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知多少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是汉族、水族、纳西族、藏族、彝族、傣族、仡佬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目。

历史渊源

端午节别称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

端午节起源

端午节作为节日,形成于汉代。

端午节的起源,自古到今说法不一,

主要说法有:纪念屈原说、迎涛神说、恶日说、龙的节日说、夏至说。

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

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

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

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端午传说故事

屈原投江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他主张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并力主联齐抗秦。然而,屈原的改革主张遭到贵族的反对,最终被流放。楚国被秦军攻破,屈原在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罗江自尽。楚国百姓闻讯后纷纷划船打捞屈原的遗体,并投米团入江以防鱼虾啃食屈原的身体。这一行为后来演变为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

伍子胥投河

吴王夫差因听信谗言,赐伍子胥自刎。伍子胥死前要求将他的眼睛悬挂在东城门上,以见证越军入城。夫差听后大怒,命令在五月五日将伍子胥的尸体投入河中。

曹娥救父投江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她的父亲溺水身亡,曹娥在五月五日投江寻找父亲的尸体,最终找到了父亲的遗体。这一故事也被传为神话。

端午节传统习俗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标志性的习俗之一。传说为了纪念屈原投江,百姓划船寻其遗体后演变为竞渡法动。龙舟多人划桨,以鼓点指挥,比拼速度和团队协作,现已成为国际性体育赛事。

吃粽子

粽子最初用于投江祭真屈原,后成为端午节特色食品。粽子主要材科是糯米、馅科,用箬叶包裹而成,形状多样,有尖角状、四角状等。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

共庆佳节

挂艾草和菖蒲

艾草和菖蒲有驱虫辟邪的功效,民间认为可防“五毒”。将艾草菖蒲插于门楣或悬挂于屋檐下,有的地方还会用艾草煮水沐浴。

佩香囊

佩香囊,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寓意驱邪祈福,常制成精美造型赠予孩童。

系五彩绳

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也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作为端午习俗的药酒主要是蒲酒和雄黄酒。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洒也颇有益。

THE END
0.端午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jvzq<84yyy4{h‚h{0et0c{ykenk07;6:69;:2;;528>3
1.网络中国节·端午|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会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春秋之前,端午节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后因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日殉国明志而演变成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缅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沿袭至今,屈原之名流芳百世,爱国精神也传播至华夏各地。“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jvzq<84fdo4hcwkvx4dqv4eou5dqwygpv524<>54:;5
2.【我们的节日】非遗知识课堂第47期:非遗民俗之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jvzquC41o0uvj3ep1vbinx1xkkx1ngyAoe?:8577:64?7772636:>4(vqgFnphqxnc}nqp
3.端午节是什么节端午节是什么节 端午节是一个怎样的节日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女儿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五、夏节、天中节、浴兰节、屈原日、诗人节等。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jvzq<84tknoxw7hqo1j0c<:821
4.端午节是几月几日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是什么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被称为端阳节、五月节等。jvzquC41sc4djrsc0eun1oxzi1742994:8532;8254=06=<72;:4ajqn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