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中国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处在大吉之位,恩施普也,龙德显扬。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说法二: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
端午节系五色线的风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过端午节这天,大人们便在儿童的手腕、服腕和脖子上系上五色线。人们认为系上五色线,可以驱恶免疾,长命百岁。据现代学著考证:五色线跟古代的阴阳
农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又称端节、端五、端阳、重午。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当然,一个最普遍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战国时的伟大诗人屈原。 此外
端午节戴香包的习俗在介绍关于屈原的传说时已提到过。在端午节,有吹地方人们对虎特别偏爱。在北方农村中,妇女给小孩在端午节,佩虎形包,穿虎头鞋,、戴虎头帽,身穿虎头兜肚,衣服后背贴着用
端午节的别称很多,“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等,而今天要介绍的其中一个别称,就是“端阳节”。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时至今日,端阳节也即端午节,仍是中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