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端午节,小智祝大家端午安康!
这一份精心整理的手抄报作业攻略送给大家!
端午节的由来、好词好句、古诗词......你想要的全都有!
文末还附有既简单又漂亮的手抄报模板哟!
赶快收藏起来,和孩子一起做一张精美的手抄报吧~
端午节由来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相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人们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俗。
端午节习俗
吃粽子
端午食粽是我国的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由来已久、种类繁多。
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北方粽子多是简单白米、赤豆、枣,蘸着白糖,多以斜四角或三角常见。而在南方,粽子口味更加丰富,有鲜肉、豆沙、蛋黄、排骨、蜜枣、莲蓉等。
划龙舟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现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工艺品。
悬艾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挂荷包和拴五色线
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诗句
端午即事
宋 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端 午
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日赐衣
唐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乙卯重五诗
宋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午节手抄报
END
*平台简介:智赢有方(ID:gh_2ff0d617710b)《少年智力开发报》小学版官方微信公众号,关注我们,您可以第一时间获得最新教育资讯、科学育儿理念,查询报纸答案、英语听力。专注教育37年,陪你育儿育己,让教育变得简单而有趣。
▼▼
儿子六年级,班上一多半同学都在“超前学”
当年那个因《赤兔之死》被211破格录取的学生,如今他的人生比“满分作文”更精彩
一位教师妈妈的肺腑之言:高考15年后回头看,真正拉开人与人差距的,不是分数,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