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端午节有多少讲究和文化内涵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端午,即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节、蒲节。

在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一带,端午节又分为大端午与小端午,小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中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

(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

《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

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

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

《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而众多说法中,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技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风土记》:“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

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端午的原意,是阳气达到顶点,古时端午应该是阳历的夏至节,每到端午正午,民众会争相把鸡蛋直立于地板,据说端午节阳气最重,可使鸡蛋直立,只要能直立鸡蛋者,代表吸取了天地的阳气,会得到一年的好运。有些地方亦有把煮熟的热鸡蛋放在小孩子的肚皮上滚来滚去,然后剥去蛋壳给小孩子吃的习俗,据说这样做日后小孩子就不会肚子痛。

端午的正午时分,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引力与地心引力互相作用,恰巧形成两股反方向的拉扯力量,这股力量作用在放在地上的生鸡蛋上,就像一双无形的手在牵扯着鸡蛋,使它不会东倒西歪,鸡蛋就能够轻松地“站立”起来了。

五月初五端午节:此时人体阳气上升,湿浊之气下降,将分而未分,期盼助力。

民俗有荡秋千、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包、熏艾叶或洗浴、斗草等。皆应端午之节令。

1、吃粽子借粘物裹浊下,借清香助阳升。

2、荡秋千,荡也,退浊也。

3、龙舟,竞也,赛,健也。

4、斗草,亦健也。

5、辟邪、除恶、解毒:饮菖蒲酒、雄黄酒的习俗—振阳气退阴浊。明刘若愚《明宫史》“初五日午时,饮朱砂、雄黄、菖蒲酒、吃粽子”。清顾铁卿《清嘉录》“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以饮,谓之雄黄酒”。

6、壮阳增寿:饮蟾蜍酒—癖浊去恶助阳气,则寿考。

7、镇静安眠:饮夜合欢花酒,交通阴阳以安魂定志。

8、五月初五和药时:中药,特别是成药,首先应承认它是一个开放系统,即与天地相感,首先是在天地大系统下整合才能完成其和合制药的过程。旧时讲究在阴历五月初五和药,因此时人体阳气上升,湿浊之气下降,将分而将分,在这天和药则是利用五月初五的节气特征,使芳香散浊开窍的药性更加显著。

这时的节气特征也是酿酒的节令依据。

这时的节气特征也是酿酒的节令依据。今年(2014年)端午,大家可以佩戴香包以避瘟。同时针对今年肝气旺,肝阴不足的总体特征,配置香囊方如下:

艾叶20g,菖蒲5g,檀香5g,沉香3g,雄黄面0.5g,郁金8g,桑叶4g。

做法:以上药物混合研磨成粉,与艾叶捣为绒,压紧燃烧,去端午浊湿,开胸解闷。或填充于空的香囊袋,佩戴身上或挂于室内,车内。

THE END
0.端午节它的由来习俗和文化内涵,不光与粽子有关文化频道此外,端午节这一天有很多种叫法: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菖蒲节、解粽节、屈原日、女儿节等。 端午习俗 关于五月五日与端午习俗的记载,最早见于《礼记》中的这句话:“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秦代以后,南北方的端午习俗进一步融合,主要的风俗是避恶和避灾。jvzquC41ewruw{j0ejooc7hqo1nftrycig5dw|yqo1723@5897532;7274:06;8935:3ajqn0jznn
1."可咸可甜"端午节的丰富文化内涵你get了吗?不管形式如何变化,端午节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可谓愈加重要,除了吃粽子和看龙舟,越来越多人也开始接触、学习端午节的其他习俗,比如穿汉服、戴香囊、系丝线、点雄黄等,在品味这些习俗当中,同时也感受到了博大精深的节日文化。 受到中国的影响,尤其是日韩等东亚国家也有过端午节的习俗。在韩国,人们不吃粽子,而是吃艾糕,jvzq<84np0vfqyqg0eun0ls1ID5o487242518;91e5=95<6/56722A:20jznn
2.话说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时事锐评−网友论坛−宣讲家网话说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又是一年端午时,情浓粽飘香。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别名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当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如有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端五节、重五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蒲节、浴兰节、女儿节、午日节、地腊节、正阳节、龙日jvzq<84yyy4837hp1462;85828522=;4884tj}rn
3.品味端午的文化内涵(今日谈)新闻频道原标题:品味端午的文化内涵(今日谈) 鼓声阵阵,挥桨激浪,龙舟队同江竞渡,引来岸边观众喝彩连连。端午节到来之际,许多地方举行赛龙舟活动,人们在奋楫争先的热闹氛围中,感受端午的文化魅力。不仅是赛龙舟,从包粽子,到佩香囊,从插艾草,到挂菖蒲,形式多样的端午传统习俗,增添了节日的文化氛围,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 jvzquC41pg}t0lhvx0ipo872455188741CXUKmjGyU7FXmSjYLPMpwGFy4918;70ujznn
4.文化内涵是传统节日的灵魂理论原标题:文化内涵是传统节日的灵魂 【热点观察】 包粽子、话传承、献爱心……端午节到来之际,各地相关纪念活动渐次拉开序幕。 散落在岁时“点”上的中国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价值观念,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节日即纽带,联结着传统与现代、过去和未来,润物无声地滋养着世代人民,成为jvzq<84vjgus{7ugqrrf0lto0et0p:4424902?731e:17<6/6262:=<:0jznn
5.人民网评:今天,我们如何传承端午的文化内涵观点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传承好发扬好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是历史交予我们的责任。当然,最好的传承,就是让端午节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而这离不开我们始终保持昂扬进取、求索不止的面貌与状态。jvzq<84qrktjqw3rgqvmg7hqo0io1PG1p3532;6128751l745489/<734;<::7mvonEjxtduc?714<6;9c
6.品味端午的文化内涵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承载着多样且厚重的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龙舟节、天中节、端阳节、浴兰节、诗人节……从端午节的众多别名可以看出,经过岁月的沉淀,这一古老节日被赋予了多重意义。祭祀祈福、团圆孝亲、强身健体等,共同构成端午文化的丰富内涵。深具文化内涵的端午传统习俗,赋予生活以仪式jvzquC41o0mny7hp146356581480exsvgpz`3<5563:67A3jvo
7.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端午节吃咸鸭蛋的习俗 俗话说“要吃咸蛋粽,才把寒意送”。因为端午节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来临,动植物生命活动进入旺盛阶段,再加上气候潮湿,病虫细菌活跃,容易引发众多疾病。古时,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瘟疮蔓延,五月初五更是九毒之首。而蛋形如心,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 jvzquC41yy}/z~jzkng/exr1lkkskƒmkujo0f~fpywpjg8h44766:;3jvor