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粽子的清香在街头巷尾弥散
当艾草的幽香在门梁处缭绕
当米酒的醇香在房屋中晕染
端午
正穿越上千年的时空
朝着我们走来
历史长河奔流不息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先人的诗词
凝结着中国人独有的浪漫与情怀
如同朵朵浪花
汇成中华文明的最美赞歌
01
浣溪沙·端午
点击空白处打开古诗
[ 宋 ]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02
和端午
点击空白处打开古诗
[ 宋 ]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03
端午即事
点击空白处打开古诗
[ 宋 ] 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端午节
一行青艾,一缕粽香
寄于流年,藏于岁月
端午是屈原对国的一片赤忱
端午是百舸争流的激情豪迈
端午是健康祥和的真情祝福
对于端午
大家了解多少呢?
下面就让站站来考考大家吧!
绝密
启用前
端午知识小测试
(全国卷 端午版)
考试规则:点击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1.端午节是哪一天?
A. 农历六月初五
回答错误 ✕
提示:错啦,再选一次吧!
B. 阳历六月五日
回答错误 ✕
提示:错啦,再选一次吧!
C. 阳历五月五日
回答错误 ✕
提示:错啦,再选一次吧!
D. 农历五月初五
回答正确 √
2.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A. 吃粽子
回答错误 ✕
解析:嗯~吃粽子怎么不算呢?
B. 赛龙舟
回答错误 ✕
解析:嗯~赛龙舟怎么不算呢?
C. 登高采菊
回答正确 √
解析:这不是重阳节的习俗嘛?
D. 饮雄黄酒
回答错误 ✕
解析:嗯~饮雄黄酒怎么不算呢?
3.屈原是我国春秋时期哪国人?
A. 秦国
回答错误 ✕
提示:错啦,再选一次吧!
B. 魏国
回答错误 ✕
提示:错啦,再选一次吧!
C. 楚国
回答正确 √
解析:屈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D. 赵国
回答错误 ✕
提示:错啦,再选一次吧!
4.端午节有为小孩佩香囊的习惯,大人在香囊内放朱砂、雄黄、香药等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A. 吉祥
回答错误 ✕
提示:错啦,再选一次吧!
B. 一种装饰
回答错误 ✕
提示:错啦,再选一次吧!
C. 防病防身
回答错误 ✕
提示:错啦,再选一次吧!
D. 避邪驱瘟
回答正确 √
解析:佩香囊,是端午节传统习俗之一,端午节小孩佩香囊, 有辟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的功能。
5.古人端午节涂饮雄黄酒的意义是什么?
A. 解毒
回答错误 ✕
提示:虽然雄黄可以作为解毒剂使用,但涂饮雄黄酒可不仅仅是为了解毒哦!再好好想想!
B. 纪念白蛇
回答错误 ✕
提示:雄黄酒常被用来驱蛇虫的,那涂饮雄黄酒怎么会是为了纪念白蛇呢?再选一选吧!
C. 驱邪避瘟
回答正确 √
解析:雄黄酒属阳性,古人端午节在额头涂抹雄黄酒是为了 辟邪。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
D. 吉祥幸福
回答错误 ✕
提示:错啦,再选一次吧!
6.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之一,相传起源于楚国人因不舍屈原投江去世,许多人便自发划船追赶。“龙舟竞渡”早在___时期就出现了。
A. 南北朝时期
回答错误 ✕
提示:错啦,再选一次吧!
B. 商周时期
回答错误 ✕
提示:错啦,再选一次吧!
C. 春秋时期
回答错误 ✕
提示:错啦,再选一次吧!
D. 战国时期
回答正确 √
解析:公认的中国最早的“龙舟竞渡”的图形,发现于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甲村,1976年出土了国家一级文物 战国时期的斧形铜钺,器物上雕刻着“羽人竞渡”的画面,图案生动清晰。
7.你知道最早的粽子产于哪个时期吗?
A. 晋代
回答错误 ✕
提示:错啦,再选一次吧!
B. 春秋时期
回答正确 √
解析:粽子最早出现在 春秋时期,被称为“角黍”。
C. 南北朝时期
回答错误 ✕
提示:错啦,再选一次吧!
D. 商周时期
回答错误 ✕
提示:错啦,再选一次吧!
8.端午节在我国有不同的称呼。以下哪个不是端午节的称呼?
A. 五月节
回答错误 ✕
解析:五月初五的节日,怎么不能被称为“五月节”呢?
B. 菖蒲节
回答错误 ✕
解析:挂菖蒲可是端午节的风俗之一,流行于全国许多地区。清代已有此俗。这天,人们将菖蒲(或艾叶扎在一起)挂于门户,也有将菖蒲与艾叶倚在或插在门帝的,民间大多用它来驱邪。
C. 六月节
回答正确 √
解析:你认为呢?
D. 沐兰节
回答错误 ✕
解析:端午节别名 沐兰节,人们要采摘各种香料植物的叶子泡水沐浴,用以治病除秽驱邪,称为沐兰汤。这里提到的“兰”,是指菊科的佩兰。屈原是一位很有情调的诗人,常以香草美人隐喻自己志趣之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