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文化讲座|hat:潘多拉魔盒还是文明利器诗歌翻译当代陈晓辉

北京|来到中国——柯鲁克的选择与革命的二十世纪

地点: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三联韬奋书店二层活动区

嘉宾:柯鲁(国际物流、酒业企业经营者)、柯马凯(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主席)、柯鸿冈(广播制作人、撰稿人)、王烁(中国美术学院博士)

柯鲁克的一生走过了整个20世纪。他在伦敦东区度过童年,成年后赴美留学,赶上了经济大萧条。他在进步的学生组织中十分活跃,大学毕业后参加西班牙内战的国际纵队英国旅,并负伤。在“二战”中,他被派往印度作战,期间两次来到中国。战后他留在中国,参加华北的土地改革运动,和妻子伊莎白撰写了关于土改的名著《十里店》,还参与创建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他将后半生献给了新中国的建设。柯鲁克的回忆录是退休以后在打字机上写出来的,出自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纪实写作能力和在战争中做情报监听的超凡记忆力,让他的回忆录更像一部纪录电影,刻画了众多令人震撼的历史瞬间,即使是随手记下的小事,也带着他个性鲜明的幽默感和革命乐观主义。加之精到流畅的翻译,让人能感受到柯鲁克青春昂扬的内心世界。

北京|毁灭和平:世界大战是如何打起来的?

地点:朝阳区朝阳北路101号朝阳大悦城5F-42单向空间

嘉宾:刘怡(媒体人)、高林(公号“青年维也纳”创始人、历史写作者)

欧洲是如何走到1914年夏天那个战争比和平更有可能的境地的?那些决策者行事时都在想什么?为什么他们没像之前那样把局势往回拉一下?或者,换句话说,为什么和平戛然而止?3月10日在单向空间,我们邀请了长期从事军事历史研究的刘怡和青年历史写作者高林,为您全面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欧洲与世界,力图找出那些缩小各大国选择余地的关键转折点,探寻战争爆发的起源。

北京|丝绸之路史的中国视角——《从张骞到马可波罗:丝绸之路十八讲》研读会

地点: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

嘉宾:陆扬(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荣新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沈卫荣(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罗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等

荣新江老师的《从张骞到马可波罗:丝绸之路十八讲》,综合运用中外稀见历史文献、最新考古资料和权威科研成果,通过对丝绸之路的走向、城镇、战事、物质交流、人口流动、政权与聚落、考古发掘与文化遗存等18个问题的深度分析,阐述了丝绸之路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的辉煌历史,呈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挖掘了丝绸之路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周六下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邀请多位学者参与研读会,并由荣新江教授作为引言人,做主题发言。

北京|真知与游观:癸卯论庄

地点: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二体地下报告厅B101

嘉宾:程乐松(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笑敢(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特聘教授)、杨立华(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丁耘(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颂(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壁生(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在中国哲学的历史展开中,庄子始终是持恒的鼓舞者。无论什么时代,他的思想和文章总能激发思辨、想象和重新阐发的愿望。近年来庄子研究著作的集中出现,既反映了当代中国思想创造的跃动,也提示出进一步深入对话和讨论的必要。在众多作品中,陈少明教授的《梦觉之间:<庄子>思辨录》(2021)和杨立华教授的《庄子哲学研究》(2020)是最具标志性的成果。“当代中国哲学五人谈”在因疫情时隔三年后重启,首先聚焦当代庄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这两部写作和思想风格迥异的作品本身即构成了某种潜在的对话关系,我们邀请哲学领域有不同专擅的学者展开多视野多角度的讨论和交锋,或许能为当下和未来的中国思想创造,敞开更具时代精神力量的致思空间和路向。

北京|平凡深处的美学力量——知名作家陈晓辉北京读者见面会暨《山野、清风与明月》(彩色精装版)新书发布会

地点: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18号王府井书店六层多功能厅

主讲人:陈晓辉(作家)

抚慰心灵的治愈系枕边书《山野、清风与明月》(彩色精装版)在春天来临之际与读者们共赴美好!作家陈晓辉回归山野自然,联袂知名水墨艺术画家李知弥,历时三年的暖心散文集。周六下午,陈晓辉将做客王府井书店,与读者分享这本《山野、清风与明月》。

