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教师节,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逐步使教师的工作真正成为社会上最受人尊重、最值得羡慕的职业之一,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全社会关心教育事业,有利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每年9月10日前后,全国各地都要举行教师节庆祝活动,召开隆重的表彰大会,表彰那些优秀教师和在尊师重教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前往一些在中小学慰问教师。各级政府、各行各业以及广大学生都满怀热情地为教师办实事,排忧解难,为他们献身教育事业创造条件,使尊师重教的传统得以恢复和发扬光大。
我国教师节的演变
6.6教师节:1931年5月,教育家、南京中央大学教授邰爽秋、程其保等发起,拟定每年6月6日为教师节。
8.27教师节:1939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决定以中国教育家孔子的诞辰8月27日为教师节。
从理论上说,核试验可以在外空、大气层、水下和地下四种环境中进行。1963年订立的《禁止在外空、大气层和水下进行核试验条约》(即《部分禁核试条约》,有100多个缔约国,核国家中美国、英国、苏联都是缔约国。法国和中国虽未加入这一条约,但法国自1975年、中国自1980年已将核试验限于地下,国际上已不再有人在其他三种环境下进行核试验。因此,从实际意义上来说。《全面禁核试条约》主要针对的是地下核试验。一些国家曾想以修改《部分禁核试条约》,将其扩大到包括禁止地下核试验来实现全面禁核试,后因该条约普遍参与性不够、内容过于简单、没有核查条款等原因而未果。
然而,《全面禁核试条约》毕竟是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全面禁止一切核试验,为核试验永久地画上句号。
另一方面,在当前的世界上,核技术十分普及,不少国家已具备发展核武器的技术能力。《全面禁核试条约》防止现在不拥有核武器的国家通过核试验爆炸获得和发展核武器,从而成为防止核武器扩散的有效措施。
当然,《全面禁核试条约》的意义和作用也是有限的。首先,条约规定必须有包括印度在内的44国加入,条约才能生效;而印度至今仍表示拒绝加入该条约。印度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当然有权作出这一选择。然而,条约却可能因此而久久不能生效,它只能具有一种政治上和道义上的作用,而不具有法律上的拘束力。其次,条约必须得到广泛的加入和普遍的遵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但目前这一点是没有保证的。第三,条约在现场核查问题上,允许使用国家技术手段进行监测。由于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才拥有先进的国家技术手段,这一貌似公平的规定实际上极为不公平。而这些技术在使用上存在着主观性和歧视性,有可能导致滥用或误用现场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