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来路:在苦难辉煌中汲取信仰力量,答好“初心卷”。“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回首过往,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无数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民族复兴而前仆后继、可歌可泣的奋斗史诗。从嘉兴南湖红船启航时的风雨如磐,到井冈山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卓绝,到天安门城楼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庄严宣告响彻寰宇;从改革开放“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和决心,到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奇迹……一路走来,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饱经沧桑而风华正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这沉甸甸的嘱托,蕴含着“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标定了“往哪里去”的精神路标。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从筚路蓝缕的创业史中汲取信念之力,以革命先辈为镜,常拭初心之灯,常补精神之钙,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坚贞、“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情,转化为新征程上攻坚克难的锐气;更要把对历史的敬畏转化为对当下的担当,以“时时勤拂拭”的态度检视自身,确保信仰不褪色、行动不偏向,在复兴征程中踏出坚实脚印。
笃行当下:在盛世重任中彰显实干担当,答好“民生卷”。“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审视今天,我们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时代。经过七十六年的持续奋斗,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的历史性变革,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稳稳屹立于世界东方。“蛟龙”潜海、“嫦娥”奔月、“天问”探火、“北斗”组网,重大创新成果捷报频传;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画卷徐徐铺展;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彰显制度优势……这一切成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前进道路上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党员干部作为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尤需焕发实干担当的精气神,要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当好服务群众的“贴心人”,办好民生“关键小事”,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在深化改革攻坚中敢于动真碰硬,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冲锋在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履好职、尽好责,切实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书写无愧于时代的民生答卷。
开拓新篇:在复兴征程中激扬创新精神,答好“未来卷”。“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展望未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蓝图已经绘就,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深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唯改革者胜,唯创新者强。习近平总书记曾号召:“要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乘势而上、砥砺前行。”这要求我们,不仅要脚踏实地,更要仰望星空,以创新思维谋划未来。广大党员干部要胸怀“国之大者”,自觉将本职工作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敢于突破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要聚焦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等重大战略任务,找准发力点和突破口,争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要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奋力谱写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崭新篇章,确保“中国号”巨轮在复兴航程上劈波斩浪、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