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春,山河远阔;赴新程,道路明辉南京外国语学校召开

岁首开篇,华章日新,律回春渐,新元肇启。为总结本学期各项工作和办学成绩,明确下学期工作目标,1月26日,我校在北京东路校区大报告厅召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总结大会,全体教职工参加大会。

校党委书记刘前树进行学期工作总结。刘书记指出:2023年是南外建校60周年,也是南外高质量发展年。这一年,南外以崭新的姿态,迈向了更高的目标;这一年,南外以卓越的成就书写辉煌的篇章。刘书记分享了南外2023年度十大新闻,全体教职工共同回顾了那些闪闪发光的精彩瞬间和激动人心的荣耀时光。

刘书记温馨提示全体教师,假期期间仍需筑牢师德底线,增强纪律意识,强化自我约束,树崇高师德,正良好师风;同时,也要珍惜和享受与家人的团聚休闲时光,关爱家人,休养身心。

校长张玉东在日常居家安全、网络个人信息安全、健康生活方式、网络信息传播、遵守法律法规等五个方面,提醒全体教职工:在放松身心、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安全防范,度过一个团圆美满、温馨祥和的假期。

南外将继续凝心聚力、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奋发的精神,启航2024创新发展年的新征程。

附:2023年南外十大新闻

01 < 引 领 >

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4月,按照市委部署,我校第一批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结合学校中心工作,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深化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守正创新,攻坚克难,凝聚人心,培育人才。

02< 示 范 >

顺利通过江苏省教育厅省高品质示范高中首批建设立项学校综合评价现场考察

▍3月8日至10日,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专家组莅临我校,对学校进行综合评价现场考察,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专家访谈、课堂教学展示等考察环节,专家组一致认为,南外自2019年7月被评为江苏省首批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立项学校以来,以培养有家国情怀和全球胜任力的创新人才为探索重点,系统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已经实现了学校制定的规划目标,达成了高品质示范高中的建设要求,呈现出高品质示范高中的样态。

03< 腾 飞 >

全面启用南部新城校区,“一校多址”的办学格局初步形成

▍9月,占地140亩的南部新城校区全面启用。我校高一年级以及国际部中加、剑桥和IB三个项目共1249名学生率先进入南校区学习。南部新城校区的启用为南外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硬件保障,是南外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04< 凝 聚 >

“六秩风华 筑梦行远”南外建校6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顺利举办

▍10月2日,“六秩风华 筑梦行远”建校6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我校北京东路校区举行,省市领导、嘉宾、校友以及五千余名教师学生代表等齐聚于此,共襄盛会,共谋发展,同时,海内外10万余人通过线上直播观看了大会现场盛况。本次大会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凝聚人心,展望未来,全体南外人将以此为契机,继往开来,奋楫前行,再创辉煌。

05< 领 跑 >

一年获两枚国际奥赛金牌,五大学科奥赛获奖人数实现四个“全省第一”

▍7月,庄楚越同学获第55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9月,程思元同学获第35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南外包揽江苏省2023年度获得的全部国际奥赛金牌,至此,我校国际奥赛金牌总数已达12枚,位居全省第一。南外在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育上持续深耕,特色课程与多元实践进一步丰茂,拔尖创新人才培育领域持续领跑,五大学科竞赛成绩斐然,获奖人数实现四个“全省第一”:获国际金牌人数、进入国家集训队人数7名(全省共11名)、全国金牌人数11名(全省共35名)、全国奖牌人数。

06< 硕 果 >

2023届高三国内录取历史新高,海外申请硕果累累

▍2023届高考全面丰收,国内录取创新高。2023届高考学生136名,一本率95%,江苏省选修物理方向前100名3人,670分以上12人,理科高分段人数全市第一。2023届保送学生134名,通过竞赛类和语言类保送被国内高校录取,其中117名同学进入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南大、浙大,占比87.3%,C7高校录取近60%。3名竞赛类保送生、28名语言类保送生被清华和北大录取,连同高考生在内,2023届共有37人被清华北大录取,清北录取人数占我校国内升学总人数的13.7%。

▍2023届出国留学申请录取成绩喜人,在国内高中名列前茅。6名同学被美国藤校录取,11名同学被美国排名前十的大学录取,包括麻省理工、斯坦福、耶鲁、芝加哥、宾夕法尼亚等名校;英国方面,2名同学被牛津大学录取,4名同学被剑桥大学录取。国际课程班三个项目的毕业生被英国G5、美国前30、加拿大前5和中国香港地区前3院校录取的比例高达79%。