地点:朝阳区建国路86号SKP-S购物中心2楼SKP RENDEZ-VOUS

嘉宾:蔡骏(作家、编剧)、王松(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徐则臣(作家)、刘艳(评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石一枫(作家)

《一千万人的密室》是一部缘起于这场疫情的小说,也是蔡骏在寻求突破的一部巅峰之作。在新作中,蔡骏将“本格”、“硬汉”、“社会派”三大流派融会贯通,使用经典悬疑推理结构,讲述了连续三桩杀人案中惊险离奇的情节与耐人寻味的诡计。3月11日下午,我们邀请蔡骏、王松、徐则臣、刘艳、石一枫、李蔚超做客SKP-S,畅聊蔡骏新书《一千万人的密室》里的那些心结与救赎……

地点:朝阳区朝阳北路101号朝阳大悦城5F-42单向空间

嘉宾:郑小悠(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李文杰(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刑部在清代行政体系中究竟如何发挥关键作用,又具备怎样的政务体系?刑部技术官僚的面貌到底如何?刑部与中央其他机构、地方法司之间存在哪些互动?《人命关天:清代刑部的政务与官员(1644-1906)》一书尝试对上述问题做出系统性的研究与分析,在制度、人事、案件的交织叠印中,描绘了清代刑部从顺治元年清军入关至清末预备立宪,长达260余年的风云变幻。3月12日,我们邀请到《人命关天》作者、青年学者、作家郑小悠,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李文杰,带领读者们从清代刑部260余年的沧桑变化中,窥清王朝统治的底层逻辑。

上海|流量时代图书内容的深度运营

地点:闵行区号景路159弄1-5号世纪出版园A座一楼世纪书房

主讲人:张顺(上海译文出版社副社长)

上海|当文学与生命体验交织

地点:浦东新区浦城路150号3楼融书房

嘉宾:林垚(上海纽约大学政治学实践助理教授)、肖一之(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讲师)

美国古典学家丹尼尔·门德尔松精研古希腊文学,在巴德学院给本科生开设了一门《奥德赛》研读课,2011年,他当时已八十一岁高龄的父亲前去旁听了整个学期的课程。门德尔松后来在回忆录《与父亲的奥德赛》中写道:“哪一面才算真正的自己?《奥德赛》如此设问,且一个人可能有几重面貌呢?那一年,父亲旁听我的《奥德赛》研读课,之后我们跟随奥德修斯的脚步巡游观光。由此我明白,答案可能出人意料。”在文学与现实的交叠中,两对父子相互映照,数千年前史诗里的隽永主题之于当下的日常生活,依然切近。周五晚,青年学者林垚和肖一之将做客陆家嘴读书会,和读者一起踏上一场充满生命隐喻的奥德赛之旅。

地点:黄浦区皋兰路16号思南书局·诗歌店

嘉宾:刘立杆(诗人)、韩博(诗人、艺术家、小说家、戏剧编剧)、厄土(诗人、译者)、贾鉴(当代诗歌研究者)、胡桑(诗人、译者、学者)

《尘埃博物馆》是诗人、作家刘立杆的全新诗集,五十首作品深入时光迷雾,触摸尘埃掩盖下的友谊与爱。3月10日晚,诗人刘立杆、韩博、厄土、胡桑,当代诗歌研究者贾鉴将在思南书局·诗歌店,引领读者“沉潜于诗歌的深水区”,进入“我们已经遗忘的暗影”。

地点:黄浦区复兴中路505号思南文学之家

2021年度“中国好书”奖得主李凤群的长篇小说《月下》,于2023年1月出版。《月下》以长篇的体量塑造了一类小城女性的形象——她们出身低微、样貌平平、智力普通、性格顺从,是被家庭、学校、社会忽略的“大多数”。本周六下午两点,李凤群和评论家、作家项静,以及编辑吴越将做客思南文学之家,一起聊聊我们时代平凡女性的精神历险,分享她们如何自我觉醒、如何努力完成内心世界重建的过程。

上海|可视化作为观看的一种当代现象——《可视化新闻》新书预读会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阅读推广互动区

主讲人:陆晔(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可视化新闻:数字新闻生产的创新与前瞻》是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和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数据新闻中心合作的成果,完整系统地梳理了世界各国,尤其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可视化新闻产品,以可编程世界和虚拟可导航空间作为核心概念统摄,发展出基于中国本土经验的数字移动时代可视化新闻相关的前瞻性学术话语。3月11日,本书作者之一陆晔教授将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带领大家预读《可视化新闻:数字新闻生产的创新与前瞻》一书,分享不同类别、不同技术支撑的优秀可视化新闻作品。

