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追男之象 错失端正之意
编码:001011(缘木求鱼,下平卦)
卦辞:求鱼须当向水中,树上求之不顺情。受尽爬揭难遂意,劳而无功事不成。
推断:月令不好,做事颠倒,打算到手,遂心的少。
大象:震长男在上,兑少女在下,女必归从,归即是出嫁,但少女配长男,非正常组合。
运势:处事有违常理正道,先得其益,但随后祸事百端。
爱情:有女追男之象,但多为悲剧收场,宜三思而行。
疾病:病危重,极易恶化,为中风、肝病、气管及性病等。
失物:失物虽有被归还的可能,但自身仍有损失。
诉讼:事牵连于女性,宜力求和解,但我方必有损失。
周易卦爻辞原文
归妹:征凶,无攸利。
初九:归妹以娣,跛能履,征吉。
九二:眇能视,利幽人之贞。
六三:归妹以须,反归以娣。
九四:归妹愆期,迟归有时。
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上六:女承筐无实,士 羊无血,无攸利。
周易卦爻辞解文
归妹卦象征婚嫁:如果行为不正,前方会有凶险,不会有利益。
象曰:“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
象辞说:归妹卦的卦象是兑(泽)下震(雷)上,兑又代表少女,震又代表长男为嫁出少女之表象;君子应当永远使夫妇和谐,白头偕老,防止夫妇关系被破坏。
初九,嫁出的少女作为偏房,好像跛脚而奋力向前行走,前进可获得吉祥。
象曰:“归妹以娣”,以恒也;跛能履,吉相承也。
象辞说:“嫁出的少女作为偏房”,这是婚嫁中的正常情况;“好像跛脚而奋力向前行走”,说明能以偏房侧室的地位辅佐和照顾丈夫,必获吉祥。
九二,眼睛一瞎一明仍能看到东西,说明幽居之人利于守正。
象曰:“利幽人之贞”,未变常也。
象辞说“幽居之人利于守正”,这是因为能遵守恒常的规则。
六三,妹妹想冒充姐姐之位嫁为正室,结果还是作为妹妹嫁做偏房。
象曰:“归妹以须”,未当也。
象辞说:“妹妹想冒充姐姐的地位嫁为正室”,这是不正当的。
九四,待嫁少女错过出嫁的时机,延迟日期待嫁,静等好的时机。
象曰: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
象辞说:错过出嫁的时机,是为等待更好的时机到来再嫁。
六五,帝乙嫁出少女,正房的服饰,反不如偏房的服饰艳丽华美;月近十五将要圆了,吉祥。
象曰:“帝乙归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其位在中,以贵行也。
象辞说:“帝乙嫁出少女,正房的服饰,反不如偏房的服饰艳丽华美”;说明虽身居中位,十分尊贵,却能保持勤俭谦虚的美德。
上六,女子的筐篮里空空荡荡没有实物,男子用刀宰羊却不见出血。没有利益。
象曰:“上六无实,承虚筐也。
象辞说:归妹卦的第六位(上六)空虚无实,好比手持空空的篮筐。
卦爻辞注解
归妹卦:出外作战不吉利,没有利益收获。
倒数第一阳爻:嫁少女及女妹,跛子能够走路,出行吉。
倒数第二阳爻:眼睛不好能视,占问被幽禁的人有利。
倒数第三阴爻:嫁少女及女姊,夫家把妹逐归父母家。
倒数第四阳爻:嫁少女误了婚期,迟嫁是有所等待。
倒数第五阴爻:帝乙嫁少女为王后,王后的衣袖不及她妹的衣袖美丽。结婚在月半后,吉。
最上阴爻:女捧筐,筐中无物;男刺羊不出血,(是空刺),无所利。
卦爻卦辞诗
雷泽归妹
婚嫁偏逢泽上雷
势如水火两相违
前途凶险终无利
速速停行莫迟疑
归妹卦的互卦是水火既济
(互卦是本卦的2、3、4爻与3、4、5爻组成的卦)
第54卦归妹卦的变卦有六个,分别是:
雷水解(动初爻)、震为雷(动二爻)、雷天大壮(动三爻)、地泽临(动四爻)、兑为泽(动五爻)、火泽睽(动上爻)
归妹卦的错卦是风山渐
(错卦是本卦的所有爻由阳变阴或者由阴变阳而形成的卦)
归妹卦的综卦是风山渐
(综卦是将本卦颠倒后而得到的卦)
国际教师节
每年的公历10月5日
中文名:
国际教师节
10月5日
设立机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劳工组织
1994年
每年的10月5日为世界教师日。该主题日于1994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共同发起。世界教师日旨在赞扬和感谢全世界教师为教育事业和人类作出的贡献,并引起对教师的世界性关注,帮助教师维护自身权益。