07< 多 彩 >

“五育并举”多元发展,“七彩校园”百花齐放

▍南外学子在国内、国际大赛屡获佳绩。2023年丘成桐中学科学奖,我校学子1人获数学优胜奖,6人获物理优胜奖,2人获化学铜奖,3人获生物优胜奖,1人获经济金融建模优胜奖。“第二届中学生德语能力展示暨中德青少年艺术展演活动”我校代表队荣获最佳表演奖第一名;初二年级学生表演的戏剧《等待戈多》荣获第五届“三叶草杯”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第一名;高二仲一诺同学斩获中国青少年德语辩论赛全国总决赛 (Jugend debattiert in China)冠军;高二华秋吉同学获得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高中组“恒源祥文学之星”(冠军)奖项,总分位列全国第一,并斩获“最佳综合素质奖”;初二华铭清同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帆船项目决赛中取得季军;南外合唱团在南京市“一二·九”中学生合唱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剑桥课程学生刘博文荣获“剑桥卓越学子奖”;中加国际高中连续十九年获加拿大BC省教育部高度赞誉。

▍校园生活丰富多彩,节日活动如火如荼。南外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九大节日”主题鲜明、各具特色。如读书节“品读与品位”,品读诗书,品位人生;外语节“华夏畅游”,游华夏城市,观世界文明;体育节“六秩风华,时代新篇”,少年挥斥方遒,迸发青春活力;科技节“科技赋能教育”,探索世界奥秘,领悟科学精神;艺术节“出彩南外人”,举办好声音、好身影、器乐比赛、书画比赛、主持人大赛、高雅艺术展演、文艺汇演等系列活动,南外学子尽展风采;辞旧迎新,南北校区共燃篝火,师生联动,“燃”动青春激情。

08< 创 新 >

普高首开“博雅实验班”,持续探索具有南外特色的创新人才培育之路

▍9月,南外普通高中首届“博雅实验班”开班,这是继“理科实验班”“数理人才贯通培养实验班”之后开设的第三个普高实验班项目,我校充分顺应学生的学科兴趣和特长,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鼓励学生文理兼长,全面而均衡地发展。2月和7月,首届南外教育集团“创·星”科技冬令营、夏令营开营,来自南外教育集团各校的初三年级学生参加开营仪式和首场活动,营员们聆听来自高校著名教授有关科技的前沿学术讲座,接受南外五大学科竞赛教练老师的学习指导。

09< 良 师 >

教师专业发展成绩斐然

▍凝心聚力打造一支高质量教师队伍,教师在各级各类评比中屡获佳绩:我校蒋兴超、张玉娟老师获“江苏省教学名师”称号;曹启海、蒋兴超、潘志民等3名教师晋升江苏省中学正高级教师职称;董冉、郝世奇老师获省级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周媛媛、朱琳老师获南京市教学名师称号;蔡春蕾、戴慧敏、费杨、吴启虹、吴蓥、于露、张若熙、赵思曦等8名教师获“第十一届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戴慧敏、郝世奇、王茜怡、吴启虹、吴蓥老师获市级优质课评比、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苗原老师获市新入职音乐教师综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吴蓥老师获“南京教育好故事”征文特等奖;丁捷、李萍、周婧亭等3名职初教师入选“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培育计划”;张若熙老师在长三角洲地区、江苏省以及南京市的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技能竞赛中均获一等奖(初中组);周媛媛老师获“南京市德育工作带头人”称号;顾青、赵思曦老师受聘南京市中小学班主任高级研修班和基本功竞赛实践指导团成员。

10< 打 开 >

对外合作交流再启新篇

▍与港澳地区开展教育合作交流。10月,香港教育局原局长、考评局原主席吴克俭先生及苏港友好学校交流香港校长代表团来访,澳门骨干教师团队来访,11月,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博士一行来访,12月,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理工大学校董会主席、林大辉中学校监林大辉先生携香港林大辉中学校长主任等一行6人来我校南部新城校区参观。南外将会在两地教育加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学习机会,促进两地文化的交流和理解,在互动中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家国情怀涵养。

▍重启国际友好学校线下交流互访。接待来访:4月,法国圣·马丁中学校长一行来我校交流访问;11月,爱尔兰“梅花杯”中文演讲比赛获奖师生来我校交流;12月,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签证领事来访我校。外出交流:2023年,多名师生赴日本名古屋参加“四国五校”高中生文化交流活动;逾20名同学赴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等国家进行一年或短期交换学习;多名教师赴新加坡、加拿大参与教师研修。

< 深 耕 >(备选)