上海|汉朝人的科技生活

地点:松江区广富林路3088弄7号楼朵云书院

主讲人:董粉和(苏州科技大学历史学教授)

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形成时期,也是极其重要的时期。《秦汉科技史》阐述了我国古代传统的天文学、算学、农艺学、医药学四大学科。这四大学科在此时均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同时中外科技文化交流在秦汉时期开始有很大发展,这些都为后世科学技术的发展决定了方向,搭成了骨架。3月11日下午,《秦汉科技史》作者董粉和将在朵云书院·广富林店,与读者分享汉朝人的科技生活。

地点:浦东新区银城中路501号上海中心大厦52楼朵云书院

主讲人:高大伟(全球事务与国际关系专家)

《中国与世界——通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长征之路》是由汉学家、全球事务与国际关系专家、中欧美全球倡议发起人高大伟(David Gosset)主编的图书(全三卷)。三卷分别从国际关系、商业和文化的角度审视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其中,第三卷于2022年9月问世,着重从文化、思想和艺术的角度探究中华文明的复兴及其对世界的影响。3月11日下午,高大伟将做客朵云书院·旗舰店,围绕此书讲述他对21世纪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深刻洞察。

上海|微物之光——从小主题看大历史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7F互动区

嘉宾:刘夙(通俗读物作者、翻译者)、曲晓蕊(法国里昂第三大学哲学系当代美学方向博士研究生)

2022年仲夏,法国微观历史学家阿兰·科班(Alain Corbin)和弗朗洛·凯利耶(Florent Quellier)的两部微观史著作《风的历史》《菜园简史》在中国相继面世,从风到菜园,为读者娓娓道来这些大家习以为常的细微之物,暗藏的历史脉络。3月12日,上海辰山植物园通俗读物作者、翻译者刘夙,原生艺术研究者、《风的历史》译者曲晓蕊共聚一堂,为读者带来本次“微物之光——从小主题看大历史”讲座对谈活动,从微观史、文化史、博物志到食物史,开启一场关于近代欧洲的科学、生活之旅,透析西方千年来宏观的文化、政治与历史变迁。

地点:浦东新区银城中路501号上海中心大厦52楼朵云书院

嘉宾:沈语冰(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马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书评人)、余明锋(同济大学副教授)

3月12日下午,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沈语冰、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马凌、同济大学副教授余明锋、解放日报高级记者顾学文将齐聚朵云书院·旗舰店,聊聊马奈的创作。

上海|如诗如画——漫谈中西方诗歌与绘画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阅剧场

嘉宾:赵丽宏(作家)、李炜(作家)

这是诗人与鬼才的对话,是两位写作者学识和信念的交锋。著名作家、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赵丽宏和横跨文学、艺术、哲学、音乐领域的鬼才作家李炜将进行一场关于中西方诗歌与绘画的真诚交流。这场对谈对广大读者、写作者、艺术爱好者必定有所启发。

上海|沉浸式体验中国传统节日之美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5楼研讨室5-03

主讲人:黄元琪(作家、摄影师、环球旅行家)

中国传统节日包罗万象,是一场集结各种人文艺术于一体的盛宴。《岁月欢》这本书内容丰富详实,集文化科普、游记与摄影作品为一体,让读者感受到岁月的欢愉与人间的温情,也帮助读者通过此书一探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3月12日下午,我们和本书作者黄元琪老师一起沉浸式体验中国传统节日之美。

地点:徐汇区龙华中路759号绿地缤纷1楼钟书阁

嘉宾:蔡骏(作家、编剧)、那多(作家)、走走(作家)

谈到中国悬疑小说作家,许多读者首先会想到被誉为“中国悬疑小说教父”的作家蔡骏。在蔡骏出道二十年的里程碑式新作《谎言之子》中,一场跨越16年,亲情、爱情、复仇相互纠葛的谋杀迷局,带你潜入人性深海,探寻究竟谁是谎言,谁又是谎言之子?3月12日,著名作家、编剧蔡骏将携《谎言之子》与悬疑小说家那多,作家、《收获》杂志App运营总监走走,做客上海钟书阁,一起揭开不寒而栗的人性谜题!