国际教师节和中国教师节有何区别?我国的教师节最早是在1931年所提出,提出了《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促成了将6月6日设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但该教师节没有被当时的民国政府所承认。
1939年,民国政府将农历的8月27日设为教师节,并颁布了《教师节纪念暂时办法》。但由于战争原因并未推行。
新中国成立以后,教师节最早被定为每年的6月6日。1951年,本着“教师是工人队伍一员的原则”将教师节改为与国际劳动节一天的5月1日。1985年经过人民代表大会决议,将秋季新学年之初的9月10日设为教师节,一直沿用至今。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原文】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译文】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善于建立的(建德),不会被拔掉的。善于抱持的(抱道),不会被甩脱。
建德抱道不仅可以使自己享受福报,并且可以使其子孙世世不辍,祭祀不断。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
修之已身,他的“德”必归真;修之已家,他的“德”必盈余。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
修之已乡,他的“德”必伸长;修之已国,他的“德”必丰硕。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修之天下,必其“德”谱传。要修道象镜子一样反照。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因此就可以,以我之身观察到别人,以我家观察到别人家,以我乡观察到别人乡,以我国观察到别人国,以现在观察过去和未来。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我是怎么知道天下的呢?敲门就在这里。
《论语》八佾(yi)篇0315句
【本篇引语】
《八佾》篇包括26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孔子提出“绘事后素”的命题,表达了他的伦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张。本篇重点讨论如何维护“礼”的问题。
【原文】
子入太庙①,每事问。或曰:“孰谓鄹②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注释】
①太庙:君主的祖庙。鲁国太庙,即周公旦的庙,供鲁国祭祀周公。
②鄹:音zōu,春秋时鲁国地名,又写作“陬”,在今山东曲阜附近。“鄹人之子”指孔子。
【译文】
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有人说:“谁说此人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里,什么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就是礼呀!”
【评析】
孔子对周礼十分熟悉。他来到祭祀周公的太庙里却每件事都要问别人。所以,有人就对他是否真的懂礼表示怀疑。这一段说明孔子并不以“礼”学专家自居,而是虚心向人请教的品格,同时也说明孔子对周礼的恭敬态度。
仙言潮声
昨天,“侠客”马斯克就结束俄乌冲突提了四项建议,他的好心不仅遭到政客们的强烈反对,而且资本家也对他大打出手,特斯拉股票一夜蒸发了5100亿元……看来,说真话要冒险,因为,无论是朋友还是敌人大家都不愿意听嘛。好人真难做呀,从此以后马斯克还会被乌克兰当作恩人吗?!
美好的一天从说真话 干实事 惠民生开始!
经典诵读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唐)殷尧藩《同州端午》
注解:小孩子见了很高兴又很惊讶,却问哪个方向是故乡?
国狗之瘈,无不噬也
——《左传·哀公十二年》
注解:最好的狗发疯,也没有不咬人的。
人民早安
我们永远无法预知未来是什么样子,却可以通过把握现在去塑造未来。珍惜今天的每分每秒,读书、学习、工作、健身,让自己变得更好。只有抓住当下,充实自己,才能站稳脚跟,拥抱未来。新的一天,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