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国庆假期眼看着就要到了,这一回中秋和国庆还赶巧凑一块儿了,直接连放8天假呢!
对许多人来说,这说不定就是今年最后一个长假了,到底该咋规划,才能既省点钱又玩得痛快?这份超详细的“国庆避坑指南”,帮你提前做好准备,可别到时候踩了雷!
第一个好消息就是高速要免费8天,可这“免费”俩字儿,可不代表路就好走啊。
根据官方发的通知,10月1日到8日这几天,全国的高速公路对7座及以下的小型客车都免费通行。
这事儿确实能帮咱们省下不少钱,但你可别高兴得太早——往年的经验可都在这儿摆着,免费的高速往往意味着堵得更厉害。
你可能没注意到的细节有这些:
建议你要么9月30号晚上走,要么等10月3号之后再出发,那时候车流量会明显少很多。
开新能源车的可得注意续航:虽说高速免费,但服务区的充电桩可能不够用,你得提前规划好在哪儿充电,可别到时候半道儿上没电“趴窝”了。
ETC用户要小心“重复扣费”:往年就出现过ETC系统延迟,导致重复扣费的情况,建议你出门前和回来后都查查账单,要是发现问题赶紧申诉。
第二个好消息:景区优惠挺多的,可这“老年票”有时候还真不一定划算。不少景区都给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门票优惠,有的甚至直接免票,但这里面有些隐藏的条款可得留意。
这些细节你可能没太在意:
有些景区的“老年票”得现场换:就拿故宫、黄山这些热门景点来说吧,虽说老人能免票或者买半价票,但必须得本人拿着身份证到窗口换票,排队的时间说不定比年轻人买票还长呢
“慢游老年团”也不是适合所有人:旅行社推出的“老年专线”行程是慢,但要是老人体力还不错,其实自由行更灵活,不用被团队的行程绑住。
景区里头的消费可能更贵:门票是省了钱,可景区里的吃饭、坐缆车、观光车这些附加项目,价格可能得翻一倍,建议你提前查好攻略,别被人“宰了客”。
第三个好消息是加班能拿三倍工资,可这“调休”有时候比没加班费还坑。法定节假日(10月1号到3号、10月6号中秋节)加班,按理说确实能拿到三倍工资,但实际情况可能没这么好。
这些细节别忽略了:
有些公司会“强制调休”:不少企业会拿调休来顶加班费,比如节后让你多休几天,但工资还是按正常的算,这就相当于变相降薪了。
“自愿加班”可能不算加班费:要是老板说“大家自愿留下帮帮忙”,那这可能就不算加班了,你得先确认清楚这算不算法定的加班范畴。
劳务派遣工的权益难保障:临时工、外包员工可能没法享受和正式工一样的加班待遇,真要维权的话也挺难的。
最后一个好消息是这会儿秋高气爽的,天气正好,可这早晚温差大,一不小心就容易生病。
10月初的天气倒是真舒服,但别忘了“一场秋雨一场寒”,尤其是今年10月8号正好赶上“寒露”节气,等咱们返程的时候,天气说不定就突然凉下来了。
这些细节你可得记着:
北方地区早晚温差能有15℃:像北京、西安这些地方,白天可能二十多度,到了晚上说不定就降到10度以下了,多带点衣服准没错。
南方说不定还有台风影响:广东、福建这些地方,往年国庆期间还会有台风登陆的风险,出门前一定得看看天气预报。
过敏体质要注意花粉、尘螨:秋天是过敏的高发期,有鼻炎或者哮喘的人,建议提前把药备好。
好消息讲完了,接下来可得说说几个让人有点闹心的坏消息了。第一个坏消息就是酒店价格涨得厉害,还得小心那些“退改陷阱”。
这些细节你可别马虎:
“不可取消”的订单风险大:要是你行程临时改了,之前订的“特价房”可能一分钱都退不回来,建议你选那种能“免费取消”的房子。
民宿可能会临时毁约:有些房东看到房价涨了,就会找借口取消订单,然后把房子高价卖给别人,你最好在正规平台上预订。
小心“虚假房源”的骗局:有些低价房的照片可能是PS的,实际环境差得不行,订房前多看看真实住客的评价。
第二个坏消息是副食品要涨价,这会儿提前囤点货反而更划算。每逢过节,物价准得涨,今年也不例外。像猪肉、海鲜、鸡蛋这些副食品,估计节前一周价格就开始往上走了。
这些细节你可能没注意:
冷冻海鲜比新鲜的还划算些:比如冷冻虾、冻鱼,价格波动没那么大,而且保质期也长,适合提前囤点。
超市的“促销”可能是套路:有些商品看着是打折,其实是先把原价提高了,你最好先跟平时的价格比比,再决定买不买。
社区团购可能更便宜:加个本地的买菜群,团购的价格往往比超市低个20%到30%。
第三个坏消息是返程高峰加上寒露降温,交通指不定就得瘫痪。10月7号到8号这两天,正是返程的高峰时候,再加上“寒露”节气一到,天气也凉了,路上可能会更堵、更冷。
这些细节你可得留意:
飞机延误的概率高:秋天雾多,航班延误的可能性会增加,建议你买个延误险。
自驾返程要小心疲劳驾驶:开长途车容易犯困,建议你每开2小时就休息一会儿,尽量别在晚上开车。
最后给大家个终极建议:照着这么规划,假期能轻松不少。
打算出门旅游的朋友:别赶1号、2号那两天的高峰,选3号到5号出门,住宿价格能便宜点,景区里的人也少些。
打算宅家里的朋友:趁着快递还没停,提前网购点零食、充个电影会员,宅家里也能舒舒服服过假期。
得加班的朋友:先确认好加班费是怎么算的,把打卡记录留好,别让公司给“白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