上海|潘多拉魔盒还是文明利器?——大文明视野中的ChatGPT反思

地点:杨浦区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401室

嘉宾:童世骏(上海纽约大学校长)、沈国明(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讲席教授)、汪民安(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严锋(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等

最近,ChatGPT大火,也引发了不少争议。3月13日,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与《探索与争鸣》杂志等联合主办的此次论坛,邀请了国内多位学者,一起从大文明视野反思ChatGPT。

地点:天河区天河路383号太古汇MU35号方所

主讲人:尹吉男(广州美术学院图像与历史高等研究院院长、教授)

《知识生成的图像史》汇集了作者尹吉男关于顾恺之、董源、谢环及《杏园雅集图》等美术史上重要画家、作品的个案研究,以及此前积累的多篇中国书画鉴定学研读札记。尹吉男追问明清鉴定家的晋唐画概念、关于风格的类型标尺等问题,从图像的视角观照历史,引领艺术理论和文化研究的新趋势。在中国绘画传统的风格研究与主题研究之外,讨论了图像史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并由此带出了他对中国古代图像史的总体思考,即要“超越审美”“超越真伪”,尊重“物”的独特性,并且努力思考“物”的意义,别具方法论创见。3月11日,尹吉男将来到广州方所,带领大家破解明代《杏园雅集图》,介绍《知识生成的图像史》一书的研究方法。

地点:南山区华侨城创意园北区B4栋一楼东飞地艺术空间

嘉宾:陈东东(诗人、写作者)、梁小曼(诗人、艺术家)

近日,由敬文东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香樟木诗丛”上市。“香樟木诗丛”关注仍然在坚持创作的、对当代汉语诗歌有独特建树、为汉语诗歌提供独特视角的活跃诗人。第一辑收录了常居深圳的两位诗人的诗集,分别是梁小曼《红的因式分解》、陈东东《过海》。3月11日晚,飞地书局将举行《红的因式分解》《过海》分享会,特邀两位作者与大家分享、展示当代汉语诗歌最新创作成果。

地点:鼓楼区广州路173号先锋书店

嘉宾:王尧(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作家、评论家)、何平(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季进(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傅元峰(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西山苍苍,滇水茫茫。仅存八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高峰,关于它的著述亦弥漫着传奇色彩。作家王尧的《日常的弦歌:西南联大的回响》另辟蹊径,于日常生活中聆听弦歌,在历史回响中抵达现场,西南联大于是有了一个全新的讲述。3月10日晚,《日常的弦歌:西南联大的回响》新书首发式暨分享会将在南京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举行,本书作者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评论家、作家王尧,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何平,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季进,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傅元峰,将与读者一起走进不为人知的西南联大,讲述传奇与理想背后的故事。

地点:鼓楼区广州路173号先锋书店

嘉宾:谈波(作家)、韩东(作家、诗人)、曹寇(作家)、张德强(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有的小说家笔耕不辍,稳定而高产;有的则作品很少,但篇篇出手不凡。生于1964年,至今为止只出过两本书的作家谈波无疑是后者。他的第二本小说集《捉住那只发情的猫》自2022年10月出版后,引发很多读者的关注,也入选诸多媒体的年度推荐榜单。3月11日下午,“老老实实地写,百无禁忌地写:谈波《捉住那只发情的猫》南京分享会”将在南京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举办,我们邀请谈波、韩东、曹寇、张德强进行一场关于文学创作,也关于文学与友谊、文学与生活的深度分享,活动由李黎主持。

南京|酒精计划——当我们谈论威士忌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地点:鼓楼区广州路189号民防大厦1005室先锋书店·诗人之家

嘉宾:谢韬(美国威士忌专家)、刘向(酒客)

我们是否真正懂得威士忌?它如何被制造?波本与威士忌是什么关系……美国威士忌专家、专业品酒人弗雷德·明尼克专对威士忌分门别类、考订源流,将与威士忌有关的历史、风味与品鉴详细铺展,从而写成了一本专业性极强的大众读物——《威士忌百科全书:波本》。3月11日晚,我们将邀请《威士忌百科全书:波本》译者谢韬(Lawrence Xie)与资深酒客刘向、主持人卢涵做客南京先锋书店,和各位威士忌爱好者一起品酒、读书,探寻美国威士忌的独特魅力。

