师18年。作为民盟闵行区区委委员、闵行中学支部主委,她一方面做好本支部的建设工作,另一方面主持区委宣传工作,设计打造“赓续红色血脉,讲好民盟故事”“走访民盟建筑,书写民盟情怀”等一系列特色活动。她还担任闵行区政协常委,切实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2023年被评为闵行区政协委员之星。
她说:“学高为师,要做好学生求知路上的引导者;身正为范,要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陪伴者;协作献策、要做好学生发展路上的谏言者,继续砥砺前行,不负韶华。”
宝山区
张秀岩:春风化雨,助力乡村
行知中学高中政治老师。有着25年教龄的她秉承“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精神,始终保持谦虚谨慎、勤勉笃实的教育作风,践行使命担当。今年2月,她作为宝山区帮扶教师,在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开启为期一年半的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乡村教育振兴,乡村振兴最终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她表示:“将会在努力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指导好徒弟的成长,主动帮助青年教师,也从他们身上汲取激情与力量。”
嘉定区
李辛凡:学生为本,因材施教
嘉定区第一中学英语教师、嘉定区高中英语学科中心组成员、嘉定区教育系统第八届优秀骨干教师。她始终以“学生为本”,认真研究学生,基于学情,因材施教,从学科核心素养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实现学生的素养提升。
她积极参与各项学科竞赛并获得了优异的成绩:2019年获嘉定区第十二届教学新秀青年教师评选活动高中英语一等奖,2020年获嘉定区在线教学优质视频资源比赛一等奖,2020年获嘉定区中青年教学评选一等奖,2021年获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中青年教师教学评选活动高中英语一等奖,2024年获嘉定区第六届青年教师爱岗敬业教学竞赛中学外语二等奖。
浦东新区
程春雨:有温度,有情怀
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浦东新区语文骨干教师,民盟浦东区委教育专委会副主任。他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在课外关心学生的成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教书育人”的深刻内涵。《中国教师》与《中国教师报》均报道过他的教学事迹。
他先后赴云南、 内蒙古等地进行公开教学,多次在市、区的教学与科研比赛中获奖。他重视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与共同学习,主张把学生培养成自己的“对手”。他在各级各类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了两本个人专著《研究型教师成长力量》《语文课堂深度修炼》。
金山区
沈沂:深钻教研,积极建言
金山中学副校长、民盟金山区委委员。他分管学校教学管理、课程发展、人力资源及集团发展、年级组管理等工作,组织开展多个课题项目研究,参与“大中小幼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建设,致力于学生贯通式培养工作,所在金山中学涌现一大批市级、区级名师。
他积极履职尽责,围绕教育“双减”“双新”工作推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等主题建言献策,并在区政协七届二次会议作题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新高地,助力上海湾区产业新发展》的大会发言。
松江区
陈翔:平淡出经典,常规创特色
松江区教育学院研训部副主任、高级教师,上海市松江区第六届政协委员,民盟松江区委教育三支部委员。曾先后荣获上海市园丁奖,松江区第六、七届学科名师,优秀政协委员等荣誉称号。
她扎根松江教育20载,从浦南农村学校到大居新开办学校再到大体量新城学校,从一名普通教师、教研组长到副校长,一路成长。无论是身处哪里,身居哪个岗位,她始终秉持着爱与责任,在基础教育的路上持续探索和创新,教育教学工作细节之中显智慧。她履职担当,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努力为松江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青浦区
李伟:扎根一线,坚持教学实践
他是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青浦区学科兼职教研员、学科教师研修基地主持人、拔尖计划项目主持人。曾获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比活动一等奖,上海市爱岗敬业教学技能竞赛获三等奖,撰写的课例入选市级“优课”。他近年来带领团队持续进行计算思维的教学实践,并主持了相关市级和区级重点课题。
奉贤区
陈立:敢为人先,实干创新
育贤小学副校长,民盟奉贤区委委员、秘书长,奉贤区政协委员。他是上海市学校体育领军后备人才、奉贤区“卓越教师”培养工程首批十佳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曾两获上海市园丁奖,上海市活力园丁奖(提名),奉贤区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
近几年来,他参加全国义务教育国家课程非统编教材编写,主持完成市规划课题1项,区一般课题4项,撰写多篇论文、案例获市一等奖,近20多篇论文案例在全国及市区级发表或交流。他相信只要步履不停,追光而行,定能到达更远、更美的那个远方。
崇明区
赵素平:躬耕教坛,履职尽责
民本中学语文教师。他爱岗敬业,追求教学的科学化、艺术化,努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思想情操的共同提高,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作为一名民盟盟员,他积极有为,组织开展支部各项工作,吸纳优秀的教师加入民盟组织,为民盟民本支部的成长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他积极调研,参政履职,撰写了一系列教育、文化、民生、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建言信息,为崇明的各方面发展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