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来历手抄报资料大全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端午节的诗词  《五月五日》(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端午》(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竞渡诗》(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乙卯重五诗》(南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小结:端午节的手抄报,可以准备一些关于端午来临的资料,或者是端午节的传说。也可以是,端午节的一些诗词,看看古人端午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THE END
0.端午节手抄报相关资料【 liuxue86.com - 手抄报内容 】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端午节手抄报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更多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 端午节的来历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jvzquC41yy}/nrzzwg>70lto1c549<57974ivvq
1.端午节手抄报资料内容端午节手抄报资料内容 端午节手抄报资料 端午节起源: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jvzquC41o0xfp{jpfqi/exr1r/>25@:29:4ivvq
2.端午节手抄报资料内容.docx文档介绍:端午节手抄报资料内容 据说,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宏大的诗人屈原,也正是由于如此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 屈平(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jvzquC41o0zbqmteu0ipo8u/97945<>590nuou
3.端午节手抄报简单资料大全【最新】这个端午节,我们既学到了知识,又吃到自己包的粽子,大家都喜欢过这样的端午节。端午节手抄报简单资料大全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端午节手抄报简单资料大全,欢迎查阅! 端午节手抄报简单资料 端午节主题作文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当到这个时候,各家各户都会把准备好的粽叶和糯米拿出来包粽子。关于端午节还有jvzquC41yy}/z~jzkng/exr1ujuveqfq1loftr4e32?52?80jvsm
4.端午手抄报内容资料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而我最喜欢的还是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 一到中午,爸爸就带着我去找艾草,爸爸陪我在小区的草地上找了好久,才找到一棵小小的艾草。这棵小小的艾草就像一个英俊潇洒的公子,浑身是碧绿的,被很多不知名的花花草草簇拥,背着手在绿油油的草地上静静地欣赏风景。我和爸爸用力连根拔起了它,在这jvzquC41o0xvk€jp0eun1€jpzwk0djsdcq542A:63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