南京|她为什么不离开?——从《致命爱人》看现代女性如何识别家暴和自我保护

地点:玄武区洪武北路116号拱廊计划2F

嘉宾:范炜炜(上海译文出版社社科编辑)、顾婧一(咨询师)

任何人都可能落入情感操纵的陷阱。当你身处其中,很难摆脱这种困境。犯罪模式学家简·蒙克顿·史密斯教授为此专门将家庭暴力案中逐渐升级的凶杀风险分为八个阶段,即《致命爱人》一书的核心内容“凶杀时间轴”。这部极具力量的作品为及时干预家庭暴力从而拯救更多生命提供了各种策略。3月12日上午,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致命爱人》责编范炜炜将做客拱廊计划,与执业咨询师顾婧一共同为大家解读史密斯教授的这部著作,从《致命爱人》看现代女性如何识别家暴和自我保护。

南京|《铁路与中国转型》主题读书会

地点:玄武区洪武北路116号拱廊计划2F

嘉宾:金毅(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助理研究员)、康海源(江苏人民出版社学术图书出版中心编辑)

作为现代性的象征,铁路自清末以来一直在中国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核心角色。《铁路与中国转型》一书透过铁路系统的视角,使用“机构”这一概念构建了一种关于中国铁路史的综合性叙事。在这种“实践的”历史研究过程中,本书也对中国近代史上的国家与社会、中央与地方、断裂与延续、本土与外来、精英与民众等议题展开了富有启发性的讨论。周日下午,我们邀您与译者金毅老师和本书责编康海源一起,从铁路切入中国自清末以来的历史,畅谈西方技术与中国的相遇。

地点:鼓楼区广州路173号先锋书店

嘉宾:李凤群(作家)、鲁敏(作家)、张娟(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3月12日下午,作家李凤群和作家、江苏作协副主席鲁敏,以及学者张娟,将做客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一起聊聊城市更新中延续、改变和孕育的社会生活形态,思索大时代中的平凡人生。

地点:鼓楼区广州路173号先锋书店

嘉宾:蓝蓝(诗人)、傅元峰(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育邦(诗人)、孙冬(南京财经大学教授、诗人、译者)、马铃薯兄弟(诗人、图书策划人)

《河海谣与里拉琴》是蓝蓝最新诗歌作品合集,一方面抒发了诗人对所遇所见的人与事的感怀,另一方面收入了一部以《伊利亚特》的故事为素材的原创诗剧,重新刻画阿喀琉斯的形象,并在对特洛伊战争的重新解读中呈现战争观、女性观,展现出诗人对古希腊文化的思考,对东西方两个文明古国精神特质的探究。3月16日晚,诗人蓝蓝将带着这部最新诗集来到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与诗人傅元峰、育邦、孙冬,诗人、图书策划人马铃薯兄弟一起畅谈诗歌创作的远眺与抵达。

地点:拱墅区丽水路58号远洋乐堤港B区B103单向空间1F

死亡是人类生命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是人生的终极走向。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人们不断发出对死亡的“天问”,而同时我们依然对它充满疑问、焦虑或恐惧。本期活动,我们邀请到《最好的告别》译者,临终、死亡心理文化研究者彭小华,与《杭州日报》首席评论员徐迅雷,著名作家、翻译家孔亚雷,围绕新书《学会告别:为临终做最好的安排》,从现实、文学等层面谈谈我们与死亡的关系,谈谈由死亡带来的现实与精神上的纠葛与困惑,期待人们以直面死亡的智慧,获得更多生活的力量。

地点:西湖区玉皇山路73-1号中国丝绸博物馆内晓风书屋

嘉宾:白谦慎(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教授)、蔡琴(浙江省博物馆研究馆员、副馆长)、陆蓉之(台北实践大学创意产业博士班教授)、孟晖(作家)

2021年三八妇女节,浙江省博物馆推出“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图像云展览”,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2022年三八妇女节,浙江省博物馆又联合安徽博物院、江西省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湖州博物馆推出同名线下展览。近期,集“丽人行”展览之精华的大型画册《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图像》正式出版。150件古代女性题材画作,解读跨越几千年的“美人史”,希望通过古代女性的生存境遇为当代性别关系带来有益的反思。3月11日,上海书画出版社联合浙江省博物馆在晓风举办“她们的回响——《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图像》新书分享会”。“回响”,既指女性历史图像的当代思辨与再发声,也指策展团队的工作复盘与再思考。