高品质教科研成果丰硕  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不断深化

▍3月,教育部重点课题“具有中国心智的国际化人才中学培养模式研究”顺利结题(2019年立项);9月 ,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基于‘培养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现代人’的学校德育课程实践研究”和“指向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STEM+教育实践探索”顺利结项。2023年,学校申报省市课题5项,在研省市课题11项,校本课题16项。教师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核心刊物17篇。6人在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第十五届“行知杯”征文中获奖;7人在南京市优秀教育案例评比中获奖。11月27日-12月2日,我校顺利开展2023学年度高一年级教学督导工作,督导期间,高一年级精心组织了以“从知识到素养:基于学科实践的学习方式变革”为主题的“专家领航日”活动,14门学科全覆盖,教研组集体备课,与专家深入交流。

< 聚 合 >(备选)

国内外多项高级别赛事及活动“落户”南外

▍5月和9月,第35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国家队队员、第55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国家队队员在我校集训。5月5-7日,我校承办“清华大学计算机系2023年‘大中衔接’研讨与教学活动”;5月18-21日,承办2023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信息学奥林匹克中国区活动;7月10日,北京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来校与南外学子交流座谈;7月15-18日,承办第十五届南京校际模拟联合国大会,来自五湖四海的模联人相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盛会。

< 辐 射 >(备选)

聚合力,结队帮扶;促发展,携手并进

▍11月,我校外派骨干教师团队到重庆万州南京中学,开展现场教学交流、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经验分享等共建活动,充分发挥名校的教育辐射引领作用;10月,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宁淮合作决策部署,与江苏省涟水中学签订合作协议,结队帮扶;南外教育集团持续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统一规划集团融合发展事项,为南京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南外力量。

< 信 仰 >(备选)

南外学子在生动的实践中践行爱国主义精神

▍4月,我校被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授予“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称号;5月14日,80余名南外学子在渡江胜利纪念馆户外奏响《国际歌》;7月,我校尚媛媛老师带领学生参与录制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黑色记忆:南京大屠杀》有声读物上线活动;暑期,初一年级优秀讲解员加入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小雨滴”志愿服务队,学习雨花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8月18-23日,2023级全体高一新生在江苏省南京未成年人社会实践行知基地开展国防教育,磨砺意志品质,激发昂扬斗志;9月19-20日,我校尚媛媛老师在第三届南京和平论坛“倡导和平文化,推动青年和平教育合作”的分论坛上,用英语向40余位来自教育界、学术界的中外专家分享了南京外国语学校和平教育课程《面对历史和我们自己》的设计与实践过程。该课程通过多年的本土化活动,将英语教学与和平教育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人类关怀。

< 关 怀 >(备选)

南北校区联动庆祝教师节,韩立明书记到南部新城校区考察慰问

9月8日,在第39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到南外南部新城校区考察慰问,为老师们送上节日祝福。韩立明书记勉励南外人要始终牢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题,坚持中国灵魂、世界胸怀,不断创新发展、彰显特色,为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更大贡献。