地点:高新区府城大道中段88号高新招商花园城文轩BOOKS一楼阶梯剧场

嘉宾:易小荷(媒体人、作家)、翟永明(诗人、作家、编剧)、严飞(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女性视角下的女性书写让《盐镇》成为一本难得的人类学样本,让我们看到摩天大楼光影迷离之外的中国,丰富了我们对于乡镇和发展的想象。3月11日,我们邀请到资深媒体人易小荷携新作《盐镇》与翟永明、严飞做客文轩BOOKS(高新店),与读者朋友们,一起聊聊乡镇女性的生活与命运,以及女性书写的必要与可能。

成都|也许这才是你喝茶的开始——《茶有真香》成都发布会

地点:锦江区中纱帽街8号成都远洋太古里M68-70号方所

嘉宾:王恺(作家、媒体人)、洁尘(作家)

作家、资深媒体人王恺,历经十余年,寻访各大茶产地、茶人、茶空间,拿到一手珍贵资料,写就《茶有真香》。这是一趟以茶为引,关照内心的认知之旅。既学习茶知识,也在感知茶事间体悟传统雅事精髓,为日常增添丰饶滋味,于喧嚣世界寻觅一处宁静之所。

地点:高新区府城大道中段88号高新招商花园城文轩BOOKS一楼阶梯剧场

嘉宾:周艳(心理咨询师)、傅姐(“不倦学设”主理人)、徐晨郗(媒体人)、顾世(某社区商业管理集团公司董事长)

3月12日,我们邀请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周艳携新作《你好,女儿》与傅姐、顾世、徐晨郗做客文轩BOOKS(高新店),与读者朋友们,一起聊聊作为妈妈、女儿更是自己,在现代社会中的自我成长旅程。

地点:莲湖区星火路22号老城根G PARK商业街区1F方所·东入口

嘉宾:戴军(精神分析实践者)、钟妍(心理咨询师)、丁小龙(作家)

吃辣是否与受虐有关?口误的背后又有哪些隐藏的秘密?年轻人究竟如何重启人生、重建自我、摆脱空心病呢?精神分析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理解和探索自己吗?本周六下午,我们邀请到了《自我的探寻》作者戴军、心理咨询师钟妍老师、青年小说家丁小龙,和我们分享关于“自我可以如何探寻”这个话题,聊聊自我改变与现代人的自我探寻困境!

地点:碑林区长安北路261号SKP购物中心9F活动区SKP RENDEZ-VOUS

嘉宾:弋舟(小说家)、陈非(导演、作家)、萧耳(作家、媒体人)

“荡发荡发”,是江南吴语方言,有点逍遥游的意思。春日迟迟,杭州女作家萧耳,荡发荡发,携她的两本江南之书《鹊桥仙》和《流光记》,来到长安,追忆逝水年华。3月11日,我们邀请到当代小说家弋舟,导演、作家陈非,《鹊桥仙》《流光记》的作者萧耳,并由独立书评人念青担任主持,听几位荡发荡发,共同追忆江南往事。

西安|探秘诗歌里的废墟美学

地点:雁塔区锦业路12号迈科商业中心茑屋书店102-103室

主讲人:任昱璞(译者、西安外国语大学讲师)

自然,是古今中外的诗歌传统中十分常见的书写对象,而自然在不同诗人的笔下,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样态。在塞巴尔德令人惊异的诗歌处女作《自然之后》中,他钟情于书写末日式的、熵增的、破败的、空虚的风景,掘出其中蕴藏的诗意和独特的美感,并由此链接情绪和情感,思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横扫欧美各大文学奖、被公认为诺奖级的德国作家塞巴尔德而言,什么是自然?自然之后又是哪里/什么?3月12日下午,《自然之后》译者任昱璞将做客茑屋西安店,与大家一起探秘塞巴尔德诗歌里独一无二的废墟美学,一起感受自然的另一面。

长沙|日常即田野:为身边的人物立传——我的非虚构写作实践

地点:芙蓉区韶山北路169号湖南图书馆阅览楼一楼多媒体演示厅

主讲人:黄灯(学者、非虚构作家)

黄灯是近年来受到关注的非虚构写作年轻作家。本次讲座,她将从写作动机、文本框架和具体内容进入,以一个教师的微观视角,通过对比“70后”“80后”“90后”三代大学生的成长经历,凸显了教育市场化后,年轻人命运和教育之间的复杂关系,透视中国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不同代际年轻主体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附:线上活动预告

文学如何书写“未来”?

地点:学术志直播

主讲人:吟光(作家)

文学的形态范式和判断标准始终处于绵延和演变的动态之中,关于文学如何书写未来,或可从两个层面来讨论:一是关于“未来”主题的文学,从东方科幻“丝绸朋克”出发,走向元宇宙、AI等构成的“数字漫游”;二是用“未来”的方式书写文学,进行叙事革新。根据web3.0时代的分发向、多结构、智能化、共智化甚至去作者化的特质,提出跨学科思路“分布式叙事”(Distributed Narrative)假想,源于詹金斯(Henry Jenkins)的“跨媒体叙事”理论(Transmedia Storytelling),包括交互式叙事、沉浸式叙事、视点人物叙事等策略,使得观看的客体变成创造的主体,主角和配角、主线和支线、故事的消费者和创造者的位置关系在不断变化,甚至解构了彼此界限。

西西与翻译

地点:凤凰网

嘉宾:王家琪(香港树仁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唐文(翻译讲师)、黄峪(香港岭南大学环球中国文化高等研究院研究发展统筹主任)

香港国际诗歌之夜“西西 · 春望”系列活动第二场,三位嘉宾将一起座谈西西与翻译,与海内外读者一同缅怀西西,春望香港。

从“全球万物”再探艺术史

地点:ZOOM会议(ID:99851790851)

嘉宾:Edward Cooke(美国耶鲁大学艺术史系美洲装饰艺术Charles F. Montgomery讲席教授)、Vimalin Rujivacharakul(美国特拉华大学艺术和建筑史副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访问教授)

耶鲁艺术史学家Edward S. Cooke Jr.教授的最新力作《全球万物:走近互联的艺术史》(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通过对一系列兼具功能性和艺术性且来自不同时代和地域的物件进行分析和解读,拓宽了人们对互通互联的艺术史的理解。此书打破了西方与东方、美术与装饰艺术之间的对立局面,超越了特定媒介分析的趋势,主要对公元800-1800年间的陶土制品、纤维制品、木制品和有色金属制品的生产、消费、流通和意义进行了研究。3月15日,在这场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与耶鲁北京中心联袂举办的活动中,本书作者Edward Cooke教授将与特拉华大学艺术和建筑史副教授、清华大学访问教授Vimalin Rujivacharakul基于此书展开探讨。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中国传统节日英语的表达中国传统节日英语的表达 1.元旦(1月1日)NewYear'sDay 2.春节(农历一月一日)theSpringFestival 3.元宵节(农历一月十五日)theLanternFestival 4. 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InternationalWorkingWomen'sDay 5.植树节(3月12日)ArborDay 6.清明节(4月5日)ChingMingFestival;Tomb-sweepingFestival jvzquC41yy}/z~jzkng/exr1zwkykok1gpmmk|m1e9?17;<0jvsm
1.2024年中国传统节日英语演讲稿(精选30篇)2024年中国传统节日英语演讲稿 篇3 Dear teachers and students hello everyone! When it comes to the Mid Autumn Festival, everyone will think of mooncakes! Today, we have more and more kinds of moon cakes. It not only reposes ourthoughts of our hometown, but also expresses our blessing. So jvzquC41yy}/fr~khctxgw3eqo5zcwokcpmhcx4{kpmzw‚fplkgoipfq13;3:?6690nuou
2.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语作文范文【#小学英语#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语作文范文#】小学生写英语作文,可以先从简单的小动物或者简单的人物着手,在平时的练习中,一定要注意多多积累词汇,这样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语作文范文》,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 The Spring Festival, Chinese New Year,is thejvzquC41yy}/7:yguv4og}4ujq}0;?95957/j}rn
3.中国传统节日英文作文范文(精选27篇)中国传统节日英文作文范文(精选27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传统节日英文作文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传统节日英文作文 1 jvzq<84yyy4vpsx0eqs0|~tygpqv1:8;689/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