THE END
0.砥砺前行不忘教育初心——我校隆重举行庆祝第38个教师节表彰一段悠扬婉转的笛声演奏、一曲经典的豫剧唱段、一支优美动人的舞蹈……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教师以独特的艺术展示,喜迎第38个教师节。 9月9日,为展示近年来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表彰奖励教育教学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共同谱写我们学校事业发展美好未来,我校隆重举行庆祝第38个教师节表彰大会。学校领导班子、副科级以jvzquC41yy}/jw~u0gjv0ls1kplp1:53;1:6;<3jvo
1.CCTV教育频道为讴歌人民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彰显教师教育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在中国第2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将联合举办大型特别节目《奠基中国》,该节目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协办。 精心策划 气势恢弘 据介绍,《奠基中国》采用大型现场专题晚会形式,由著名主持人鲁健、张越主持。在1200平方jvzquC41yy}/elyx0eun1niweczjqw4urgijcu4E34>65872266:2:4324:2:7xjvor
2.党员个人学习笔记内容(一)对科学发展观作出新的定位和阐述 1)在总纲第2自然段中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们党的行动指南。表述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2)在总纲第7自然段中充实了党的xx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特别是科学发展的定位的内容。表述为:xx大以jvzquC41o0jj{rkcpyko0lto1hgoyns1zwkyknpfgzjj~n133767:<:0jznn
3.大学生教师节演讲稿(精选29篇)所以,今天的表彰活动,不仅是对过去一年对学生、对教育事业负责的态度兢兢业业、埋头苦干、辛勤努力的各类先进进行表彰和感谢,也是对没有进入表彰行列的,在日常工作中默默无闻、不计得失、乐于奉献的教职工表示感谢和致以崇高的敬意! 今天是第_个教师节。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立德树人,同心共筑中国梦”,实现中国梦jvzquC41yy}/;kfpzwk/exr1{ctkkjsiicu09<>;:0nuou
4.中国第一个教师节9月10日教师节是一个感谢老师一年来教导的节日,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不同国家的教师节时间不同。尊师重教历来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那么,中国第一个教师节是哪一年呢?出国留学网为您解答,欢迎阅读。 jvzquC41yy}/nrzzwg>70lto1me&G=*D:'GE'N:';D+CF.J9'CI&CL*G6'H9'A5'G6+C:.FC'G<&;>*;;'K6'K='::+F:.=C':80
5.历史上的今天|中国第一个教师节央视网 北京 上海 天津 广东 广西 四川 河北 湖南 内蒙古 河南 海南 云南 新疆 江苏 安徽 浙江 湖北 福建 江西 中央媒体 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 新华网 新华网贵州频道 中国新闻网 中国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 中青在线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台内媒体 动静新闻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CopyrightjvzquC41yy}/iƒxvx0ipo8f1f;kc4j84f:>g6l=6::=75m6459=cdj55
6.新中国第一第一个教师节新中国第一 一箭三星试验成功 00:04:49 新中国第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 00:04:49 消失的罪名――纪念新中国第一部《刑法》颁布30年 00:17:41 人民英模 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 容国团 00:04:57 新中国第一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 00:09:10 1985年9月10日 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00:00:00 新中国第一 确立jvzq<84vx0iov3ep1|jfnt1e3;42A4:f6869l7h676529=787676kg2e68b;=>
7.[中国三农报道]9月10日是第37个教师节做一盏灯照亮孩子成长的路[中国三农报道]北京蒲公英中学 圆务工人员子女求学梦 用爱延续希望2021-09-10 21:36:33 [中国三农报道]粮食减损 浙江推广“共享粮仓” 解粮企收储难题2021-09-10 21:34:37 [中国三农报道]9月10日是第37个教师节 做一盏灯 照亮孩子成长的路2021-09-10 21:34:37 [中国三农报道]国际粮食减损大会 自主 jvzquC41vx4de}{0eqs0497312?0394XKFKyd@uGVG]blwW5y[^tc<7432?227xjvor
8.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的由来视频信息155 发布时间:2025-10-26 10:00:01 来源:滚动播报 频道: 新浪财经 / 视频新闻 标签: 简介: (来源:党史网) 转自:党史网 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的由来 ​0条评论|0人参与我有话说 表情发布 登录|注册新浪视频官方交流群:298929939 关注官方微博:@视频小助手 24小时电话客服:400 110 2288 jvzquC41xkjfq7xkpc4dqv3ep1v0hrscpek04977/36.4?4fgvgjn6nphxktx€62;4?197i0jvsm
9.教师节是几月几号教师节是哪一天教师节是什么时候1985年9月10日,是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1985年举行的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同意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教师节是一个感谢老师一年来教导的节日,不同国家规定的教师节时间不同。每年公历9月10日,是中国的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北京庆祝了第一个教师节。jvzquC41yy}/jsjpinotj7hqo1pjcxxjklof1sxlul5
10.学校召开庆祝第39个教师节暨优秀教师表彰大会为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充分展现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成就和广大教师立德树人、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9月8日下午,学校隆重召开以“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为主题的庆祝第39个教师节暨优秀教师表彰大会。学校领导,从教30年教师、受表彰教学科研团队代表和个人荣誉获得者、各单位负责人、师生代表等1000余人在学校礼堂jvzquC41yy}/i|fw0gjv0ls1kplp1:79:188:=80jvs
11.九月华师学校新闻母校新闻王斌伟对民进省委会在我校召开教师节座谈会表示热烈欢迎,并感谢民进省委会对华师民进基层委员会一直以来的指导支持和人才培养,同时表示明年是学校建校90周年,学校将全力做好民进中央“庆祝第39个教师节暨2023·中国教师发展论坛”的承办工作,作为校庆活动的重要内容。 jvzquC41z{4tewz0gf{/ew4c14634:5351=227mvon
12.党史日历(9月10日)1985年庆祝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党史日历(9月10日)| 1985年庆祝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原标题:党史日历(9月10日)|1985年庆祝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杨萌 美编 王晨瑀 流程编辑:u025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jvzquC41yy}/dsi0eqs/ew4vjgus{8724351;86213=1;;9v33>/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